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要解决是否“读经”、“出家”的问题,首先要揭示佛法的真谛。慧能禅宗所谓“佛”,是指佛教的觉悟或智慧,所以慧能说:“佛者,觉也。”他把佛性也称为“本觉性”或“智慧性”,因而所谓人人皆有佛性就意味着人人都有佛教觉悟智慧的本性。
在禅宗看来,由心所决定的万法不仅包括人的善恶行为及其结果,而且包括佛教的经典教义。如果说万法是由人心决定的,那就可以说佛教的经典教义也是依赖于人才得以成立的。所以对于“出家”,慧能鼓励在家修行,不一定非要采取出家这一形式。他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行,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慧能的观点体现为在家而出家,不离在家而出家。慧能的贡献在于,提出适当考虑发展居士佛教的看法,鼓励人们在家修行。这实际上也指出了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慧能的禅法理论和修行方式,要求“读经”以明心见性为根本,他对《金刚经》、《般若经》都很推崇,理解经文的方式要建立在打通智慧的基础上。慧能整个的禅学思想都在说明这样一种倾向:把世俗的日常生活行为看做修行,在世俗生活中追求人生的解脱,以在家的形式实现出家所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