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密宗信仰研究》 第五章 密宗神灵系统 五、毘沙门天王与哪吒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四大天王如同凡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婚姻,有自己的眷属。《法苑珠林》卷三《婚礼部》引《立世论》:“四大天王若索天女,女家许已,乃得迎接,或货或买,欲界诸天亦复如是。”①既然有婚姻,自然也就有孩子。《大吉义神咒经》卷二:“护世四天王典领四方。提头赖叱领乾闼婆众,有九十一子,皆名曰帝,姿貌端正,有大威力。……此四天王合三百六十四子,能护十方。”②

    不空所译《毘沙门天王经》曰:“如法供养佛法僧宝,兼复思惟而无间断,为毘沙门天王并诸眷属。”③眷属的情形如何,则语焉不详。佛经中的这种说法,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相关的细节在志怪传奇中涌现出来。《太平广记》卷六七引《通幽记》:“唐贞元元年五月,宣州旌德县崔氏婢名妙女,年可十三四,夕汲庭中,忽见一僧,以锡杖连击三下,惊怖而倒,便言心痛,须臾迷乱,针灸莫能知。数日稍间而吐痢不息,及瘥,不复食,食辄呕吐,唯饵蜀葵花及盐茶。既而清瘦爽彻,颜色鲜华,方说初昏迷之际,见一人引乘白雾至一处,宫殿甚严,悉如释门西方部。其中天仙,多是妙女之族。言本是提头赖吒天王小女,为洩天门间事,故谪堕人间,已两生矣。赖吒王姓韦名宽,弟大,号上尊。夫人姓李,号善伦。东王公是其季父,名括,第八。”④

    《毘沙门仪轨》:“昔防援国界,奉佛教敕,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随天王。《三藏大广智》云:‘每月一日,天王与诸天鬼神集会日;十一日,第二子独健辞父王巡界日;十五日,与四天王集会日;二十一日,那吒与父王交塔日。’……天王第三子那吒,捧塔常随天王。”⑤

    然亦有称哪吒为天王之孙者。《北方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尔时,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罗摩那罗阇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孙,我祖父天王及我那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护持佛法,欲摄缚恶人或起不善之心,我昼夜守护国王大臣及百官僚。相与杀害打陵,如是之辈,我等那吒以金刚杖刺其眼及其心。若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起不善心及杀害心者,亦以金刚棒打其头。’”⑥

    然亦有称哪吒为天王太子(长子)者。《五灯会元》卷二:“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後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⑦另据《禅关策进》,铁山瑗禅师普说亦曾提及“那吒析骨还父,拆肉还母”⑧。这种说法在唐代文献中可以得到证明。《太平广记》卷九二录《开天传信记》:

    唐无畏三藏初自天竺至,所司引谒於玄宗。玄宗见而敬信焉,因谓三藏曰:“师不远而来,故倦矣。欲於何方休息耶?”三藏进曰:“臣在天竺,常时闻大唐西明寺宣律师持律第一,愿往依止焉。”玄宗可之。宣律禁戒坚苦,焚修精洁。三藏饮酒食肉,言行粗易。往往乘醉喧競,秽汙絪席,宣律颇不能甘之。忽中夜,宣律扪虱,将投於地。三藏半醉,连声呼曰:“律师律师,扑死佛子耶。”宣律方知其异人也,整衣作礼而师事焉。宣律精苦之甚,常夜後行道,临阶坠堕,忽觉有人捧承其足。宣顾视之,乃一少年也。宣遽问:“弟子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毘沙门天王子那吒太子也。以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已久矣。”宣律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以作佛事者,愿太子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宝事虽久,然头目犹捨,敢不奉献。”宣律得之,即今崇圣寺佛牙是也⑨。

    这种说法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平妖传》第三十回“弹子僧变化恼龙图,李二哥首妖遭跌死”记载开封相国寺“佛殿上见塑着一尊六神佛。三个头一似三座青山,六只臂膀一似六条峻岭,托着六件法宝。温殿直道:‘寺内不塑佛像,却为何塑那吒太子?’长老道:‘那吒太子是不动尊王佛,以善恶化人。’”⑩不动尊王即不动明王,在密宗里与大日如来并列。

    但是,在民间俗文学中,人们更倾向於采用以哪吒为天王第三子的说法。杂剧《西游记》(元末杨景贤撰)第九齣“神佛降孙”中,李天王云:“叫大小神将,与我驰报与吾儿那吒,下方着意关防,四下用心围定。”那吒亦云:“某乃毘沙门天王第三子那吒是也。”(11)《封神演义》、《西游记》均明确称哪吒为天王第三子。

