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汉中>宁强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聂龙的故事

《陕南风物传说故事》


  明珠桥是汉中西门外一座古老的石桥。小南海是汉江支流冷水河的发源地,也是巴山里的一个风景宝地。两处相隔几十里地,有啥关联呢?这中间有一个民间传说。
  传说古时候,汉中城西门外有一个放牛娃。他姓聂名龙,年方一十六岁,替张家财主放着五头牛。他家中只有一个守寡多年的老娘。娘儿俩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很是贫苦,全靠聂龙放牛、老娘打草鞋挣钱为生。聂龙年纪虽小,但很孝顺。粗活重活抢着干,好吃好穿让老娘,因此落得个孝子美名。
  聂龙住在张财主家的牛房里,每天背着日头出去,背着月亮回来,割五背篓青草不能少,少了,就要挨打挨骂。有个时候,青草少,割的人多,眼看青草就要割不着了。有一次,从早割到晚,割少了半背篓,就挨了张财主一顿打,还不准吃晚饭。有啥办法呢?天下是人家财主的。聂龙挨了打受了饿还不敢回家给老娘说。他怕老娘知道了,心疼儿子,哭坏了身子。
  有一天下午,聂龙割草来到一个僻远的坡坎下面,找呀找呀,发现了一笼青草分外地茂盛。他高兴地用镰刀割下了,背回去喂牛,牛特别爱吃。第二天,他走那个坡坎过, 发现那笼青草又长得和昨天一样了。他又割进了背篓背了叵去。第三天来一看,青草还像没割过一样,聂龙好生奇怪,他就用手拔草根,想看看这草和其他草有啥不一样的地方。草根很深很结实,拔呀拔呀,一使劲,终于连根拔起来了。这一拔不大紧,拔起了一颗亮光闪闪的明珠。聂龙心花怒放地揣进了怀里,向自己家中走去。
  聂龙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他取出珠子交与老娘。当时屋里还未点灯,“唰”地一下整个屋子亮得如同白昼一般。老娘忙问珠子是哪里来的?聂龙如实说了。老娘高兴得望天作了三个揖道:“谢谢天老爷开眼,可怜我们孤儿寡母的,送来了一颗夜明珠呀!” 
  老娘把夜明珠放在米缸里,米就满了,放在衣箱内,衣就满了,放在钱柜里,钱也满了。从此,聂龙虽然照常去给张财主放牛,但是,娘儿俩就不缺吃不缺穿了,并且还经常帮助穷乡亲们,真是有求必应。
  事情被张财主知道了。那家伙是个大恶霸,平时横行乡里,欺压穷人,奸污妇女,无恶不作。他问聂龙要夜明珠,聂龙当然不给。有一天,半夜里,他趁聂龙回家熟睡了的时候,率领着一班如狼似虎的家丁,打着灯笼,拿着棍棒武器来抢夜明珠。
  “梆!梆!梆!”柴门外的敲门声把娘儿俩从梦中惊醒了,聂龙爬起来从门缝里一望,见是张财主一班人。他明白,这是抢夜明珠来了。怎么办?把宝贝往哪里藏呢?两间草房一眼就能看得穿呀!藏屋梁上,不行,埋进土里,也不可靠。急得他心慌意乱,忙中无计了。
  “哗啦啦——”张财主见敲门久不开,就破门而入了:搜!” 
  家丁们翻箱倒柜,里里外外掘地三尺也没搜着,最后,发现聂龙老不说话,就问他:“快说,夜明珠藏在哪儿去了?”
  聂龙嘟起个大嘴还是不说话!
  张财主两个眼睛咕碌碌地一转,突然发现了目标,大叫起来:“夜明珠在他的嘴里,快、快卡着他的脖子!”
  众家丁一拥而上。一个家丁用手卡着聂龙的脖子说:快,吐出来!”
  聂龙昂头不理睬,把牙咬得紧紧的。
  “撬开他的嘴巴!”张财主道。
  一个家丁上前去撬嘴。聂龙挣扎了起来。卡脖子的家丁不注意时,“咕咚”一声,夜明珠就滚落进聂龙肚子里去了。
  “叭!叭!”撬嘴巴和卡脖子的家丁各挨了张财主一记光:“你们他妈的,尽是些饭桶!”
  聂龙娘大叫了起来:“天呀,这宝贝吞下肚去咋得了呀!”
  张财主扑了个空,走近聂龙,抡起文明棍就打。聂龙母上前求情:“东家,你饶了他吧。这都是你们逼出来的呀!”
  张财主冷笑了一声说:“好嘛,你娃儿吞下了夜明珠,是存心与老爷我唱对台戏,今晚上嘛,权且饶过了他。你老东西,他躲过了初一,逃不过十五!阴天,咱们再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就是划开肚子,也要取宝!”
  张财主一班人走了。聂龙娘赶快来看望儿子。聂龙浑身是伤,口渴难忍地说:“娘,我要水喝。”老娘端了一碗来,他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娘,我还要喝。”老娘一连地端了三大碗水,他也不解渴。结果他自己跑到水缸前,一口气把满满一缸水全喝干了。老娘说:“儿呀,你怎么这么渴呀?”
  聂龙说:“娘呀,儿浑身发烧,心里全是火呀!儿难受得很,还要喝水啊!”
  老娘说:“儿呀,你还要喝就到河边上去喝个够吧!”
  “好,儿就下河!”聂龙拜别了老娘就来到了河边上。他一见到了河,就象鱼儿见了水一样,迫不及待地,纵身就跳了进去。紧随在他身后的老娘一把抓着他一只腿说:“儿呀,你要作啥?”
