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 第二十讲 佛陀故乡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护法菩萨是一位伟大的佛教理论家,他的名字“护法”是意译,音译为“达磨波罗”,“达磨”的意思是法,“波罗”就是保护,所以把他译成“护法菩萨”。他写的《成唯识论》,玄奘回中土后把它译成汉文,成为唯识宗奠基性的理论著作。那么,护法菩萨究竟是怎么降服外道的,他又是如何成名的呢?

    在憍赏弥国国境内,有一座已经毁圮的寺庙遗址。早年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国王有意想毁灭佛教,但他又想不使自己显得很野蛮,于是他营造一种气氛,使别人认为佛教是因为理论上不如别的宗教信仰,所以他才支持别的宗教信仰。而在印度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方式,就是由国王出面来组织一场辩论。所以那个国王就有意识地寻找了一个学问很好的外道,这个外道非常有才能,他写过一部有一千颂的书专门攻击佛法,国王就有意识找到他,安排他和佛教僧人进行辩论。开出的条件(在印度辩论之前都要开出条件,赢怎么样,输怎么样)是:“外道有胜,当毁佛法;众僧无负,断舌以谢。”意思是说,如果外道赢的话,国王就要彻底摧毁这个国家的佛教;如果僧人不输的话,就割掉这个外道的舌头。

    前面我们屡次讲过,在印度如果学习佛法,舌头是最危险的器官,因为动不动就有被割的危险。这个条件不是乱开的,外道赢的话,摧毁佛法不必讲,但是相对的条件是僧人如果不输,他没有说如果僧人赢的话,外道就要割掉舌头,这一方面体现了外道本人的高度的自信心,第二也显示出这个国王对这个外道的信心。第三点呢,也反映出在这个将要举行这场辩论的国家里,当时的僧人中没有那种被大家认为像世亲菩萨那样,特别善于辩论,完全具备应对一切挑战能力的高僧,所以才开出这么一个从表面上来看佛教徒还略微占了点小便宜的条件。

    当时那个地方的僧人中的确没有出类拔萃的高僧,而且这些僧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国王举行的这场辩论,实际上是事先安排好的,国王跟这个外道是事先勾结的,所以这些僧人根本没有自信。其次,又看到国王在旁边拉偏手,所以都很悲观。大家就商量着,与其等国王来毁灭我们的佛教,还不如我们自己放弃这里。在这群僧人中就有当时年轻的护法菩萨,他挺身而出,对这些僧人讲:“我虽然算不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去接受国王安排好的这场挑战,而且我觉得应该让我来出面参加这场辩论。如果我们侥幸赢了的话,那是因为佛祖保佑,就算输了,那你们也可以说,我们这边派出的是最差的一个年幼无知的僧人来参加辩论。这样的话,我们胜败都有理由,也不至于对佛法的声望造成太大的损害。”(愚虽不敏,请陈其略,诚宜以我疾应王命。高论得胜,斯灵佑也。征议堕负,乃稚齿也。然则进退有辞,法僧无咎。)大家都同意了护法菩萨的提议,于是护法菩萨就挺身而出,参加这场辩论。

    这个外道本来就知道这些僧人中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高僧,现在居然又派出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心里当然就非常轻视。这个外道先诵读了自己书里的一些观点,这按印度的习惯是要吟诵出来的,带有音乐性的,他抑扬顿挫,声音非常美妙地吟诵了自己的论点,就等着护法菩萨来应对、辩驳。谁知道,护法菩萨的反应真是非常奇特,他开口就说:“行了,我赢了。”

    辩论才刚刚开始,连自己的观点都还没有提出来,护法菩萨为什么开口就说自己赢了呢?其实这都是辩论的技巧,古印度的辩论技巧真是精细极了。护法菩萨不讲他为什么赢了,却问那个外道:“那您是让我顺着背,还是倒着背呢?”意思是说,我把你这部书从头到底跟你学样背一遍,你总不能说我输吧。护法菩萨的记忆力极好,古印度高僧都经过非常严格的梵文训练,这是大家公认的人类语言当中最复杂、最精细的一种语言,所以他们的记忆力都是超群的。护法菩萨说“您是让我顺着背,还是倒着背”,这一下更把这个外道给激怒了,你也太自大了吧,别说倒着背,你只要正着背能背得下来,我就认输。于是,就大言不惭地说:“子无自高也。能领语尽,此则为胜。”谁知道,这护法菩萨年纪虽不大,可他记忆力好,他把外道的书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并且还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他的语调。这一下这个外道就下不来台了,于是他拔出刀子准备把自己的舌头给割了。但在这个时候,护法菩萨显露出来一种少年老成,他当然不会让这外道割掉舌头,劝说道:割掉舌头也于事无补啊,我看也不用了,你只有改弦易辙,才是真正的悔悟(断舌非谢,改执是悔)。护法菩萨在那么年轻时,就在这场生死攸关的辩论中占尽了优势,而他也因为这场辩论而一举成名。

