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 第二十一讲 情怯圣境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马上就要抵达那烂陀寺了,玄奘之所以千里迢迢、冒死西行,就是希望能到那里求佛法、取真经。可是,当离那烂陀寺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玄奘却驻足不前了。面对自己心中的圣地,玄奘为什么迟疑徘徊?眼看就要实现自己取经求法的愿望了,玄奘又为什么思绪万千?

    那烂陀寺所在的摩揭陀国就在不远的前方,所以玄奘一定是满怀着一种急迫的心情往前赶,这一路虽然是布满了佛教历史上的胜迹,比如娑罗林就是佛陀涅槃的地方,比如鹿野苑就是佛陀初转法轮的地方。但是,所有这些地方,玄奘在记载上留给我们的感觉都是匆匆而过,很明显,他心目当中有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在吸引他,那当然只能是那烂陀寺。

    在这一路上,玄奘只是在一个地方,给我们的感觉是稍微做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停留,就是在一个叫吠舍厘国的地方。这个地方是释迦牟尼本人说《毗摩罗诘经》的地方。《毗摩罗诘经》在中国佛教当中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它大概是大乘佛教中除了《大般若经》以外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它的主人公叫维摩诘,是一个很富有的居士。这个居士佛学修养很高,在佛学世界里面有极高的声望,有很多菩萨居然都来向他请教问法。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是非常适合中国佛教徒的心理的。在中国,出家跟我们传统的伦理和礼教是有冲突的,中国是讲究孝道、以孝治国的地方,同时出家又要放弃很多世俗的享乐,这个对于汉族人来讲也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汉传佛教有一个特点,就是居士佛教特别兴盛,像晋代的谢灵运这些人都是居士,在世俗界有很高的地位,而僧人又对他们非常尊敬。所以像维摩诘这样既能够安享人间所有的荣华富贵,又能够在佛学修养上达到了菩萨这个水平,无疑非常适合汉族佛教信徒的一种特殊的需要。

    同时,这部经传说又是由释迦牟尼亲口讲述的,那么它的正当性和地位的崇高性又是无可置疑的,所以这部经很早就被翻译成汉文。在三国时有个月支族裔的人叫支谦,他翻译了这部经,叫《维摩诘经》,两卷。而十六国姚秦时,另外一位与玄奘并列为佛教翻译史或者中国古代翻译史上两座高峰的西域龟兹僧人鸠摩罗什也翻译过这部经,叫《维摩诘所说经》,三卷。而在已经有了支谦译本、鸠摩罗什译本的情况下,玄奘本人后来又翻译了一遍,叫《说无垢称经》,六卷。这是同一部经,但篇幅越来越大。大家知道,玄奘当然是个了不起的翻译家,但是玄奘翻译的好多佛典并不是最流行的,佛教徒阅读经典,往往会觉得玄奘的翻译太忠实于梵文原本,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行文习惯,读起来比较拗口。而恰恰是这个并非汉族人的鸠摩罗什的译本,读者相当多,流传也广泛,《维摩诘经》也是如此。而《维摩诘经》对我们中国的影响,尤其对我们汉族的影响,只要通过一个很有趣的事例来说明,大家就可以体会到。

    大家都知道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王维,他也是一个居士,同时也是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画家,所谓“南宗”画风的开创者。我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后人对王维诗歌的评价。由于王维信仰佛教,所以他的很多诗、画作品都带有明显的佛教痕迹。比如王维最有名的画是雪中芭蕉,雪地里的芭蕉树,这完全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他是为了形容世间事物的短暂。王维的诗集不叫王维集,而是叫《王右丞集》,或者叫《王摩诘集》,这后一个名称是因为他名维,字摩诘。我们知道古人的名和字是相对应的,王维取这个名字,说明他很喜欢维摩诘这个人物,就把“维摩诘”三个字拆开,作为自己的名和字。但是很不巧,“维摩诘”在梵文里的意思,就是玄奘翻译的《说无垢称经》里边的“无垢称”。“无垢”意思是很干净、非常洁净,“称”就是相称、匀称。所以“维摩诘”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干净而匀称。而王维这么一弄就乱了,他叫王维,那就变成了王没有,“无”就是“没有”嘛,字摩诘就变成了又脏又匀称,很匀称的脏,遍布的全是脏。从这个趣事可以揭示出维摩诘这个人物对中国士大夫生活的影响,也可以反映出中国士大夫在接受佛教当中的一种为我所取,却不太顾及它本来意义的特点。

