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年谱》 五八岁 公元六五七年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唐高宗显庆二年(丁巳)

    谱主事略

    玄奘五十八岁,正月二十六日译迦多衍尼子《阿毘达磨发智论》二十卷,至五年五月七日毕,玄则等笔受。《开元录》八:“《阿毘达磨发智论》二十卷,见《内典录》,迦多衍尼子造,第二出与《八犍度论》同本。显庆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於西京大内顺贤阁译,至五年五月七日於玉华寺毕,沙门玄则等笔受。”《内典录》七、《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云永徽年译,误。第二译,前有苻秦僧迦提婆、竺佛念共译《阿毘昙八犍度论》三十卷。佛教萨婆多部的根本论典有七,即所谓“一身六足”,而以《发智论》最为该博,谓之“身论”,其他《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六论则谓之“足论”。本论作者有佛说与迦多衍尼子二说,似以迦多衍尼子作为当。其时代有从佛灭後五百年到三百年等异说,通常作佛灭後四百年(公元一世纪左右)。本论以八大类别(苻秦译本作“犍度”,玄奘译作“蕴”),分四十四章(品)对心理现象作繁复而细致的概念分析,以论证佛教理论。

    闰正月十三日,唐高宗至洛阳,敕玄奘陪从,随带翻经僧五人,弟子各一人,住翠微宫继续译经。《慈恩传》九:“二年春二月,驾幸洛阳宫,法师亦陪从……安置积翠宫。”案《通鉴》:“闰正月壬寅上行幸洛阳宫,二月辛酉,车驾至洛阳宫。”《二十史朔闰表》显庆二年闰正月庚寅朔,壬寅为十三日,《唐会要》二十七云显庆二年闰正月十四日幸洛,今从《通鉴》。五月九日,又陪从唐高宗避暑于明德宫,住飞华殿翻译。《慈恩传》九:“夏四月,车驾避暑於明德宫,法师又亦陪从,安置飞华殿。”案《通鉴》作夏五月丙申上幸明德宫避暑。《二十史朔闰表》显庆二年五月戊子朔,丙申为九日,《慈恩传》云夏四月,疑误。又敕玄奘还积翠宫翻译,命“其所欲翻经论无者先翻,有者在後”。玄奘根据实际情况进表说明重译原因。同时乘回洛阳之便,就近回乡与姊张氏相晤,案玄奘兄姊四人,其长兄名字不著,二兄为长捷法师,则姊为行三,玄奘行四。并改葬父母遗柩。《慈恩传》九:“法师少离京洛,因兹扈从,暂得还乡,游览旧廛,问访亲故,沦丧将尽。唯有姊一人,适瀛州张氏,遣迎相见悲喜,问姊父母坟陇所在,躬自扫谒,为岁久荒颓,乃更详胜地,欲具棺椁而改葬。虽有此心,未敢专志,乃进表请……法师既蒙敕许,遂改葬焉。其营送威仪并公家资给,时洛下道俗赴者万余人。”

    玄奘志在传译弘法,而帝王则意不在此,笼络之下,视作文学侍从之臣,出入宫掖,陪从京洛,尘俗牵累,妨碍译事。玄奘乃于九月二十日又上表请在少室山北麓的少林寺静修禅观,并专译功。但在次日即为唐高宗所断然拒绝,玄奘从此“不敢更言”。详见《慈恩传》九上表文。

    十一月,玄奘因“在积翠宫翻译,无时暂缀,积气成疾”,唐高宗“即遣供奉内医吕弘哲宣敕慰问”。《慈恩传》九,玄奘进表谢云:“……仰惟帝勤,亲劳薄狩。期於阅武,情在训戎。……申炯戒于十旬,浃辰而返。”按《旧唐·本纪》四高宗显庆二年冬十月戊戌亲讲武於许郑之郊曲,《通鉴》显庆二年戊戌,上行幸许州,乙巳畋于滍水之南,壬子至氾水曲,十三月乙卯朔车驾还洛阳宫。据《二十史朔闰表》显庆二年十月丙辰朔,无戊戌,无乙巳,无壬子。考《新唐书·本纪》三高宗显庆二年十一月戊戌,如许州。甲辰遣使慮所过州县囚,乙巳猎于滍南,壬子讲武于新郑。《会要》二六:“显庆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讲武于滍水之南。”据《二十史朔闰表》显度二年十一月乙酉朔,乙巳为二十一日,《新书》与《会要》合,故知《旧书》及《通鉴》作冬十月均误。《慈恩传》玄奘上表列在十一月五日表後,十二月十三日表前,足徵史实。“遣使迎法师入,四事供养,留连累日,敕送法师还积翠宫仍旧宣译焉”。《慈恩传》九。

    十二月三日,以洛阳宫为东都,玄奘修表进贺。详见《玄奘表启》、《通鉴》,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据《二十史朔闰表》,显庆二年十二月乙卯朔,丁卯为十三日。

    十二月二十九日,译陈那《观所缘缘论》一卷,大乘光笔受。《开元录》八:“《观所缘缘论》一卷,见《内典录》,陈那菩萨造,第二出,与《无想思塵论》同本,显庆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於东都大内丽日殿译,沙门大乘光笔受。”

    有关人物与大事

    敕建西明寺,凡大殿十三所,楼台廊廊四千区。《统纪》三九。

    道宣在西明寺撰《续高僧传》,起梁天监,讫唐贞观年间。《统纪》三九、《宋僧传》十四。

    王玄策等第三次出使印度,经尼婆罗国。《诸经集要》一引王玄策《西国行传》:“唐显庆二年敕使王玄策等往西国送佛袈裟,於尼婆罗国西南,至颇罗度来村,东坎下有一水池,若将家火照之,其水上即有火焰於水中出,欲灭以水沃之,其焰转炽。”并见《珠林》十六。《册府元龟》四十六载高宗欲放逻那罗迩娑婆寐,王玄策劝阻之(事实上三月乃遣印度方士归国)。

    康国僧僧伽跋摩随王玄策赴印度。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上:“以显庆年内奉敕与使相随,礼观西国”,当为随王玄策出使同去。足立喜六《<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译注》误以为当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时。

    禅宗牛头派系创始者法融卒于建初寺,年六十四,刘禹锡为作《塔记》。《续传》二十,详年谱附录五。

    闰正月,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师及回纥军等击败西突厥沙鉢罗可汗军于曳咥河(额尔齐斯河),十二月大破西突厥军,沙鉢罗可汗奔石国,被擒。置昆陵都护府,管理碎叶川(楚河)以东五咄陆部落,隶于安西都护府,辖今巴尔喀什湖至新疆准噶尔盆地及伊犁河流域一带;置蒙池都护府,管理碎叶川以西五弩失部落,辖今中亚细亚楚河以西地带,隶于安西都护府。西突厥遂亡。《通鉴》二〇〇,《新、旧书·苏定方传》、《旧书》四《高宗纪》作次年(显庆三年)。

    二月,诏自今僧尼不得受父母及尊者礼拜,所司有法制禁断。《唐会要》四十七、《广弘明集》二十二、《通鉴》二〇〇、《唐纪》十六。诏文见《唐大诏令集》一一三显庆二年二月《僧尼不得受父母拜诏》,参见《全唐文》十二、《通典》六八、《会要》四十。

    诏令广徵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道士叶法善谓:“金丹难就”,乃一切罢之。《旧书》一九一《叶法善传》。

    遣使分往康国与吐火罗等国,访问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画图以进,令史官撰《西域图志》六十卷。《唐会要》三十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