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论文专辑>“西安事变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

  


西安事变与共产国际

高光厚 曹 军


  一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时国内要求严惩蒋介石的呼声甚高。国民党内部的亲日派策动讨伐张、杨,企图趁机取代蒋介石;亲英美派则主张营救蒋介石。英美主张缓和空气,以打击日本;日本则指望以此挑起内战,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研究,逐渐形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与此相反,苏联和共产国际对西安事变则备加责难。
  12月12日事变发生的当天,中共中央即报告共产国际,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五项措施,并要求共产国际和苏联赞助。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初步设想。
  13日,中共中央又向共产国际发出电报,陈述西安事变的性质以及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的原因,并说明为了减少日本汉奸的造谣,中共数日内不发表公开宣言。14日,中共中央致北方局胡服(刘少奇)电指出:“我们还不要同南京处于对立地位,应推动抗日派和中间派走向抗日。”①据此精神,人民通讯社在当天发表的《北方共产党发言人谈话》中指出:无论在任何形势局面下,我们都绝对反对用蒋委员长独裁的内战方式来解决国内问题,尤其反对为蒋委员长一人的安危问题而发动内战,并绝对反对一切内战。
  可是,苏联《真理报》14日社论《中国事变》对西安事变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社论说:“张学良所属军队毅然叛变并扣留蒋介石将军之事件,在日本侵略中国加深之背景上显呈特殊性质”,“以抗日运动为投机,高揭抗日旗帜,实际则转使中国分裂,使其更加骚乱,成为外国侵略者之牺牲品”②。苏联《消息报》15日又发表社论,说“张学良之举动实足破坏中国反日势力之团结”,“此次显然有害于中国利益之事变,吾人固切盼望能早日迅速和平解决”③。苏联报纸对西安事变备加责难,虽然也提出“切盼和平解决”的意见,但并没有把这种意见通知中共中央。 
  15日,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联名致电国民党南京政府,提出南京政府应“接受张、杨二氏主张,停止正在发动之内战,罢免蒋氏,交付国人裁判”④。同时,中共中央又致电驻莫斯科的中共代表团,请他们将这封电报转给共产国际书记处。16日,中共中央又向共产国际综合报告西安事变的情况。当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向中共中央发出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签署的电报,内称:“针对你们的来电,建议你们采取如下立场:一、张学良的行动,无论其动机如何,客观上只能损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的团结,并鼓励日本的侵略。二、既然事变已经发生,中国共产党应考虑以上情况,并坚决主张和平解决事变。”⑤这封电报发出后,因电码差错,完全译不出。中共中央于18日又电请共产国际“即检查重发”。直到20日才收到共产国际16日来电。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于15日从保安出发,通过延安去西安,与张、杨商讨解决西安事变的办法。17日晨,张学良致电毛泽东:“现此间诸事顺利,一切恩来兄到后详谈,再国际对西安一二·一二革命有何批评,乞告。”当日,中共中央致电张学良说:“我们对远方(注:指共产国际和苏联)已作几次报告,尚无回报。”又说:“惟远方政府,目前为应付外交,或尚不能公开赞助我们。”⑥就在这一天,苏联《真理报》又发表国际评论,声称“最近从中国得来报告证实张学良之叛变为日本在中国之新阴谋,其目的乃阻碍中国之统一,及日益普遍之抗日运动”⑦。可以看出,苏联在继续责难西安事变。
  17日晚,周恩来等到达西安,立即与张学良面谈,并致电中共中央,“为缓和蒋系进兵,便我集中,分化南京内部,推动全国运动,在策略上答应保蒋安全是可以的,但声明如南京进兵挑起内战,则蒋安全无望”。又说“蒋鼎文今日放出,持蒋信令停止内战”。中共中央同意周恩来的意见,于18日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五条方针。并指出,如贵党能实现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即蒋氏的安全亦不成问题。这样,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7日这一天,共产国际书记处给中共中央来电,仍认为张学良发动的事变,只能破坏中国人民抗日统一战线力量的团结和鼓励日本侵略者。而中共中央则坚持自己对西安事变的看法,于19日作出了《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坚持“联合南京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达到推动南京向进一步抗日的立场”,“给张、杨以积极的实际的援助”等⑧。至此,中共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正式形成。
  20日,中共中央收到共产国际16日来电,即转给在西安的周恩来。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共产国际书记处:“来电于20日才收到,同意你们的意见,我们也已经基本的采取了这种方针。”22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张学良代表东北军,杨虎城代表十七路军,宋子文、宋美龄代表蒋介石,举行谈判。周恩来又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项主张。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迫使蒋介石接受这些主张,初步实现了逼蒋抗日的方针,开始了联蒋抗日的阶段。 
  应当指出的是,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坚决态度,使中共中央在主张放蒋回南京的方针上态度更加坚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国际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周恩来在1960年指出:“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把蒋介石抓起来,共产国际公开说张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抓蒋介石是适应日本的要求。这个判断是完全错误的。”⑨而至今日苏联对张学良的看法,看来还没有改变。苏联在1980年第三版的《苏中关系》一书中指名道姓地骂张学良是军阀,是露骨的反动分子,这是违背基本历史事实的。
