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 第三十二讲 会见太宗

作者:出处:
分享到:

 
    645年,玄奘终于回到了久别的长安,长安城万人空巷,争相一睹这位高僧的风采。唐太宗得到玄奘到达的消息后,传令玄奘速到洛阳与之相见……

    玄奘终于在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二月初一左右,玄奘赶到洛阳,正式拜见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唐太宗李世民,这是玄奘第一次跟唐太宗见面。《旧唐书》卷一九一里面有玄奘传记,篇幅不长,一共四百多字,而且是放在类传的“方伎”类里面。我国古代的正史是纪传体,皇帝的传记称为“纪”或“本纪”,将相大臣等杰出人物的传记称为“列传”,一般是一人一传或数人合传,除了重要的政治人物外,一般性的人物,尤其是民间人物或文化人物则按性质合传,不以姓名命名,而以性质为名,这就是所谓的“类传”。“方伎”是类传中的一个门类,里面所收的一般是民间具有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和宗教人士。在这篇传记里,关于这次见面的记载只有这么一句话:

    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

    一个人能够被列入正史,这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荣誉了,所以我们似乎不必计较记载的篇幅有多长,用了多少词句,我想这都不重要。我们要感谢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丰富多彩的历史传统,尽管正史记载上很简略,但是,我们在近一千四百年以后的今天,还能根据其他的历史材料加以研究,加以探索,加以总结,可以看到唐太宗和玄奘对话的大致内容,和当时见面的大致场景。根据道宣《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的记载,当时的情况是:

    及至洛滨特蒙慰问,并献诸国异物,以马驮之,别敕引入深宫之内殿。

    也就是说,唐太宗那个时候人是在洛阳,并不在长安,他专门派人在宫殿外迎候玄奘,这是很容易安排的,也是很可以理解的。玄奘为唐太宗专门准备了他从异国他乡带来的礼物,而且看来这些礼物数量不小,不然不会用马驮。这里也反映出,玄奘绝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世上为何年的一个迂腐和尚,他是一位真正的高僧,他对人情世故都非常在意、非常细心,所以他专门为皇帝带了特殊的礼物。

    那么,玄奘和唐太宗这次见面的场景,我们后人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呢?能够恢复出来多少具体的事实呢?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唐太宗是在洛阳宫殿的仪銮殿接见玄奘的。唐太宗在相见礼毕坐下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师去何不相报?”师父您当年离开唐朝,离开长安的时候,您怎么不向我报告啊?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啊?看来啊,当时有关管理部门和官员确实没有把玄奘要求出关的文件上交给唐太宗,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那时候的国策就是禁止人出关,那些当官的明明知道皇帝有禁令,谁还会把这个递交上去呢?当然,也有可能是唐太宗看到了却不允许,或者如今假装忘记的可能性都有,这就不可深究了。而玄奘的回答就非常高明了:

    玄奘当去之时,已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

    意思是说,我当年离开大唐的时候,曾经再三上表陈奏。但是玄奘并不说把表奏文书交给谁了,玄奘也没有说那时国家不允许人出关,而是“诚愿微浅”,是我自己的诚心还不够大。所以不被允许。但是“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但是我实在是渴望能够去追求、能够去学习最新的佛法,所以我才私自出关,偷渡出境。这完全是自己个人的违法行为(专擅之罪),我感到非常地惭愧,也感到非常地恐惧(唯深惭惧)。当着唐太宗的面,玄奘把当初不被允许西行归结为自己的“诚愿微浅”,根本不责怪任何人,只是责怪自己的诚心还不够。到了这一刻,像唐太宗这样英明的帝王,难道还会去责备玄奘、追究他偷渡出关的罪过吗?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唐太宗接下来说:

    师出家与俗殊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朕甚嘉焉,亦不烦为愧。

    唐太宗当然不能赞同玄奘的偷渡行为是正当的,即使现在玄奘已经载誉归来,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政策的严肃性。因此,他对玄奘说,师父您既然已经出家了,就跟俗人不一样,这意思是变相地说我当年讲禁止出关是针对俗人的,没针对僧人,而您根本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求法,对百姓苍生是有好处的,我已经非常嘉许,难道还用您去惭愧,还用您担心什么?