    从吠舍厘国继续前行,玄奘终于到达了那烂陀寺所在的国家——摩揭陀国。

    摩揭陀国也是古代印度的十六国之一,它就在今天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加雅这一带。这个国家从公元前七世纪开始就非常强大,他的国都是王舍城,这个城被毁掉过,到玄奘去的时候已经重建,所以又叫“新王舍城”。这个地方崛起过古代印度历史上很多强盛的王朝,比玄奘早一两百年的法显到达的时候,恰好是这个地方的黄金时代,所以《法显传》记载的摩揭陀国是“凡诸中国唯此国城邑最大,民人富盛,竞行仁义”。看来,那烂陀寺在摩揭陀国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个国家不仅强大、繁荣,而且到玄奘去的时候,它还比较繁荣,没有衰败得那么快,而且佛教极度兴盛,玄奘记载说有“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万有余人,并多宗习大乘法教”。玄奘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有五十多所寺庙、上万名僧人,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大多数是在修行大乘佛教,这对玄奘来说当然感觉就非常好。当然同时玄奘也记录说“异道实多”,但是无论如何它没有荒废,还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学术基础来支撑当时佛教世界的最高学府。

    对于佛教徒来讲,佛陀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摩揭陀国度过的,佛教历史上的四次佛典结集,有两次都在摩揭陀国境内(第一次王舍城结集和第三次华氏城结集),有关佛陀生平的圣迹绝大部分在王舍城附近,所以摩揭陀国本身就一直是个佛教圣地。

    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从唐朝开始,摩揭陀国就跟中国建立起了很密切的官方友好关系。玄奘访问这个国家以后不久的贞观十五年(641年),戒日王就曾经以摩揭陀王的名义,专门派遣使臣不远万里到达唐朝,这次出使很有可能是受到玄奘的影响。玄奘作为一个不被唐朝批准而偷渡出关的民间高僧,到达印度以后却促成了两国之间官方的交往,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而戒日王派遣的使臣还带有正规的国书,唐太宗非常高兴,因为在这之前麴文泰已经到过长安了,所以唐太宗很有可能已经知道,本国有一个高僧正在摩揭陀国,所以唐太宗马上派人回访,而戒日王又派人跟着唐太宗的使臣再回访,来来往往非常频繁,每次唐太宗都给予了很大的优待。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下,而且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位今天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白砂糖,它的制作方法就是唐太宗专门派人到摩揭陀国学来的。在此之前,中国不会做砂糖,只会做麦芽糖,正是摩揭陀国人教会了唐朝人用甘蔗制成洁白、细腻、纯净的白砂糖。

    当然无论这里的一切有多么美好、多么神圣,在玄奘的心目中毫无疑问是比不上那烂陀寺的。但是玄奘一路急匆匆地赶路,到了这里脚步却突然明显放慢,好像他的心情不再迫切,而那烂陀寺就在离玄奘前方大概两百多里的地方。我一直想了解玄奘那个时候的心情,总感觉有一种犹豫,或者有一点战战兢兢,这么一种心理状况突然出现在非常刚毅果敢、坚韧不拔的玄奘的身上。于是,玄奘就在这个方圆不大的地方,在一些并不太重要的地方停留,开始巡礼和礼拜。

    [玄奘的心中圣地——那烂陀寺已近在咫尺,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一直求法心切的玄奘,放慢了脚步?在马上就要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前,作为一名虔诚的求法僧,玄奘又为何嚎啕大哭?]

    玄奘在一个并不太重要的寺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去参拜菩提树。这棵菩提树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的遗迹,因为佛陀就是坐在这棵树下面觉悟成佛的。这棵树梵文原来称作“卑钵罗树”,而因为佛陀在下悟道,所以现在大家都知道它叫“菩提树”了。据说这棵树在佛陀在世的时候高数百尺,后来有好多不信佛教的恶王来摧伐它,到玄奘看到的时候只有四五丈高了。树干是黄白色的,枝叶是青翠的,冬夏不凋零,光鲜无比,整棵树有一种宝光。但是每到如来涅槃的日子,树叶会突然飘落下来,有一种凋零之感,不久又会恢复原样。于是每到佛陀涅槃的这一天,全印度很多人包括国王都会来这里浇树,而且是用大量的牛奶来浇灌这棵树。其中有一个国王是阿育王的后代,有一次带了几千头牛到这里来挤牛奶,用鲜牛奶浇灌这棵树。

    佛涅槃以后,有位国王在当地竖了两尊观音像,南北各一座,全部面向东方。当时大家都相信,如果观音像没入土中,佛教就消亡了,所以它是有重大象征意义的。而玄奘到的时候,南面那尊观音像土已经没到胸口了。我们一再强调过,玄奘当年是抱着西行求法的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来取真经、求佛法,但是显然,玄奘对印度佛教的现状并不是特别了解。他一路过来,看到的是佛教的衰败、寺庙的残垣断壁,记录的是几百年前佛教兴盛的传说,他看到这尊土已经没到胸口观音像,玄奘五体投地,悲哀懊恼,哭倒在地。他边哭边说:

