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居士慧照:
今日由观宗转来手教,欣悉深会净土宗旨,加之律行肯綮,何善如之?
夫经论之言,解第一义者,即《华严》所谓“心造诸如来,及种种五阴,一切诸法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即指此三无差别之旨,即所谓第一义也。现前一念心性,本具理、事三千实相。我先太祖智者大师云:“理具三千,事造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此即三无差别之旨。于理想中能解此者,亦可云解第一义也。
所言理具,指性德也;言事造者,指修德也。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能解性德,始能全性起修,念念入体,步步归真。可云“全修在性,性修不二,理事一如”,与宗门之悟,大不相侔。
苟能行如所说,的确如是修,当念佛时,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即此可谓上品行径。加之信真愿切,十万亿刹外之极乐,即唯心净土;八万四千相好之佛果,即自性之弥陀也。如是则匪离跬步,宝池现四色之花;不出户庭,金地绕七重之树。珍禽与庶鸟偕音,琼院共茅堂并彩。
子当认真念佛,真信切愿,蓦直做去。幸勿回头转脑,落二落三。若云“依《观经》第十二作普观,第十三总观”,此两重观,本我凡夫用心之法。是人业重心粗,恐难成观,反不若老实念佛之为愈也。
来函中,陈述修观之法,是则是矣,恐难做到。虽未敢说非,亦不敢说是。何以故?依《观经》观法,一观未成,不得即观别观。故夫三观本自一心,三谛原是一境。谛,理境也;观,事智也。以本自一心之三智,观原是一境之三谛,境既如,智亦如,一如无二如。故曰:“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须如是悟,依如是修,观时不必念,念时不必观。观少念多,方有实益。
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光阴迅速,时不待人。宁许做过?勿可错过,至嘱至嘱!本寺戒期在明年旧历十月半开堂,弥陀诞圆满。肃此奉复!
谛闲肃复
二十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