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永徽五年(甲寅)
谱主事略
玄奘五十五岁,在慈恩寺译经。
二月,法长返国向玄奘辞行,玄奘复书并信物回报智光、慧天,又附前因渡河失落经本名单,请设法抄得附来。《慈恩传》七。
闰五月十八日译《大阿罗汉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一卷,大乘光笔受。《开元录》八。
六月五日译《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大乘光笔受。《开元录》:“初出,与《决定业障经》同本。”此经阐释大乘的名义,宣扬大乘的所谓“功德”,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明谤小乘之罪。由此可见佛教徒大小乘的宗派之见的壁壘森严和大乘排斥小乘的情况。
九月十日译《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卷,大乘光笔受。《开元录》八。
九月二十七日译《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一卷,大乘云笔受。《开元录》八。此系秘密经咒,宋法贤译《秘密八名陀罗尼经》即其同本异译。
九月二十八日译《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大乘云笔受。《开元录》卷八。
九月二十九日译《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一卷,大乘云笔受。《开元录》卷八。此系秘密经咒,据佛教徒的传说佛依大梵王及观音之请而说此咒,持者不更受恶趣之生。《开元录》:“初出,与《妙臂印幢陀羅尼》同本。”
十月十日译《持世陀罗尼经》一卷,神察笔受。《开元录》八。此经据佛教徒的传说,释迦牟尼在建磔迦林应妙月长者之请,为说所谓除贫,愈病、灭罪安危之法。《雨宝陀罗尼经》、《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均其同本异译。
有关人物与大事
南山律宗名僧道岸生。俗姓唐,世居颍川,《宋僧传》十四:“岸请帝墨敕执行南山律宗,伊宗盛於江淮间者,岸之力也。”
阿地瞿多于本年四月译竟《陀罗尼集经》十二卷。据《宋僧传》二及《开元录》八、《武周刊定众经目录》。
移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册府》九六四。
日本遣使高向玄理,副使河边麻吕、药师惠日等率领僧俗入唐留学,是为第三次遣唐使。《书纪》白雉五年。前遣唐使吉士长丹、学问僧知辨等同百济、新罗使返国。《释氏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