    哪吒有奇异的生活经历,这些情节大都可以在佛教文献中找到依据。

    哪吒出生时为一肉球。而《大唐西域记》卷一二“瞿萨旦那国”记载:“其王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功绩已成,齿耋云暮。未有胤嗣,恐绝宗绪。乃往毘沙门天神所,祈祷请嗣。神像额上,剖出婴孩。捧以廻驾,国人称庆。既不饮乳,恐其不寿。寻诣神祠,重请育养。神前之地忽然隆起,其状如乳。神童饮吮,遂至成立。”(12)

    《大唐西域记》中的故事显然又影响了《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後集卷一“法救产母”的故事:“翁道应,建安人,嗣雷法,事香火甚谨。尝有一妇人怀孕十二月不产,体羸骨瘁。忽数日,腹痛如刺,不能胜,举家忧之。其家请翁法官救治。翁遂祝将发符俾服。妇恍惚见一金甲神人,火发青面,乘空而来,惊呼间,产一肉球,有小蛇三只,蜿蜒而出,首红而身青,背有金线,乃以锅覆火鍊之死。再给符俾服,妇体即安。”(13)

    哪吒出生时为肉球显然与上面的故事有关。

    另外,哪吒曾剔骨肉以还尊亲。《夷坚志》丙志卷一五“岳侍郎换骨”:“绍兴十一年岁除之夕,岳少保以非命亡。其子商卿并弟震同妻女皆羁管惠州,郡拘置兵马都监厅之後僧寺墙角土室内。兄弟对榻,仅足容身,饮食出入,唯都监是听。秦桧死,朝廷伸岳公之冤,还诸子与差遣。商卿未拜命间,一夕,闻寺钟鸣,恍惚如梦,见青袍一卒……大喝云:‘奉上帝敕旨,为官人换仙骨。’……须臾讫事,收器而下,复唱云:‘换骨讫。’揖而告去。商卿揭帐视之,髑髅一躯,自首足卧於地,遂惊觉。”(14)而《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後集卷二“小释迦”:“袁州仰山小释迦,南雄州小溪村中人,姓黎,学释教,出外得道。一日回乡,其母以肉啖之,黎明曰:‘不喫则违母命。’於是食之。遂以刃刳其肚肠,在小溪水边洗濯。有村妪称其小名骂之,黎口占四句曰:‘得道莫归乡,归乡道不行。江边老婆子,唤我小时名。’於是径往袁州建道场,至今灵验。”(15)

    哪吒的风火轮也有所本。清俞樾《小浮梅閒话》:“哪吒事,疑亦出佛经。按,《夷坚志》‘程法师’条云:值黑物如钟,从林间直出,知为石精,遂持哪吒火球救,俄而火球自身出,与黑块相击。则哪吒风火轮亦必有本也。”(16)俞樾《茶香室丛钞·续钞》卷二一“风火轮”:“国朝方濬颐《梦园丛话》云:‘伊犁某大臣遇异人,以三千金为贽,授之两奇术。一为风火轮,其法:觅古寺观千年瓦当,雕作两小轮,装於鞋底之中,捏诀讽咒,其行如飞,日可八百里。’按:小说中有所谓风火轮者,不可谓真有此术也。”(17)引文中的“伊犁某大臣遇异人”最值得注意。因为我们知道,毗沙门天王之信仰最早兴盛於西北地区。

    ①《大正藏》第53册第291页中。

    ②《大正藏》第21册第570—571页。

    ③《大正藏》第21册第215页。

    ④《太平广记》第2册第416页。

    ⑤《大正藏》第21册第228页。

    ⑥《大正藏》第21册第224页。

    ⑦[宋]普济著,苏雷渊点校《五灯会元》上册第116页,中华书局,1997年。

    ⑧《大正藏》第48册第1101页。

    ⑨《太平广记》第2册第610页。此故事见於《宋高僧传》卷一四《道宣传》,情节大同小异。

    ⑩《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本,台湾天一出版社,1985年。

    (11)《元曲选外编》第2册第654页。

    (12)《大唐西域记校注》第1008页。

    (13)《湖海新闻夷坚续志》第166页。

    (14)《夷坚志》第2册第496页。

    (15)《湖海新闻夷坚续志》第181页。

    (16)《笔记小说大观》第22编第10册第6335页。

    (17)《笔记小说大观》第23编第6册第3685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