  “哗啦啦——轰隆隆”就在此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河水猛涨。聂龙入水后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条金色的龙,头长双角,嘴生长须,腹有四爪,象似四把铡刀;浑身鳞片,恰似块块铁甲。只有老娘手拉着他的那条腿未变,还是人腿。
  老娘老泪长淌地说:“儿呀,你忍心丢下年迈的老娘远走高飞吗?”
  聂龙回望了老娘一眼,眼泪象珠子一样“叭嗒叭嗒”地直往下掉:“娘啊,儿已成龙,仙凡两隔,原谅儿不能再尽孝道侍奉你老人家和送老归山了!”说毕就一步一回头,一回头一串眼泪地往前游走了。他回一次头就是一个滩,回了二十四次头,就成了二十四个望娘滩。
  聂龙游到了河边上、张财主的庄园前,把一肚子的水和怒火全往外喷去。刹时之间,张财主家是波涛滚滚,水深数丈。张财主在象牙床上的夺宝梦还未做完,就同他的一班恶奴、万贯家财一道顺水漂走了。
  聂龙报了仇后,从小河中游到了汉江里,再南游进冷水河,来到巴山脚下的小南海。他在此住了一段时间后,又一头钻进了地下的阴河,在巴山肚子里继续往南行进。游呀游呀,没有日头,也没有星光,游了好长好长时间,冒出水面来一看,到了四川灌县的岷江河里了。
  灌县是二郎神杨戤的地盘。岷讧河水波浪滔天,经常泛滥成灾。玉皇大帝钦赐他一把斩龙剑,监视来往蛟龙,不得兴风作浪。岷江河里有一个小岛,叫着离堆。二郎神规定来往的蛟龙都要用头和尾盘绕一圈。如果头尾相连不长不短,就说明没有作坏事,是条好龙。如果长了或短了,就说明作了坏事是条孽龙。二郎神就要用斩龙剑押上斩龙台进行斩首。聂龙游近离堆,头尾一盘绕,短了一截,为啥短了一截尾?因为他还有一条人腿没变嘛。再加上二郎神能掐会算,算出了聂龙发大水淹死了张财主和他的一班恶奴。这还了得,就动手上前捉拿。
  聂龙不服气地说:“小龙淹死的张财主和他的恶奴们全是些无恶不作的大坏蛋,我这是报仇雪恨。也是为民除害呀!”
  二郎神是替有钱人说话的,他说:“你随便兴风作浪,淹死人还要强词夺理!孽龙看刀!”说着就抡起三尖两刃刀迎头劈来。聂龙见堂堂天神,竟然是非黑白不分,没有办法,就只好张角舞爪挺身迎战。一神一龙,一来一往,大战了三百个回合,不见胜负。天晚了,二郎神见江水被搅得来倒海翻江似地,怕闹出了乱子,就收兵了。
  二郎神回到了庙里好不气恼。他想:“这条孽龙还真有点本事。看来,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了。”于是,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再说,聂龙罢战以后,栖身水底,心中好不烦闷。他就摇身一变,变成了原来十六岁的放牛娃模样,离开了水里,来到灌县城里游逛了起来。他穿大街过小巷,看不完的红男绿女、茶楼酒市,比起汉中乡间和水中世界来,景色自然不同。转呀转呀,突然感到肚中饥饿。他就走进了一家靠江临水的面馆。店老板是一个红脸大汉,给聂龙端来了一大碗香喷喷白生生的鸡丝挂面。聂龙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吃着吃着,他发现自己的肚内有叮当作响的声音,心肝随之发生了阵阵的绞痛。聂龙心想:“大事不好!”马上挣扎着出门,纵身要往江水里跳去。
  “哪里走!”红脸店老板摇身一变,变成了三只眼的金甲二郎神。他得意地哈哈大笑道:“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孽龙你再也跑不了啦!”
  聂龙心知中计了。但是,龙离水就没本事了。他不甘心,还要挣扎到水里去。可肚中不停地叮当作响,痛得他满地乱滚。刚才吃下去的面条变成了一条长铁链,紧紧地把心肝给锁着了。他越挣扎,心肝就越绞痛。就这样,聂龙被二郎神用诡计给擒着了。
  二郎神随即传令神兵神将把聂龙押上了斩龙台。斩龙手接过了斩龙剑正要下手行刑时,空中忽然传来了一阵女人的吆喝声:“刀下留情!”二郎神抬头一看,只见几朵祥云托着一座莲台,莲台上站着手拿柳枝净瓶的白衣观世音菩萨。
  二郎神连忙喝退了斩龙手,施礼相迎:“大士何来?”
  观音菩萨降下云头拱手讲情道:“聂龙发水淹人本该问斩,辜念其是一个孝子,出于复仇之念,犯了天规,看在贫僧面上,发个慈悲,饶了他吧?”
  二郎神想了想,碍于观世音菩萨的大面子,便道:“好吧,既然大土讲情,为神就将孽龙罪降一等:死罪已免,活罪难饶,将这孽龙长期囚禁深潭之中,永远无出头之日便了!”
  聂龙就被锁在了伏龙观的锁龙桥下。二郎神怕聂龙磨断了铁链逃跑,每年,他都要命侍从抛下去一条新铁链。新铁链一抛进水中,很快一条旧铁链就浮了上来。聂龙就从古至今锁到了现在。
  聂龙下水变龙的地方,不知哪朝哪代修起了—座青石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吞珠变龙、为民除害、蒙冤受屈的孝子,就把桥取名叫明珠桥。小南海地方有个洞,取名叫龙洞,至今游人不断。至于四川灌县的伏龙观锁龙桥呢,那更是人人皆知、个个都晓的名城名地了。

出处: 《陕南风物传说故事》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