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寺是古代印度学术文化的中心,是玄奘法师和古代许多汉、藏大师们留学过的地方。这次我们去参观那里发掘出来的遗址,虽然是一些残存的建筑,但是可以看出当日的崇高壮丽,想见从前规模的宏大,人才的众多,实在令人惊叹。印度政府现在那里开始重建那烂陀大学的计划。那里已有研究生约五十人,都是各地来的比丘。我们访问那烂陀的那天(三月二十日),适值新那烂陀大学新屋落成典礼,由印度副总统拉德哈克里希南博士揭幕,到会群众一千数百人。比哈尔省长迪瓦卡尔博士介绍我在大会上讲了话,当我宣称中国佛教协会将于最近期内将玄奘法师灵骨和他的全部译著赠送给那烂陀大学时,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大学校长迦叶比丘对我们说,他们正在计划建立一个玄奘学院,专门从事中国佛学的研究。
现在建立起来的NavaNalandaMahavihara新那烂陀寺(或新那烂陀大学),实际是大学计划中的一部分,现在只是一个研究院,房屋是仿照遗址的图形设计的。拉德哈克里希南副总统在典礼上表示,希望现在的研究院将发展成为大学,保持着古代的那烂陀大学的传统。
从菩提伽耶和那烂陀寺的现在情况来看,印度政府是在有计划地建设这两个地方。前者作为宗教的礼拜的中心,后者作为研究古代佛教思想学术的中心。我们看到了公路正在积极修建,水管电线正在装置,塔寺正在整修,校舍正在兴造。鹿野苑有一所博物馆,保存着出土的佛像和文物;王舍城虽然没有多少遗迹,但也有建设纪念场所的计划。比哈尔省会八纳,是阿育王朝故都,正在发掘着阿育王时代的建筑,据说可能是当时阿育王结集三藏处。印度是释迦牟尼佛的故乡,这是印度引以自豪的,特别是今天,对于佛教思想文化的尊重,也就是对自己民族固有思想文化的尊重,作为一个新从殖民主义压迫下获得独立的国家,他们的愿望和他们的施为,是可能理解的。同时,用释伽牟尼的教义来鼓吹和平,这也是印度有识之士的一种明智的倾向。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中国佛教徒和中国人民所同情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