    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年——唐太宗的贞观五年(631年),我们前面讲的好多事情,包括玄奘几乎被作为人牲祭神在内,一大串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一年。这一年玄奘三十二岁,他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也遭遇了巨大的危险,在我们看来真可谓是高潮迭起。玄奘自始至终心里都非常清楚,他最终的目的地永远是,也只能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而那烂陀寺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他。

    [玄奘历经四年时间,徒步十多万里,终于快要到达他心目中最高的求学圣地——那烂陀寺了。然而沿途的佛陀遗迹却使他忍不住放慢了脚步。]

    玄奘的兴奋和急迫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在经过了秋天这场差点被祭神的劫难以后,玄奘就加快了脚步继续前行,一路上他也不会放弃瞻仰佛教遗迹、记录佛教重要传说的机会。赶了一千多里路以后,到达了室罗伐悉底国。在我们汉语典籍中,这个地方被译成“舍卫城”,这只要对佛教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印度古代十六国之一的憍萨罗国的国都,这里是印度的很多宗教的圣地。释迦牟尼本人在舍卫城生活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佛陀把自己在这个尘世的二十五年留在舍卫城,宣扬了很多的教义。在佛教史上同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早期几座寺庙之一——祗洹精舍就在这里。祗洹精舍是王舍城的一个长老——给孤独长者,花很多钱买下了祗陀王子在城南的花园而建成的一座精舍,供佛陀在这里居住、宣扬佛法。其实这个王子只不过是把地皮转让给了给孤独长者,而把这个精舍当中所有的树木、花果作为一种供养送给了佛陀,所以这个精舍也叫“祗树给孤独园”。这个精舍与王舍城另外一个地方的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早期历史上的两大精舍。

    竹林精舍不仅在佛教史上有意义,它对中国还发生过一次非常奇妙的影响。这是由陈寅恪先生提出来的。他经过研究,发现魏晋时期所谓的“竹林七贤”的居游之所周围并没有竹林,可他们为什么会叫“竹林七贤”呢?其实就是用了这么一个佛教的典故,借用“竹林”来指称像竹林精舍那样的群贤毕集、高人荟萃的地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非常盛行,当时有七个贤人经常聚在一起,大家没有办法去形容他们,就用了一个佛教的典故来称他们为“竹林七贤”,这也是中外交流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舍卫城旁有一条河,通往王舍城和西南方的几条重要商道都汇聚在这里。我们在一开始就讲过,佛教跟商业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古代的宗教中心,在兴盛时期往往和商业中心有一种重叠,而宗教传播的路线也往往与商路重合。所以这个在佛教史上地位极其崇高的舍卫城也是北印度的商业中心之一,市场繁荣,人口众多,人口曾经达到过五万七千户,这也是玄奘留下的记载,这在古代社会当然是个很大的城市。但是,在佛涅槃以后的五百年,关于这个佛教的非常神圣的地方居然没有任何的文献记载。而就在这段时间,这个地方急剧衰落。这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从佛陀在世一直到十二世纪的将近一千八百年时间里,舍卫城在佛教史上占据着非常崇高的地位,佛教有盛衰,但是,祗洹精舍始终是僧徒朝拜的中心。在玄奘之前中国另外一位著名的求法高僧法显于公元五世纪到达这里的时候,这里居然已经只剩下两百多户人家了,但是在祗洹精舍周围还有十八座寺庙,其中只有一座是空着的。这也就证明,在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大都市它虽然已经衰落了,但是作为一个佛教的中心,他依然还保持着兴盛状况。而到玄奘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是满目荒凉。

    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我们不作过多的介绍了,而在此特别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玄奘在这里注意到的一处遗址,跟早期佛教史密切相关,而且跟一般的佛教信徒不太了解的一件事情有关,它揭示了佛陀在创立佛教初期所经历的极其严酷的斗争。在我们的印象中,佛教是非常平和、慈悲的,是不讲争斗的,但在历史上,佛教一直是在与各种力量的非常激烈、残酷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玄奘在这里注意到提婆达多这个人,“提婆”是“天”的意思,“达多”是“授”的意思,他的名字就是天生的意思,这个人是佛陀的堂弟。在佛教早期的斗争中,提婆达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在佛陀创建佛教的早期和佛陀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那么,提婆达多为什么要反对佛陀?佛陀和提婆达多之间经历了怎样的较量?]

