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游访记 卷七 光绪丁未由圌山经惠泉灵岩邓尉洞庭山游访记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正月十八日,由金山江天寺出发,随方丈青权、当家鹤山及济南诸山长老,往五峰山祭大定上人塔,乘本山红船出江,由焦山东行六十里。沿江之南,山水清秀,大江之北,青翠旷野。圌山居江之中,中流砥柱,五峰并立。大江如带,回流盘旋奇境,真风水地。至大港上岸,约五里绕至山中,面对绿野,后诣长江,松木深森,天然佳境。上坡即金山下院绍隆寺,晴玉师来迎。
    十九日,于寺后坡上,入塔安葬。上有数塔,皆是金山老祖。事毕,济南老人邀方丈当家及余等,往圌山楞严寺一游。东行约三里许,过岭顺游扁洞等处。山之阴麓洞内,各有一二人苦修。济老云:“苦修极好,就是男女混合,与道有碍。”复上岭约三四里,桃仙洞,是女尼居地,颇幽清。房屋锦秀,内无人居。济公云:“不守清规而去。”三里,寺在峰顶,济公云:“东观大海,西望长江,南看重山叠叠,北眺绿野无际。”山之形势如人,地理家云:“名曰将军捧印。”又言:“万里长江一口吞。”山之西北崖壁,有一小洞,古葬一棺,名曰壁上点灯。鹤师与青老诸公回山,济公邀余同往天宁参观经版。
    二十日,下山雇车,三十里至丹阳县,寓地藏殿。
    二十一日搭船,济公谈:以势欺人,势尽而被人欺;以财侮人,财散而被人侮。由吕城奔牛,九十里常州,城内武进、阳湖二县。东门外天宁寺,自红羊火劫,今新建大雄宝殿,宽大可容千余人。僧房数百间,规模齐整,亦住二百余众。住持清镕,号冶开,宗门大善知识。在终南拴龙茅篷开悟,福报超群。昔因杨仁山先生命余往劝冶开、济南二长老,续刻《藏经》,由济老与余劝冶公发心,今来参观经版。版之大小,书之长短宽狭,与金陵版同,惟刻工不如。合成一部,仍缺十分之三四。时济冶二老云:“我等发起,重建杭州灵隐寺大殿,请盛府主办。”嘱余加入相助,往勘指导。
    二十三日,须搭夜船,九十里至无锡县。
    二十四日,顺游惠山。经黄浦墩、小金山,至惠泉寺,即龙山。御额“寄畅园”,即名秦园,明孝子秦兄弟祠。假山池沼,风景甚佳,石刻颇多。春申公故里,忠臣祠颇多。数十家小店,卖杂耍食物等等。听松庵,品天下第二泉。茶厅天井皆卖茶,游者络绎不绝。秦园介如峰美人石,清高宗南巡,驻跸于此。惠泉名胜之冠。忽见途中有一人倒地,口中血流,言有人要命,口出乱言。另有好事者,雇人抛送山下,仍然如故。恐是宿世冤业病也。上山三里头茅宫,住二人;二里许二茅宫,一人;三里三茅宫,无人。绝顶南观太湖,白云千朵,清风相送,捧入长空。由剑门北下崎岖,约四里许,沿途道僧二门静室颇多,脱俗者希。至山麓西行,宜兴大道,余往东向。十余里锡山龙光寺,有塔在焉。
    二十五日,十八里开元寺,二三人居。沿山有梅林。三里千顷堂,三里过湖,鼋头渚。广福寺,一人看门而已。皆遭红羊兵燹,未能恢复旧观。所谈工夫,有“禅心江上月,佛性水中天”等语。
    二十六日,五里由后山过界渡,二十五里回无锡南禅寺。
    二十七日,九十里由浒墅关到苏州。阊门外西园寺,有五百罗汉像,放生池。广慧方丈留住。
    二十八日,陪往枫桥寒山寺,破败非常。昔有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今非昔比。十里山塘,经怡贤王府,故号王宫,李公各祠,至虎邱山。入门里许,生公说法台,大石一块,相传可容千人。试剑石、剑池,四面观音菩萨石洞、颜公等碑。顶有虎邱寺。茶厅坐饮,眼界大开,心地一畅。山顶辽王七层塔。回寺顺游留园,假山石笋,树木花草,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乃盛宫保办。他人入内参观,皆要买票。
    二十九日,进城参观北寺,即报恩寺。内登九级大塔,极顶目收全城风景。往城中心观前大街,市面繁盛。入元妙观,香火盛旺。三大门,三甬道宽畅,皆是零星小卖买,小吃店、小戏馆、说书场、测字、算命、把戏、洋画等等。大殿极大,相传可容万人,供奉三清大帝,及六十甲子神位。两旁后殿,字画店十余处。大天井上有玉皇楼,高三层,建筑伟大,为三江之冠。登楼远眺,心目豁然,清旷异常,四围玄门多家。南往狮林寺,假山颇奇。至开元寺,即瑞光寺,有放光塔。礼石佛,所谓吴中石佛。往报国寺,古基伟大,今新建小大殿三间,客房在内。广公回寺,余入内参楚泉法师,是高旻退居,故人相逢,谈至深夜。
