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十章 禅宗著名公案、语录 野狐禅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野狐禅”取自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也是一个佛教神话传说。在禅宗中,凡是僧人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嗣人。传说有一日,百丈禅师说法结束,僧众都离开了,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禅师问道:“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

    老者于是答道:“我某甲不是人,实系一只野狐。过去古佛时,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后因一位学僧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我回答道:‘不落因果。’由于这一句答语,使得我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禅师代一转话,希望能脱却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后说道:“请问。”

    老者合掌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

    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于言大悟,作礼告辞而去。第二天,百丈禅师领导寺中大众,到后山石岩下的岩洞内,以拄杖挑出一野狐死尸,嘱咐依循亡僧的仪礼火葬。

    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百丈禅师的“不昧因果”,就是悟道的佛法正途。修行悟道之人,也是无法免于宿业报应,差别在于受报之时,不再迷失于业报的当下,不再妄生痛苦、烦恼,所以称为“不昧因果”。

佛教认为,因果循环是世界的法则。故佛家修行不是去否定、超脱因果,而是顺水行舟,深信此法而顺应修行就是成佛之道。老者因有“不落”的独断而受报应成狐身,又因百丈“不昧”而醒悟解脱。古来称未悟而自以为悟者为“野狐禅”,即由此公案典故而来。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