    从这一僧一帝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今天不难揣测到当时他们两人的心境。玄奘希望通过这样一次会见,洗清自己当年偷渡出境的罪名,而唐太宗虽然已经表明了政府对他的欢迎态度,却又要找出一个借口,为不追究玄奘当年的出格行为作出解释。显然,他们彼此都顾及了对方的面子,彼此也都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意思。唐太宗对玄奘能够完成万里求法充满了好奇之心,于是就问:

    但念彼山川阻远,方俗异心,怪师能达也。

    意思是说:我好奇的是,那么遥远的路途,当中要经过风俗完全不同的地区,师父您是怎么到达西天的呢?

    [玄奘西天取经,经历九死一生,那么多坎坷的遭遇,那么多传奇的经历,玄奘该从何说起,才能满足唐太宗的好奇之心呢?]

    换了一般的人会怎么应对唐太宗的好奇之心呢?我想肯定是将自己如何咬紧牙关排除艰险、不畏艰险的事迹赶快跟皇帝如实地介绍一番。可是玄奘毕竟是玄奘,他与常人迥异的地方,他高出我们俗人的地方,就在这些细节中显现无遗。他的回答完全出人意料:

    既赖天威,故得往还无难。

    意思是说:我是靠了皇上您的天威,所以去和回来都谈不上有什么阻碍。

    玄奘绝口不提自己遭遇的苦难,其实他遭遇的艰险比《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只有多不会少,而在唐太宗面前,他却把一切归结为皇帝的功德、威望。玄奘这种态度大概也出乎唐太宗的意料,所以从记载上来看,唐太宗听到玄奘的回答以后就说:

    此自是师长者之言,朕何敢当也。

    意思是说:哎呀,这只不过是师父您的长者厚道之言,我哪里敢当。

    其实唐太宗心里很明白实际情况,玄奘一路上能克服艰难险阻,与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相反,正是由于当初没有能把玄奘“官派”到印度留学,还给他的西行造成了不少麻烦。

    接下来唐太宗详细地询问了玄奘西行这沿途一路上的人情风物。玄奘的足迹所及,按照历史上对他的评语,是“博望之所不传,班、马无得而载”。“博望”是指汉代的博望侯张骞,大家知道他是首先涉足西域的官方使节,在历史上有“凿空西域”的美誉;“班、马”是指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意思是说,玄奘的经历,是张骞都没有经过的,司马迁、班固都没有记载的。这是史书对玄奘的定论,而玄奘呢,非常有条理地回答了唐太宗的提问,使唐太宗大为叹服。于是,唐太宗就当着玄奘的面,对身边的一些近臣称赞说:“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唯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意思是说,法师您谈吐典雅,高风亮节,不仅是面对古人丝毫没有愧色,实际上要超出古人很多很多。

    唐太宗接下来向玄奘提了一个要求:

    佛国遐远,灵迹法教,前史不能委详。师既亲睹,宜修一传,以示未闻。

    意思是说:印度这个佛教胜地,离我们国家十分遥远,那里的佛迹、教理,我们已有的记载并不详尽。法师您既然已经亲自都看到过、经历过,何不把它们一一写出来,让没有去过的人也了解这些情况呢?

    玄奘应唐太宗的要求所写的这部书,就是举世闻名的《大唐西域记》。所以《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回国以后奉唐太宗之命写的,但恐怕更多是玄奘口授,由他的弟子记录而成的。这部《大唐西域记》,在十几年前就有了季羡林先生的校注本,由中华书局出版。季羡林先生为《大唐西域记》写的前言有一百几十页,十几万字,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能够对《大唐西域记》有一个非常权威的、可靠的、全面的了解。

    可是,唐太宗对玄奘的欣赏,也给玄奘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他发现玄奘这个人了不起,完全可以当自己的重臣,所以明确表示,希望玄奘能还俗,来辅佐自己(帝又察法师堪公辅之寄,因劝罢道,助秉俗务)。

    [玄奘自幼皈依佛门,潜心学习佛法,甚至为求正法冒死西行,当然不是为了当什么重臣大官。更何况,如今历经艰险取回来的真经还没有翻译,更不可能罢道还俗。但是圣命难违,玄奘又是怎么来应对这道难题,来解开这个结的呢?]