  历史事实是,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也是张学良爱国思想的集中体现。1936年下半年,两广事变后不久,蒋介石就调动了30多个师逼迫张学良“剿共”。这时的张学良和杨虎城正在酝酿、制定从“苦谏”到“兵谏”的逼蒋抗日计划。张学良“主张承担劝蒋抗日工作,蒋介石走到哪里,他就到哪里谈联共抚日问题,这样的情况,不止五次”。12月10日晚,张学良说:“委员长太差了,竟要对爱国学生开枪!……我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他坚持错误到底了,非强制不能扭转。”可以看出,张、杨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不仅是西安事变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而且也是最早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人之一。1936年下半年,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他就认为还必须把蒋介石也包括在统一战线内,这样才能实现全国对日抗战。事变的前一天晚上,张学良就授意秘书拟好了关于逼蒋联共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八项条件的通电,并于事变的第二天,以张、杨的名义公诸全国。事变的当天,就电邀中共中央派代表团来西安,共商大计。当周恩来详尽阐明了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后,张学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取得了蒋介石关于联共抗日的基本保证后,即断然放蒋,并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这些行动表现了张学良为抗战救国置个人荣毁于不顾的宽大胸怀。毛泽东评价说:“如果没有十二月二十五日张汉卿送蒋介石回京一举……则和平解决就不可能,兵连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⑩1937年2月,张学良写信给东北军将领说:“一切以国家民族为重,勿以张学良个人为念。”(11)再一次表明了张学良的爱国思想和自我牺牲精神。
  历史足以证明,张学良是一位主张抗日救国的爱国者,绝不是什么“反动分子”。1946年西安事变10周年时,周恩来指出:张、杨两将军“是大有功于抗战事业的”(12)。1956年西安事变20周年时,周恩来又誉他们为“千古功臣”,称他们为“千古不朽的人物”。
  共产国际说西安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系统地实行分裂政策”的表现,这也是毫无根据的。众所周知,西安事变的爆发,是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日益尖锐化,中国国内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结果。历史早已证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仅是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认识和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是正确的;而共产国际对西安事变的责难是错误的。 
  二
  共产国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是正确的,但是在对蒋介石的问题上,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立足点是不同的。共产国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点是联蒋抗日,就是依靠蒋介石建立统一战线抗日;而中国共产党则是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逼蒋抗日。
  还在1935年底,共产国际就提出了联蒋抗日的方针,而这时过早地提出“联蒋”口号是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的。这时,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还在长征途中苦斗,红一方面军也刚到陕北不久。蒋介石正在集中数十万军队对红军和陕北根据地进行“围剿”。在这样生死斗争的关头,怎能“联蒋”?!如果当时放弃原则,搞什么“联蒋”,必然重蹈第一次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错误的覆辙。中国共产党从严重斗争的现实出发,坚决地实行抗日反蒋的方针。后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使英美的在华利益同日本发生了矛盾,英美支持下的国民党蒋介石在内外压力下,在外交上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对日不满,并在行动上开始与中国共产党接触。于是,中共中央放弃了“反蒋”口号,于1936年8月25日发出了《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立即停止内战,组织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9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又发布了《中央关于逼蒋抗日的指示》,宣布改变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而苏联则认为,同蒋介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应当同蒋介石会谈,好象只要蒋介石同苏联结成反日联盟,他就能够加入抗日营垒了。因此,他们根本不同意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原则,更不同意以人民军队和人民的力量为后盾逼着蒋介石抗日,而幻想以蒋介石为中心造成全国统一战线的局面,以阻滞日本的侵苏野心。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联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1935年底,国民党政府派陈立夫去莫斯科,寻求苏联的援助。第二年,陈立夫与苏联驻南京大使鲍格莫洛夫秘密谈判,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到1937年这个条约正式公布)。
  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的季米特洛夫与苏联在对待蒋介石的问题上,还是有不同认识的。1936年7月23日,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执委书记处会议上指出:“蒋介石不愿意建立统一战线,并害怕统一战线,但应创造这样一种局面,要在蒋介石的军队和国民党中进行这样的运动,使蒋介石不得不同意抗日统一战线。这一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可是,他又担心中国共产党不成熟。他说:“中国共产党人是优秀的、勇敢的和战斗出色的,但不能说,在目前中国复杂环境中,他们在政治上是很成熟的。”(13)他这种又赞成又担心的心情,一方面说明他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赞赏,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受了苏联不信赖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这表明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是不太了解的。