    佛成道时,不知漂沦何趣,今于像季方乃至斯,缅惟业障一何深重。

    意思是说:我到这里,看到这个样子,我就在想,佛成道的时候我在哪里啊?我为什么不早生一千年,能够和释迦同一个时代啊?今天我居然到了像季(这是佛教的专门说法,“像季”是指已经不再兴盛,但还没到末法时代),就是已经到佛教比较衰落的时候,我才赶到这里啊?玄奘想到这里就“悲泪盈目”,于是嚎啕大哭。正好在那个地方有几千个僧人,刚好“解夏”(结束了佛教戒律规定的一段居住生活)以后到达这里,所以大家都很感动,很多人跟着一起落泪呜咽。

    那么,为什么玄奘没有迫不及待地赶往仅仅在百余里之外的那烂陀寺,这点路程对于玄奘一路跋山涉水经过的以万里计的路程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他为什么不兼程前往,而始终在这方圆一二十里的范围里逗留?在一二十里的方圆里,玄奘花了整整九天时间。这里胜迹再多,难道不应该先到了那烂陀寺安顿下来,再出来游历吗?我百思不得其解。

    [离心中圣地越近,玄奘的心情越复杂。令玄奘意想不到的是,在佛教的发源地,他誓死追求的佛教事业却是一片衰败。那么对于玄奘来说,前方的那烂陀寺,那所佛教世界的最高学府会是什么样子呢?玄奘驻足不前的真实原因又会是什么呢?]

    我一直在寻找可以形容玄奘此时的心理状态和心情的词句,忽然我脑子当中出现一句古诗:“近乡情更怯。”一个离乡很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自己家乡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有一种胆怯的感觉。我相信,那烂陀寺在玄奘的心目当中,绝对是个精神的家园,与其说他这一路是前来求法,不如说他这一路是在精神上回家。他到达了这个精神家园的门口,他情怯了,我想在这么一种心态下,玄奘的这种非常出人意表的举止,才能够被我们了解。我想,玄奘在这个时候是想安顿一下他千里迢迢而来的这样一种疲惫而又激动的心情。在到达那烂陀寺之前,玄奘毫无疑问进行了很多准备,他整理一下行装,进行沐浴,做好拜见那烂陀寺方丈、高僧和僧众的准备。

    那烂陀寺也确实得到了这位一路奔波而来的唐土高僧已经到达附近的消息,并派人前来迎接,派来的人还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四位高僧大德,有的版本说是四十位,反正至少是派了四位那烂陀寺的高僧去迎接玄奘。这就好比在今天,有个人到世界一流的大学去上学,快到大学附近的时候却不走了,而这个大学居然派了四位一流的教授来接这个留学生,所以我讲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留学生。

    前来迎接的四位高僧把玄奘先安顿到一个村庄里吃饭,然而,玄奘连饭都没有吃完,从那烂陀寺又来了两百多位僧人,随行的还有两千多位那烂陀寺的施主。因为那烂陀寺是个非常兴盛的寺院,有好多世俗长老前来支持这个寺院。这样一支很庞大的仪仗队,举着华盖、携带着鲜花前来迎接玄奘。大家围绕着玄奘欢喜赞叹,不停地用梵文吟诵各种美好的诗句来赞颂玄奘,按照印度的习惯,把玄奘比喻为某一个跟他类似的菩萨,比喻为某一个跟他有类似经历的高僧,来赞颂他的美德、欢迎他的到来。这么一大群人簇拥着玄奘,把玄奘正式迎接到了那烂陀寺。不仅如此,那烂陀寺还有更隆重、更正式的礼节在等待着玄奘呢。

    玄奘西行求法,留学的目的地是那烂陀寺,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既然那烂陀寺那么重要,而吴承恩的《西游记》虽说主要是凭借作者天才的想象力,但毕竟也是以玄奘西行求法故事为母体的,难道西行求法的目的地那烂陀寺居然会在《西游记》里毫无踪迹吗?我想,《西游记》当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照搬真实的玄奘的事迹,但是在《西游记》里,唐僧在雷音寺取得真经,见到如来佛本人以及像阿难、迦叶这些重要的佛弟子菩萨,雷音寺的地位无异与玄奘真实经历的那烂陀寺完全相当。当然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那烂陀寺的住持、地位最高的这位僧人是历史当中确实存在过的戒贤法师,而在雷音寺,它的最高的主持者则是释迦牟尼——如来本人。

    [那烂陀寺的住持、玄奘的老师戒贤法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得道高僧呢?玄奘与戒贤法师的会面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当玄奘到达的时候,整个寺庙的僧人全部集合在一起,玄奘一一跟他们相见,一一问讯赞叹。大家给了玄奘特别崇高的礼遇,在那烂陀寺寺主的座位旁特意为玄奘安排了坐床,请玄奘坐下来,大家随后才一一坐下。由寺庙的负责人叫维那(寺庙里有各种各样职务的,比如鲁智深就当过管菜园的,这叫园头,还有汤头等等,这个维那是管礼宾的),击响犍椎(这是一种乐器),向远近宣告玄奘的到达。从此往后,这也代表着玄奘已经是那烂陀寺的正式一员,可以和这里的僧众共享那烂陀寺的一切。

