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行就是禅宗中少年的行者。禅宗寺院中对于进入寺院想成为沙门而还没有剃度的少年儿童,称为童行。童行在寺中随侍师长,服杂役,《禅苑清规》第九卷有“训童行”一节,根据学者推断应该是宗赜亲自撰写的。内分立身、陪众、作务三章,要求童行沙弥严守戒律,敬待僧众,勤于作务,对童行沙弥的行为举止事无巨细地提出了要求。
按照《禅苑清规》的训童行规定,受理童行的申请书时,住持要先以口头审问来确认其出家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衣食生计或逃避徭役而入寺,或缺乏父母的承诺的情况下,则不予以批准进入。对于出家之所以绝对需要父母的承诺,在于宋代的度牒制度相当严格,有许多具体的限制。童行入院之后,行为举止应随时检点,不能违犯寺院规制。这些童行所守戒缚主要是五戒,同时也有其他方面许多规定。童行到了成年可以受戒,有正式的受戒仪式。根据《禅苑清规》中“受戒”一节,沙弥受戒前应准备好“三衣钵具”,“新净衣物”,不能借用他人之物。童行住在寺内的童行堂(又名行堂),必须接受经典读诵及诸法式的训练,同时也要从事寺内杂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