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世界之关系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南京仁王护国经法会)
    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世界之关系”。诸位,毕竟关系何在?凡世界所有各国人民,必要信仰一种宗教,其心方得有所归宿,其人方能归于良善。但各宗教之旨,虽是种种不同,而化民为善,则一而已。
    今且就佛教而论,佛教即释迦牟尼佛所说之教法,高深广博,具足世间法、出世间法,可以觉悟人心,维持世道,堪为文化之中心。我佛所说教义,不出戒定慧三种学说。今但就戒学而论,即与世界有莫大之关系。戒者,止也。教人当止诸恶,身不行恶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说恶话——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意不起恶念——不贪、不瞋、不痴。身口意三业之恶不起,自然众善奉行。一人化于家,则成良善家庭;多人化于国,则成良善国家;多国遍于世,则成良善世界。
    世界之治乱,全由人心善恶所造成。若欲求世界和平,定当宣传佛教戒学,戒学能得昌明于世间,则举世人心乱源止息,自可感召天和,而邀幸福。岂非佛教与世界有密切之关系耶!佛教戒法,可以补助世界国家法律之不及;法律但能治人民犯罪于已然,既犯法律,加以处分;而佛教戒法,可令人民畏罪不犯,而防非止恶,功效甚大。世界国家,应当共崇佛教。戒之一字,是救正人心之惟一善法,是挽回劫运之惟一方针。我佛教如是说,即与孔子所说之戒,若合符节。《论语》云:“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不可贪求色欲,即佛教戒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不可战斗杀伐,即佛教戒瞋。杀伐之事必从瞋起,以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故一定要戒止。“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不可贪得无厌,即佛教戒贪。是知戒之为法,诚我国佛、儒二教不约而同,实为治国、平天下之东方文化,我等应当努力提倡。中国最高文化令得普及于全球,不难化干戈为玉帛,转乱世为和平。此是圆瑛日夕祷祝而盼望者也。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