    欢迎仪式还没有结束,那烂陀寺又按照三条标准,精心挑选了二十位高僧法师:第一,精通经律,在学问上有造诣;第二,威仪齐整,相貌比较威严端庄;第三,非老非少,与玄奘年龄相当。因为玄奘那时三十二岁,按照古人的标准已是中年,所以精心选择了跟玄奘年龄相当、学问相当,还有威仪的二十人,陪同玄奘去正式拜见那烂陀寺的寺主戒贤法师,也就是前面讲到的护法菩萨的弟子。

    这么隆重的礼节,当然是有多重考虑的,一方面是对玄奘表示高度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向玄奘展示,那烂陀寺不是一个一般的地方,有一套非常严整的佛教礼仪,有人数众多的高僧法师。同时也为了显示戒贤法师的尊贵与地位的崇高,要经过这么一些仪式以后,才可以拜见戒贤法师。

    这位戒贤法师(“戒贤”是梵文的意译,音译就是尸罗跋陀罗)的生平已经无从详考。那么重要的一位高僧,如果没有玄奘这个中国高徒给他留下的记载,他在印度历史上就可能湮没无闻了。据玄奘记载,戒贤法师出身王族,而且种姓是婆罗门,原来也不是佛教徒,而是婆罗门教徒,后来出家,他继承了护法菩萨的学问,特别精通《瑜伽论》,是戒日王时代全印度大乘有宗的最高权威,主持那烂陀寺。

    唐代道宣《续高僧传》的“玄奘传”中说,他与玄奘相见时“年百六岁”(有的本子觉得不过瘾,说成了一百六十岁)。“博闻强识,内外大小一切经书无不通达”,学问极其渊博,覆盖佛学的所有领域。大家极其尊重他,所以不称他的名字(这一点跟中国的传统一样),叫他“正法藏”(正法的宝藏,“正法”就是佛教最正确、最高的大法)。《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说他“一切穷览,德秀年耆,为众宗匠”(什么他都了解,年龄高,辈分也很高,道德非常优秀,是一代宗师巨匠)。玄奘曾经跟随他学习,一部经学了十五个月,这就是《瑜伽师地论》,也就是玄奘在龟兹辩经,跟木叉毱多讲的要念的这部经,也就是他在临送上祭坛之前,心中念念不忘的那部经。而这位法师本人也有著作,后来由玄奘译成汉文,那就是非常重要的《佛地经论》。

    戒贤法师本人就是那烂陀寺出身,跟从护法菩萨学习。当时,南印度有一个外道,听到护法菩萨的大名,就跋山涉水找上门来要跟护法菩萨辩论。那个外道也很有意思,他不直接找护法菩萨,而是先去找摩揭陀国王。到了国王门口,又是敲鼓又是敲门,说我听说你这里有个高僧叫护法,我要跟他辩论,国王说好,就通知了护法菩萨。护法菩萨一听到这个,拎起衣服就往外跑,被当时还是护法菩萨弟子的戒贤拦住了。当时,戒贤已经是护法菩萨门下翘楚,他愿意替护法菩萨去跟外道辩论。戒贤那时才三十岁,大家都觉得他年纪太小,有点不放心,而大家忘了,护法菩萨本人就是很年轻的时候以辩论成名的,护法菩萨对戒贤充满了信心,支持他出去辩论。而戒贤这一场辩论就把这个气势汹汹打上门来的外道驳得体无完肤,摩揭陀国王为了奖励戒贤,送了他一座村庄。戒贤法师屡拒不得,就把它改建成一个寺庙,这个寺庙就是著名的戒贤寺。

    玄奘能遇见这么一位本师,当然是求之不得,所以,玄奘行了非常隆重的拜师礼,按照当地的规矩和仪式,表达出最尊敬的意思,完全跪在地上,用肘和膝走过去,亲吻戒贤法师的脚(这是印度的特殊礼节),并用梵文问讯赞叹(既见,方事师资,务尽其敬,依彼仪式,膝行肘步,呜足顶礼,问讯赞叹讫),那个时候玄奘肯定是精心准备了一首颂词对戒贤法师进行赞叹。在这一套极其隆重的礼节以后,戒贤法师就下令让玄奘跟陪他来的那么多僧人都坐下,开始问话。

    [当玄奘向戒贤法师表达了想要跟从他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愿望后,不料戒贤法师放声大哭起来,这一下举堂皆惊,那么戒贤法师为什么会哭呢?请看下一讲“求学奇缘”。]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