    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了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季先生详尽研究了佛教的历史,发现在佛教历史中,提婆达多始终被描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死后堕入地狱的恶人,而且是一个天生的不肯改悔的恶人。佛教基本上是劝人为善、劝人改过的,而在佛教的史籍中提到佛陀的堂弟却都是咬牙切齿的。季先生通过研究梵文、巴利文的语言资料,发现这个提婆达多不简单,他是有他的理论,有他的组织,有他的信徒的。他提出过“提婆达多五法”,也就是五条戒律来对抗佛教,来和佛陀进行争斗,争夺信徒,这五条戒律是:

    第一,至寿尽着粪扫衣。就是说一生中只穿粪扫衣,粪扫衣是印度苦行者穿的一种衣服,佛教僧人也穿这种非常破烂的衣服,就是不追求任何光鲜的衣服。

    第二,至寿尽常乞食。就是这一辈子只去要饭乞食。而很多佛教徒定居了以后因为有施主,所以往往是有人供养的,或者是自己做饭,并不出去乞讨。

    第三条,至寿尽唯一坐食。这一辈子我每天只坐下来吃一顿饭,佛教是讲过午不食,过了中午就不进食了,而他是每天只吃一顿饭。

    第四,至寿尽常露居。一辈子就睡在露天里,佛教徒都已经有居所有寺庙了,会住在能遮风避雨的建筑物里,而提婆达多提出要露居。

    第五,至寿尽不食一切鱼肉血味盐酥乳。一辈子绝对不碰鱼肉这些血腥的东西,不吃盐,不吃乳酪,不喝乳制品。我们知道小乘佛教是可以吃三净肉的,而佛陀在修行的时候,曾经接受了一位施主的一碗奶酪,可能里面还有一点碎肉,他才能在恢复了体力后觉悟的。

    提婆达多提出的这五法,在古代印度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因为古代印度崇尚苦行,越是苦行大家就越佩服、越信仰你。佛陀刚出家的时候也像别的宗教一样实行极端的苦行,所以现在留下来早期的佛陀塑像有这么一尊,每根肋骨都是历历可数,血管都暴在外面。但是佛陀后来悟道了,他提倡的是中道,不能太苦行,要取中,所以佛陀后来是放弃了苦行的。而对于这一点,在早期印度好多宗派,对佛陀不是没有非议,也有很多人因为这个离开了释迦牟尼转投到提婆达多门下。

    玄奘详尽记载了提婆达多用来对付佛陀的方法,比如放醉象,就是把喝醉的大象放出去,希望它把佛陀撞死、踩死;比如使狂人,就是派出一个非常狂暴的,甚至是精神有点不正常的人,去行刺佛陀;还有投大石,就是躲在释迦牟尼路过的山上,推下一个大石头,把释迦牟尼压死。然而我们都知道,今天留下来的佛经是释迦牟尼的信徒留下来的资料,它把提婆达多描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这个我们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史实。从历史上来看,提婆达多的徒众,法显看到过、记载过,玄奘本人看到过,玄奘以后的义净也看到过,这说明在佛陀创立初期有一个反对派,他们的首领是提婆达多,而提婆达多的徒众绵延一千多年始终在印度存在,而且人数也不少。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历史的复杂,也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为了创立佛教、传播佛教所经历过的危险、考验。同时我们又可以记住一点,玄奘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僧人、旅行家、学者,他留下的《大唐西域记》非常翔实,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绝对客观,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的。当然,这完全无损于玄奘的伟大。

    [从室罗伐悉底国往东南八百多里,玄奘来到了对于任何一个佛教徒来讲更为重要的地方——迦毗罗卫国,这是佛陀的故乡。佛陀出生在什么样的地方?他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族?有着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离开室罗伐悉底国之后,玄奘来到了迦毗罗卫国(亦译作劫比罗伐窣堵)。这个地方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是释迦族的聚居地。我们都知道佛陀叫“释迦牟尼”,“释迦”是氏族的名称,而“牟尼”就是圣人、觉悟了的人,有高度智慧和道德的人,所以,“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族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兴旺发达,繁衍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南部交界的地方。1971年到1974年,在尼泊尔一个叫比普拉瓦的地方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出土了五十多枚公元前的封泥,而四十多枚上面都是这个地方的地名——迦毗罗卫,这是最强硬的证据,也就是说佛陀的故乡就在今天尼泊尔的比普拉瓦,并不是在今天的印度境内。

