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显庆元年(丙辰)
谱主事略
玄奘五十七岁,在慈恩寺译经。
正月六日,唐高宗立代王弘为皇太子。据《通鉴》二〇〇,显庆元年春正月辛未以皇太子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皇后子代王弘为皇太子。《慈恩传》八:“显庆元年春正月景(丙)寅,皇太子忠自以非嫡,不敢久处元良。……封忠为梁王,赐物一万段、甲第一区,即以其月册代王弘为皇太子。”据《二十史朔闰表》,显庆元年正月丙寅朔,辛未为六日。
二十三日(戊子),唐高宗就慈恩寺为皇太子设五千僧斋,敕遣朝臣行香。黄门侍郎薛元超、蒲州汾阳人,以文学著名,永徽、显庆中授黄门侍郎,检校太子左庶子,弘道元年(683)冬卒,年六十二,有文集四十卷,详《旧书》七三附《薛收传》,《新书》九八附《薛收传》。中书侍郎李义府瀛州饶阳人,永徽中拜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赐爵广平县男,显庆元年以本官兼太子右庶子,进爵为侯,乾封元年(666)卒,年五十三,详《旧书》八二、《新书》二二三本传。来谒,因问弘法与译经事。
玄奘鉴於上年译因明论的是非纷争,更加意识到要“弘扬佛法”,必须得到帝王和朝廷的支持,故乘薛元超、李义府的谒问,请他们转奏高宗援以往成例,由朝廷简派大员监阅、襄理译事。又请高宗撰写慈恩寺碑文。《慈恩传》八。
二十七日(壬辰),因薛元超、李义府的奏请,朝廷敕令左仆射于志宁、中书令来济、详《旧书》八十、《新书》一〇五本传。礼部尚书许敬宗、黄门侍郎薛元超、中书侍郎李义府、杜正伦时为看阅,润色译文。同时又准许御制慈恩寺碑文,玄奘率徒众诣朝堂奉表陈谢。《慈恩传》八。
二月,赴鹤林寺为薛夫人隋代文学家薛道衡之女,唐高祖的婕妤。落发受戒,同时宫女出家的有五十多人,随即又为德业寺尼僧数百人受菩萨戒。
二月二十九日(癸亥),陈援庵先生《书内学院校慈恩寺传书後》云是年三月无癸亥,无甲子,癸亥为二月二十九,甲子为二月三十日,则三月为二月之譌,案陈说是。朝廷将唐高宗所作《慈恩寺碑文》遣使颁寺。《慈恩传》九。
三十日(甲子),玄奘率寺僧到朝廷进表陈谢。(同上)
三月一日,玄奘上表请高宗亲书碑勒石,二日又上表请御书,获许。又上表谢。表文详载《慈恩传》九,此从略。
十五日度僧七人,设二千僧斋,设九部乐於佛殿。《慈恩传》九。
十六日玄奘上表陈谢。表文详《慈恩传》九。
三月二十八日译大乘《十一面神咒心经》一卷,玄则笔受。《开元录》八:“《十一面神咒心经》一卷,见《内典录》第二出,与周耶舍崛多等出者同本,显庆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经院译,沙门玄则笔受。”《内典录》六、《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六谓“於北阙金标门译”,案玄奘此时居慈恩寺,《内典录》误。
四月八日,《慈恩寺碑》文镌讫,十四日举行一次盛大的迎送会。
五月,玄奘旧疾复发,“几将不济”,高宗遣太医院御医蒋孝璋、针医上官琮悉心治疗,始愈。病愈後,高宗“遣使迎法师入,安置於凝阴殿院之西阁供养,仍彼翻译,或经二旬、三旬方乃一出”。《慈恩传》九、《长安志》六《宫室四·西内章》:“紫云阁之西,有凝阴殿。”
七月二十七日创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二百卷,至四年七月三日毕。《开元录》八:“《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二百卷,见《内典录》,五百大阿罗汉等造,显庆元年七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经院译,至四年七月三日毕。”《内典录》六、《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云永徽年译,误。案此论嘉尚、大乘光笔受,神察、辩通执笔,栖玄、靖迈、慧立、玄则缀文,明珠、慧贵、法祥、慧景、神泰、普乐、善乐证义,义褒、玄应正字。案《毗婆沙论》义为广泛解说经论的作品。《藏经》中有五部:一、《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二、《鞞婆沙论》,三、《五事毘婆沙论》(已上小乘),四、《十住毘婆沙论》(大乘);五、律部中有《善见律毘婆沙》。《大毘婆沙论》相传佛教徒在迦腻色迦王时代于迦湿弥罗结集时所成立,世友等造(详《西域记》三)。其内容则为《发智论》的详尽注疏,广释八蕴,梵本今尚未发现。本论前有苻秦僧伽跋澄译十四卷本,系选择其中一小部分,据《祐录》十一,译文次第错乱,舛误甚多;次有北凉道秦译百卷本(今存八十二卷),约占全论三分之一强。一切有部说七十五法,阿毘昙辨析名相条分缕析,凡治法相唯识学说,必先精通《毘婆沙论》。玄奘为了将其所宗学派的学说来龙去脉理清,故将本论重译完竣。
八月,敕造西明寺。《慈恩传》十:“寺以元年秋八月戊子十九日造。”《唐会要》四八:“西明寺本隋越国公杨素宅,武德初,万春公主居住,贞观中赐濮王泰,泰死乃立寺。”《长安志》十《唐京城四》:“延康坊西南隅西明寺,显庆元年,高宗为孝敬太子病愈所立。”
十一月一日,武则天施与玄奘衲袈裟,上启致谢。《慈恩传》九:“冬十月,中宫在难,归依三宝,请垂加祐。法师启‘圣体必安和无苦,然所怀者是男,平安之後愿听出家。’当蒙敕许。其月一日皇后施法师衲袈裟一领,并杂物等数十件,法师启谢曰……”案“中宫在难”,指中宗李显在孕时,据《唐会要》一“帝号”上,中宗讳显,显庆元年十一月五日生,证以《慈恩传》下文云“十二月五满月”,而《开元录》作冬十一月中宫在难,是可知《慈恩传》冬十月乃冬十一月之误。
十二月五旦,武则天生男满月,敕玄奘进宫为佛光王(皇子)剃度。详《慈恩传》九,《佛祖统记》卷四十:“元年十一月,武后生皇子神光满室,赐名佛光王,踰月诏于奘法师寺出家落发授归戒。”
是年玄奘为争取佛教的社会地位与佛教徒的特权,在病中犹请求废止“先道後佛”和“僧尼犯法依俗科罪”的诏令。但在唐初既定的宗教政策下,废止“先道後佛”之请,一无结果,高宗仅允许“其同俗敕即遣停废”而已。
有关人物与大事
窥基二十五岁,应诏参与玄奘译场,助译经论,嗣後并从事於法相唯识学的著述。《宋僧传》四、《隆与佛教编年通论》十三。
敕那提三藏往昆仑诸国采取异药。《续传》四、《开元录》九。
八月,程知节大破西突厥歌逻禄、突骑施等部,十二月程知节、苏定方又破西突厥鼠尼施部。《通鉴》二百,参见《旧书》一九五《回纥传》。
龟兹王布失毕至唐朝。《通鉴》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