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宗派一般决定立宗的典据,都依据独自的“判教”体系,或者依据传法的统绪,或者反映本宗派主张的理论著作,而且基本是以阐释佛教经论的形式出现。
五祖弘忍创立的“东山法门”提倡一种以坐禅观心为核心内容的新佛教。按照佛教宗派的特征,他们也利用佛经来传播思想。道信与弘忍在说法中常常引用经论为典据,就是在继承达摩所说的“藉教悟宗”,实际是为宣扬自己一派的观点而依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佛。后来禅宗又自称得“佛意”,实际上又是以自己的修行来解释佛意的。“东山法门”通过这种形式,把佛教境、行、果三门繁难的修持,简化为“守心”、“安心”的模式;三藏十二部经复杂的义理论证,则被“一心”所概括。面对着六朝以来发达的佛教经典学说,它独辟蹊径,树立起全新的学风与宗风,推动起彻底变革佛教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