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八章 禅宗与茶道 为什么说只要吃了茶,就参透了禅机佛理?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关键是一个“悟”字。佛教中的禅宗强调直悟门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赵州和尚的“吃茶去”三字,成为禅林法语,就是“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说:“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与禅关系密切,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中讲:“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茶就是禅的物质体现。

    在禅宗看来,悟道成佛完全不需故意做作,要在极为平常的生活中自然见道。禅宗的大德们“要眠即眠,要坐即坐”,而茶正好应合了禅师这种世俗精神,体现了这种世俗精神,它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毫无神秘之处。却又是世俗生活中不可少之物。茶在禅宗看来,可以使修行获得更多体悟,能够在其中悟道见性,因它是物又超越物,“吃茶去”就是悟道方式的机锋;又因它有法而又超越法,自在无碍,不需强索。所以禅僧修行常常是伴随着吃茶而进行的,这也就使很多禅机佛理在吃茶中获得了。

禅宗要在平常的生活中自然悟道,而吃茶正是自然平常的生活事物,故禅僧常常在吃茶中伴随修行,进而悟道见性。画中主人安坐榻上,鞋、扇跌落于茶壶、杯间,身前一仆取水,一仆迎客,一派悠然恬淡之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