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公冶长

宋 军


  很久以前,关山脚下住着个名叫公冶长的书生。他从小没有父母,寄宿在姑母家中读书。姑父、姑母见公冶长吃苦好学,就待他跟亲儿子一样。
  姑母家的日子也很难,全凭姑父在外跑点小生意过活。
  这年,皇王开科,冶长拜别双亲,前去京城赶考。半路上,忽然碰见一只花鸟儿叫蛇缠住了。鸟儿见了冶长就“吱吱吱”地叫着,象在说:“救命呀!救命呀!”冶长见鸟儿十分可怜,忙在路旁折了根树枝,把蛇挑开。鸟儿逃了活命!飞到路边的树上又“吱吱吱,吱吱吱”地叫,象在说:“谢谢你,谢谢你。”冶长嘴里“嘘”了一声,也象给鸟儿说:“你去吧,你去吧。”鸟儿飞起,绕着冶长转了三圈,最后,回头望了望才远去了。冶长也上了路。
  天黑肘,他赶到一个小镇住下。没拟想,得了重病,几天昏迷不醒。幸亏小二心肠好,给他东跑西颠找大夫。治了一月多,病才慢慢轻了。可是,身子依然很虚弱,走的路就一天比一天少;银子花光了,还没到京城。他只好沿路乞讨着慢慢往前挪。
  一夜,他在一座古庙里忍饥挨饿刚睡下,就听见他救过的那只花鸟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上倒下一只羊;你食腑外肉,我食腑内肠。”他记着鸟儿的话。第二天,东方麻麻亮,就跑到南山上,见树林中的雪地上躺着一只野羊。看样子,是山狗吃剩的。他把野羊拉下来,收拾干净,生火煮上;把内脏和四个腿扔在房上,说:“花鸟儿,你也饱饱吃一顿吧!”
  公冶长吃饱喝足,把剩下的肉带在身上,又上了路。
  公冶长赶到京城,考期已过,回家去吧,又没路费,没办法,只好在城里要饭吃,一天,好多人围着城城墙上贴的告示,他也挤了进去。只见上面写着:“当期百花公主身患重病,久治不愈,若能医好者,可招为附马或封侯位。”
  公冶长不懂医道,看毕也就走了。晚上,他睡在城隍庙的房橱下,又听见那只花鸟说:“公冶长,公冶长,皇上告示你收藏,后宫石狮捉白鼠,南墙古井取水浆,烘干捣烂配良药,包医百病消灾殃。”公冶长一听,牢记在心上。
  第二天一早,他跑到城墙根,一把扯下告示。差人一见,忙拉他来到金銮宝殿。皇上见他穿着破烂,象个疯子,就喝令赶出朝去。
  这时,一位白胡子眉毛的老臣忙跪下奏道:“圣上万不可衣貌取人。想他能揭榜文,必定有些法术。可先问他用什么法子给公主治病?治不好,再问罪不迟。”
  皇上瞟了公冶长一眼,不相信地说:“你讲讲看。”
  公冶长不慌不忙就说:“祖传秘方,概不外传。要治好公主的病依三件事。”
  皇上见他口齿伶俐,答话不露半点差错,这才改了容颜,说:“哪三件?”
  “一,我要见公主病体。
  二,亲自为公主熬药敷伤。
  三,撬起后宫一座石狮启开后宫一口古井。”皇上听了,觉得奇怪,心想:“他没到过后宫,咋知那口井和石狮呢?想必还有些来头,就说:“寡人依你。”
  公冶长带了几个差人,撬起后宫右首的石狮子,捉住三个白老鼠,在新瓦焙干,然后捣成粉末;又到后宫南墙下的古井里取出一桶水,这才来到公主床前。侍女拉开床帐,公冶长装模作样摸了一阵脉,然后,用古井里的水为公主洗伤。又取出焙好的药,为公主擦抹患处,天天一回,没过多久,公主的病就全好了。
  公主比以前更俊样,美的赛仙女。
  公主和公冶长天天说话,两人渐渐相爱。一天,公主达给公冶长一只龙凤玉镯。公冶长也给公主回赠了一首诗:
  “天下神仙女,草野田舍郎。玉鸟牵红线,白头作鸳鸯。”
  公主多情的眼刚看着公冶长把诗念完,常随官就进来说:“万岁有旨,请公郎中上殿。”公冶长要走了,公主象明白了什么,忙说:“记住,父王给你什么也不能要。”
  公冶长知道公主的意思,点头答应了。
  来到金銮宝殿,皇上说:“公主的病多亏郎中费心,孤王尝你绫罗十匹,银子五千两,回家安居乐业享福去吧!”
  “这榜文上……”
  未等公冶长说出口皇上哈哈一笑,说:“想招附马吗?行啊!离城十里的孔夫子庙里有两斗混合糜谷,你若在三天以内,分开谷子和糜子,孤王就给你披红搭彩,招为附马。若分不清,回家去吧!”
  公冶长只好答应了。
  他急急赶到也夫子庙,见两个公差已在门首等着。进了门,砖地上倒着混在一起的糜谷,他就一粒粒地拣,拣到天黑,实在累得受不了,就倒下去睡着了。半夜时分,公冶长迷迷糊糊听见鸟儿“叽叽喳喳””乱叫唤。他想起身看看,只听那只花鸟说:“公冶长,公冶长,你睡觉来我帮忙。”他听罢又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醒来,果然谷子、糜子已分成两堆。
  宫差回宫报给皇上。他哪里相信?忙坐着轿子跑来了。见果然是真的,一下子惊呆了。半晌,又哈哈一笑,说:“公郎中不光能治病,还很有道术啊!这么办吧,正月十五晚,孤王带着家眷出宫观灯,你若能辩出公主的轿子,就招为附马,绝不食言。”
  公冶长有花鸟儿帮忙哩,就满口答应了。晚上刚睡下,果然花鸟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好心人,福寿广。八十幅轿子以宫墙,公主会选如意郎。鸟儿轿顶飞,轿帘来回晃,要认准,莫慌张。”
  公冶长把这话牢牢记在心上。
  正门十五日晚,公冶长站在紫禁城东门口,在人群里等得心发慌了,才见皇帝和家眷的轿子摆过来。他睁大眼睛瞅着,轿子过去了七十顶,还不见有鸟儿的那顶,他一下子急得头上冒冷汗。直数到七十七上,才看着了花鸟儿,那轿帘也来回晃动哩。他猛地跑过去抓住轿扛头,这时,公主把轿帘一揭,说:“快上来。”
  公冶长就势钻进轿里。
  回到宫里,皇上见公冶长相和公主一同下了轿,心想:“人家早有情意了啊!”只得哈哈一笑,说:“公郎中确有才干,福份不浅啊!”
  公冶长当夜就和公主成了婚,当了驸马。
  讲 述 者:宋智有 男 50岁 初小 汉族 农民 香泉乡康家沟村
  搜集整理者:宋 军
  流 传 地区:香泉乡
  搜 集 时间:1974年5月25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