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民间通俗文学的介入,毘沙门天王与李靖发生了关联,以至於出现了“讬塔李天王”。杂剧《西游记》(元末杨景贤撰)第九齣“神佛降孙”中,李天王上云:“天兵百万总归降,金塔高擎镇北方,四海尽知名与姓,毘沙门下李天王。”①《西游记》第六回直接说“托塔天王李靖”。
台静农先生曾说:“毘沙门天王既不姓李,也不名靖。毘沙门天王如何变李靖,这一问题倒是很难解释的。”②
李靖是唐初名将,唐人小说《续玄怪录》中有李靖行雨的故事,而这也许就是他与佛教发生关系的关键所在。《太平广记》卷四一八引《续玄怪录》:
唐卫国公李靖……遂敕黄头韝青骢马来,又命取雨器,乃一小瓶子,系於鞍前。诫曰:“郎乘马,无勒衔勒,信其行,马跑地嘶鸣,即取瓶中水一滴,滴马鬃上,慎勿多也。”於是上马,腾腾而行,倏忽渐高,但讶其隐疾,不自知其云上也。风急如箭,雷霆起於步下,於是随所跃,辄滴之。既而电掣云开,下见所憩村,思曰:“吾扰此村多矣,方德其人,计无以报。今久旱苗稼将悴,而雨在我手,宁复惜之,顾一滴不足濡。”乃连下二十滴。俄顷雨毕,骑马复归。夫人者泣於厅曰:“何相误之甚?本约一滴,何私下二十尺之雨?此一滴乃地上二尺雨也。此村半夜,平地水深二丈,岂复有人?妾已受谴,杖八十矣。但视其背,血痕满焉,儿子亦连坐,如何?”公惭怖,不知所封③。
佛经说降雨有三种。《法苑珠林》卷四《降雨部》:“依分别功德论云,雨有三种:一天雨,二龙雨,三阿修罗雨。天雨细雾;龙雨甚麁,喜则和润,瞋则雷电;阿修罗为共帝释闘,亦能降雨,麁细不定。”④李靖行雨为龙雨,行雨之瓶为“龙瓶”。《法苑珠林》卷一八《住持感应记》:“龙瓶内具足有八功德水,汝若饥渴,当饮此水,能消烦恼,增长菩提。勿轻此小瓶,假使四大海水,内此瓶中,犹不能满。中有四龙王,此贤劫初三佛出世所有遗法,多在瓶内,与婆竭龙宫,一无有二。”⑤总之,李靖的行雨方式使他与佛教发生了关联,进而与毘沙门天王发生了关联。
毘沙门天王与李靖叠合以後,其密宗的色彩依然时时显示出来。例如,《西游记》中的李天王以鼠精为义女,而毘沙门天王与老鼠也确实有一定的联系。据《大唐西域记》卷一二“瞿萨旦那国”:“王城西百五六十里,大沙碛正路中,有堆阜,并鼠壤坟也。闻之土俗曰:此沙碛中,鼠大如蝟,其毛则金银异色,为其群之酋长。每出穴游止,则群鼠为从。昔者匈奴率数十万众,寇掠边城,至鼠坟侧屯军。时瞿萨旦那王率数万兵,恐力不敌,素知碛中鼠奇,而未神也。洎乎寇至,无所求救,君臣震恐,莫知圆计,苟复设祭,焚香请鼠,冀其有灵,少加军力。其夜瞿萨旦那王梦见大鼠曰:‘敬欲相助,愿早治兵。旦日合战,必当剋胜。’瞿萨旦那王知有灵祐,遂整戎马,申令将士,未明而行,长驱掩袭。匈奴之间也,莫不惧焉,方欲驾乘披铠,而诸马鞍、人服、弓絃、甲縺,凡所带系,鼠皆啮断。兵寇既临,面缚受戮。於是杀其将,虏其兵,匈奴震慑,以为神灵所祐也。瞿萨旦那王感鼠厚恩,建祠设祭,奕世遵敬,特深珍异。”⑥
①《元曲选外编》第2册第654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台静农论文集》,第249页。
③《太平广记》第9册第3407—3409页。
④《大正藏》第53册第298页。
⑤《大正藏》第53册第367—368页。
⑥《大唐西域记校注》第1017—10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