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二十四 初到豫西
王宇明
赵寿山率三十八军南渡黄河后,担负了广武、荥阳、巩县一线河防任务,军部驻巩县巴沟。
进驻新区后,赵寿山和工委的同志们对当时部队的处境和形势进行了缜密分析。第一,在我军的北面,是恶浪滔滔的黄河天险;在东、南、西三面,驻有蒋介石嫡系汤恩伯部的六个军,对我形成扁形包围态势。环境森然。第二,蒋介石将我军由中条山移师豫西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和消灭我们。因此,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件。我们必须提高警惕。第三,我军一方面要与日军作战,一方面又要与蒋介石瓦解和消灭我军的阴谋进行斗争,腹背受敌,形势必然日趋紧张险恶,急遽变化。大家一致认为,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形势,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彭总“坚持团结进步,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方针和周副主席“要提高警惕,做好应变准备”的指示,抓紧整顿部队,巩固内部团结,沉着应战。
赵寿山在地下党的积极配合帮助下,主要采取了三项重大措施。
(一)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和作风纪律整顿,进一步增强内部团结。赵寿山亲自做一些师、旅、团长们的工作,启发他们以巩固和发展十七路军为共同利益,认清蒋介石瓦解和消灭杂牌部队的阴谋,消除历史恩怨,加强团结,一致对外。他重申“三大禁令”(禁赌、禁嫖、禁吸毒)和“四大口号”(自我教育、自觉纪律、经济公开、人事公开),实行军队管理民主化。连队坚持一周一次生活检讨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了广大官兵执行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的自觉性。赵寿山还下狠心处理了一些严重走私贩毒的违纪分子,打击了歪风邪气,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
(二)调整干部队伍,使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进一步掌握兵权。赵寿山果断地撤掉和处理了一部分思想落后、作风腐化和懦弱的军官,大胆地提拔和重用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进一步掌握了十七师和军部直属部队的带兵权和人事权。例如,提升思想进步的申及智旅长接任了十七师师长的职务,安排崔仲远(中共地下党员)担任三十八军驻重庆办事处处长,调十七师参谋长胡振家(工委委员)担任军部军务处处长,委派刘威诚、张复振(均系中共地下党员)担任五十一团和五十团团长,并将教导队的共产党员郝克勇、徐又彬、朱曼青等人调到战斗连队,掌握兵权。
(三)继续举办教导队,培养联共抗日的新干部。赵寿山对教导队的工作特别重视。在第二期教导队结业后,于1941年初又以军部教导连的名义举办了第三期。学员主要是从安吴青训班和三原中学、高陵中学招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为了加强领导,保证质量,赵寿山委任张西鼎(中共地下党)为连长,朱曼青、张孝堂(均系中共地下党员)等为区队长,以第二期毕业的优秀学生(均系中共地下党员)为班长。工委在教导队还成立了军官支部和学生支部,地下党的工作非常活跃。积极为部队的政治改造和团结进步培养骨干,准备迎接新的斗争新的考验。
不出赵寿山所料,部队立足未稳,国民党蒋介石反共顽固派对三十八军新的政治迫害就开始了。
1940年11月,蒋介石首先拿赵寿山的军长办公室主任姚警尘(中共地下党员)开刀。他电令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孙蔚如:据报,三十八军的姚警尘确系异党在该部的负责人。渡河前,彼曾倡议反叛,应尽速查明,以凭处办。孙蔚如和赵寿山商量后决定,为了对付和敷衍国民党蒋介石,让姚警尘暂离部队,进行周旋。然后复电蒋介石称:遵委座之命,已将警尘解除公职,迫其离队。此后,经过姚警尘在洛阳和重庆巧妙周旋和赵寿山、孙蔚如的积极营救,时隔不久又回到部队。不仅没有处置,而且被孙蔚如总司令留在身边当了他的秘书,由中校提升为上校,并命其兼办《军声周刊》。
岂料,迫害姚警尘只是一个前哨仗。蒋介石对赵寿山和三十八军更加严重的政治迫害还在后头。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