    三十日,法师邀游西山。出胥门,师云:“姑苏地滨太湖,群山环列,夙以水秀山明驰誉国内。如天平、灵岩、石湖、邓尉等,胜迹如林,成为绝大之风景区。春秋佳日,远道来游者络绎于途也。”途中遇有一僧顶礼,问法师:“工夫何以用不上?”师答曰:“泉眼不通被沙塞,道眼不通无明塞。”二十里,观音山香火颇盛。三里茂林中有坟,即范文正公之墓。西北有丽水公墓,刻有“唐丞相六世孙文公高祖”。范文正公祠,入礼尊像,匾题四字曰“应时良相”。山形俗呼万箭穿心,公见是绝穴,叹曰:“但绝吾,无误人。”许将丽公葬焉,是夜感天,风雷大作,忽变万笏朝天。上天平路登山,有坊曰“万笏朝天”。上数百武,过鹦鹉石钵盂泉,泉水颇佳。就岩点缀楼台,曲折幽雅。白云泉、莲花洞。上白云寺,游人必经之地。内住僧招待颇佳,当家陪同上山。问云:“此念不净,如何说法?”法师云:“淘米去沙,彻底澄清。”石观音像侧有塔,弥勒像。至顶沿山石刻颇多,石笋变相,如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状,其状颇奇,山顶大观。原路下坡,仍出天平门,经白云古刹、茶厅行宫。
    二月初二日,十里上灵岩山崇报寺,殿宇皆毁于红羊之乱。空心宝塔,西有吴王行宫,琉璃井,即智公造。甜苦二并,妙湛泉,法华大钟。寺西吴王琴台,寺东志公衣钵塔、西施洞等胜。当家请开示,楚老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初三日,法师与余往西山一游。下山二十五里,经仙人桥,上山九里穹窿山,即钟吾山。余云:“境界颇好。”师云:“云开月皎,虎啸生风。”松林深深,山巅有窝,建筑宫殿,楼阁宏大,因奉玉帝,故称穹窿。国初施亮生真人中兴,有三十六将,装与真像同,羽士数房。至春季中,远道来朝者络绎不绝,旁有宁邦、穹窿等茅篷。诸师来请开示,楚公云“福慧俱足,妙性天然。圆解大开,一超直入”等语。一师云:“我的境界不同。”师曰:“水流源归海,月落不离天。”
    初四日,僧家数人,同过大岭。上下七里香山茅篷,欢迎见楚老顶礼。所问:病眼见空花,空花结空果。所答:海底摸针,空中觅缝。留住一宿,众师各回。
    初五日,师陪同行。十里光福镇,有寺塔可观。七里许经费家湖头。至司徒庙,内有行宫。茶厅看古柏,即断松卧地,复长干枝可观,名曰清奇古怪。三里香雪海,此三字翠华临幸御题,万顷梅花围绕,一时大观。山上古有二铜井,甜苦二味。七里太湖浜,二里许茂林内有茅篷静室,名曰五十三参,住二师。闻高旻退院,礼迎楚老云:“光阴宝贵,一时气断,万有皆空。善恶之事,如影随形。”又师请示,所谈仙天等法,公云:“汝行他法,何必出家吃佛饭、着佛衣;不做佛事,将什么面目见佛呢?”连说二遍。师闻此言,生大惭愧,求请忏悔,发愿皈依正道,从受大戒。余询如何,楚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如能丢下屠刀,立地成佛。”
    二里许,沿路松茂竹盛,山水大观,风景甲于江苏。邓尉山,即玄墓山,圣恩寺,乃晋太史郁秦玄之墓在焉,故名。有僧问曰:“工夫难下手。”师云:“离心意识参,绝凡圣路学。”大殿前古柏,楼台亭阁,静室幽秀,数百余间。昔日万峰时尉禅师创建道场,名曰邓尉。景曰太湖朝宗、万峰拱峙、洋山晚照、松柏参天等胜。对面太湖万顷,中有山,名曰东西洞庭。二山产茶、橘、杨梅、桑叶等等。方丈公出,知客招待。是晚楚公云:“人心本善,清净明朗,因七情六欲所迷,故此堕落三途,受轮回苦。”
    初六日,回木渎。乘船至湖中,东洞庭山,波光云彩,湖山大观。
    初七日,西山山水清幽,别有佳境。是时阴雨连绵,不便畅游。
    初八日,仍与楚老返苏。接沪义会电,嘱视察徐淮海水灾。楚公云:“佛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快去。”云云。次日回申,将应子衡先生绘水灾流民图分寄,布散各大都市及南洋群岛。余先赴杭,察看灵隐大殿。返沪乘舟,先至海州。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