而中国共产党从遵义会议起就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特别是日后又独立自主地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在处理中国革命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既尊重共产国际的意见,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引导中国革命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西安事变以后的历史还证明,苏联和共产国际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只讲联合、不讲斗争的思想,终使王明为代表的新投降主义的错误发生。毛泽东后来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抗日战争初期的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都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14) 
  综上所述,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前后历史的一贯性来看,共产国际的态度是它联蒋抗日的继续;而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则是逼蒋抗日的继续。就共产国际“联蒋”来说,和中国共产党的“逼蒋”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在西安事变以后,在联蒋抗日的过程中,在“联蒋”问题上,仍然有着根本的差别。苏联和共产国际是一切依靠统一战线,依靠蒋介石抗日;而中国共产党则是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联合蒋介石抗日。
  三
  共产国际对西安事变的态度,特别是对待蒋介石的态度,反映了苏联的立场和意图。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帮助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共产国际对西安事变的态度,以及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上同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方面,则反映了苏联的战略和策略出发点。 
  苏联的战略出发点有两重性。一方面,在法西斯猖獗之时,苏联和共产国际组织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这对被侵略的国家团结起来反对侵略和维护世界和平来说,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另一方面,由于希特勒德国一贯仇视社会主义苏联,并意欲占领苏联领土。在远东,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苏联也感到边界不安宁。所以苏联希望中国进行抗日战争,长期拖住日本,使日本无力进攻苏联,这样苏联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欧洲法西斯的侵略,而不至于造成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这就是苏联战略出发点的主导方面。斯大林曾经明确地表示:“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15)从这一战略出发,苏联不仅和国民党南京政府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而且在1936年3月,乘机同外蒙古签订了所谓互助条约,这也足以证明苏联战略出发点的目的,是从本国的利益出发的。
  为了进一步达到这一战略目的,苏联在对华政策上也有两重性,一方面要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建立统一战线,以阻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方面,又主要依靠蒋介石建立统一战线,因此,苏联在对待国共两党关系问题上,很少考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而更多的是满足苏联的战略要求。苏联认为,在中国唯有国民党有力量,蒋介石有势力,他能得到英美的同情和支持;而中国共产党恰恰相反,既没有力量,又得不到英美的同情和支持;如果过于相信中国共产党,会引起英美的不满,从而干扰苏联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就说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阶级要成为反侵略斗争的领导者,还显得太薄弱。要把群众争取过来需要时间,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很难说。此外,帝国主义大国未必容忍中国共产党取代蒋介石……蒋介石有美国和英国的援助。毛泽东是永远得不到这些大国的支持的。……”(16)
  苏联从这样的战略策略出发,对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状况又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就必然酿成责难西安事变、一概否定张学良的爱国行动和对蒋介石过于信赖的错误。而中国共产党则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当时的中国实际出发,做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判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正确方针,从而圆满地解决了西安事变,最后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①《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第126页。
  ②③《世界文化》第1卷第4期。 
  ④《中共党史大事年表说明》第69页。 
  ⑤《共产国际执委会1936年文件集》。 
  ⑥《中共党史大事年表说明》第67页。 
  ⑦《世界文化》第1卷第4期。
  ⑧《六大以来》(上)第793页。
  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01页。 
  ⑩《毛泽东同志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谈西安事变》(1937年3月1日)。 
  (11)《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第72页。
  (12)《周恩来选集》上卷第48页。
  (13)《共产国际执委会1936年文件集》。
  (1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5)周恩来:《论统一战线》(1945年4月)。
  (16)崔可夫:《在华使命》第25页。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西安事变研究/丛一平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