    传说中佛陀的故乡是日族(太阳族)的英雄乔答摩所建。佛陀真正的名字叫悉达多·乔达摩。“乔达摩”是他的姓,“悉达多”的意思是一切义成,成就了一切正义,成就了一切最高尚的东西,所以他叫“一切义成太子”。在释迦族里诞生佛陀这么一个人物不是偶然的。在佛陀的年代,正好是释迦族最鼎盛的年代,人口过百万,拥有十座城池,而佛陀的故乡劫比罗城是当中排名第一的。根据《普曜经》、《佛所行赞》等经典记载,当时的劫比罗城非常雄伟,有四座城门,里面有园林、市场,高高的塔楼俯瞰全城,城里还有议事厅可以处理一切公众事务。所以,学术界认为佛陀的故乡是一个共和国,这个国体对于佛教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一切都证明,佛陀在世的时候这个地方非常繁华,但同时一切又很无奈地向我们揭示,佛陀故乡的衰亡速度之快也是惊人的。衰亡的证明我们找不到印度当地的记载,只能靠中国历代求法僧的记录。五世纪初,也就是公元400年左右,法显到达这里时“城中都无王民,甚丘荒,止有众僧、民户数十家而已”。在法显以后将近两百年,玄奘到达的时候,“空城十数,荒芜已甚”,曾经那么繁华的城市连人都看不见了,但是玄奘记载了数量巨大的、质量上乘的基址,也就是房子的遗址,在这一个个地基上,曾经有过上千所寺院。到了八世纪,玄奘之后的僧人慧超到这里的时候,“彼城已废,有塔无僧,亦无百姓”,这个城已经完全废弃了。也正因为如此,我相信这个跟玄奘脑海当中想象的,或者他内心深处所期望的,一个辉煌绚烂的佛陀故乡相比,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玄奘离开佛陀的故乡,来到了同样荒芜不堪的蓝摩国,他在这里又留给我们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他在这里发现了一座非常奇怪的寺庙,名字叫沙弥寺,正如它的名字所揭示的那样,这个寺庙的传统是由一个沙弥,一个没有受过具足戒的沙弥来充当寺庙的住持,这在佛教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出家人希望有更高的修行就必须受具足戒,而这个寺庙的住持为什么没有受过具足戒呢?只是一个沙弥又为何会做上住持呢?]

    据玄奘记载,从前这里有座舍利塔,有一群比丘到这里来敬拜佛舍利,看见一群象在来回奔走,有的用牙除草,有的用鼻子撒水浇花,并用鼻子从别的地方卷来了鲜花供养在这里,大家看了都很悲叹、感动。实际上这批僧人来的时候这个地方已经荒圮了,只有野象在这里照料,僧人都没了。于是其中有一个沙弥就发愿放弃受具足戒的机会,留在这里供养舍利塔,因为这里空无一人,在这里没有办法受具足戒。他对跟他一起来的僧人讲:“我有福气得以出家,但其实只不过是滥竽充数,日子一天天过去,却毫无成就。这座塔里有佛舍利,有那么多象在这里撒水除草,我甘愿留在这里与象同群,了结余生,我将感到非常荣幸。”(我惟多福,滥迹僧中,岁月亟淹,行业无纪。此窣堵波有佛舍利,圣德冥通,群象践洒。遗身此地,甘与同群,得毕余龄,诚为幸矣。)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而又切切实实的沙弥,大家都被他感动了。这里边又隐含一个佛教道理,就是你出家学习佛法,是不是成为僧人也并不是很要紧的一件事,如果你把受具足戒,把获得一个正规的僧人的身份看得比佛法更高的话,这也是俗念。所以同伴们就说:“这是件好事情啊,我们的俗念太重了,竟然没有想到这样做,那么你就好好在这里照顾这个舍利塔吧。”(斯盛事也,吾等垢重,智不谋此。随时自爱,无亏胜业。)于是这位沙弥就高高兴兴地留了下来,天天在这里跟大象们一起除草、浇水、种花,慢慢地修建、恢复这个残破的寺庙。后来他的行为感动了附近的国王,国王们纷纷施舍,共同建成了一座恢弘的寺庙,而这个寺庙从此便形成了一个传统,主持者必须是沙弥,而不能是受过具足戒的正规僧人。玄奘显然在这里悟到了佛学的道理,所以他才会非常正式地留下了这么一段记载。

    [离开这里再往前走,就是那烂陀寺的所在地摩揭陀国了,玄奘在即将到达那烂陀寺的途中,还经历了哪些事情,留下了哪些记载?请看下一讲“情怯圣境”。]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