    面对唐太宗希望他罢道还俗的要求,玄奘的回答着实精彩:

    玄奘少践缁门,服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

    意思是说:玄奘我从小就出家为僧,信奉佛法、学习佛法,儒家的学说、管理国家的理论我都没有学过,今天您希望我还俗,就好比让我把在河流中所乘坐的船搬到陆地上来,不仅起不到作用,还只会让这艘船腐烂败坏掉。

    紧接着,玄奘利用这次与皇帝当面对话的机会,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愿得单身行道,以报国恩,玄奘之幸甚。

    意思是说:我希望以我一个人的力量,来传播佛法,报答国恩,如此的话,我就觉得很荣幸了。

    小说《西游记》里讲,在玄奘出国之前,唐太宗见到玄奘就非常欣赏,封玄奘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所谓“大阐都僧纲”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佛教协会主席,这个《西游记》也是有点胡来的,这串官名就等于封了你一个左的副主席、一个右的副主席、佛教协会大主席,没有这么封官的。当然这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历史的事实当中,唐太宗的确是希望玄奘当官的,《西游记》的作者肯定注意到了这个记载,只不过把时间挪到前面,然后编了三个僧官一下全都封给了玄奘。

    但是玄奘从来没有把西行求法这伟大的壮举用来换取任何好处,为什么我们这么说?为什么我们能肯定玄奘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洁身自好,尽量排除一切俗物这个决心,这么讲有证据吗?有,就是玄奘在这里自己讲的——“单身行道”。将近九十高龄的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曾经用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来比喻这种在学术领域里专心致志、忍受寂寞、探究真理的态度,就是既不参加合作社,也不参加互助组。我觉得这个比喻完全可以用来形容玄奘。事实上,玄奘不仅没有参与任何世俗事务,连佛教界的高级领导工作也没有担任过。这是有点出乎大家意料的,这样一位受到皇帝接见的高僧,却没有担任很高的佛教界领导职务。

    唐太宗和玄奘谈得意犹未尽,但是由于当时唐太宗正调集全国的军队汇集在洛阳准备往北方用兵,他还有大量的军机要务要处理,所以唐太宗希望玄奘能够陪着自己,和军队一起行动,以便随时可以和玄奘畅谈:

    匆匆言犹未尽意,欲共师东行,省方观俗,指麾之外,别更谈叙,师意如何?

    可见这唐太宗跟玄奘虽然接触时间不长,却是非常投缘的,自己忙于指挥一场动用全国力量的大战役,居然还念念在意可以和玄奘随时畅谈。但是这个盛情相邀却使玄奘觉得很为难,只能回答说:

    玄奘远来,兼有疾疹,恐不堪陪驾。

    意思是说:我刚从长安远道赶到洛阳,身体还有点小毛病,不堪陪着您皇帝。

    这样的回答明摆着玄奘有为难的地方,怎能瞒得过唐太宗,所以唐太宗的回答就很有意思:

    师尚能孤游绝域,今此行盖同跬步,安足辞焉?

    意思是说:师父您单身一人尚且能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这种荒无人烟、艰险遥远的路途都不在您的话下,眼下您跟着我的军队,有那么多人一起行动,对您来说几乎就是动一动脚趾而已,这还值得您推辞吗?

    这下就把这层纸捅破了,那玄奘就不得不讲实话了,他说:第一,作为一个僧人,我跟在您的军队中,又不能当军事参谋,我出不了什么主意,帮不上什么忙。第二,按照佛教的戒律,僧人是不能观看战争的,这是违背戒律的(玄奘自度,终无裨助行阵之效,虚负途路费损之惭。加以兵戎战斗,律制不得观看。既佛有此言,不敢不奉)。这样一解释,唐太宗当然就理解,于是免除了玄奘随军行动的要求。

    如此说来,唐太宗对玄奘的要求全都答应了吗?那也未必。玄奘提出希望能够到嵩山少林寺去译经,就被唐太宗断然拒绝了。

    [少林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寺庙,但在唐朝时期,中国佛教非常繁荣,仅长安就有很多大寺庙,洛阳也有很多大寺庙,这些寺庙僧侣众多,条件也更好,玄奘为什么会请求去以武僧著名的少林寺译经呢?]

    我想玄奘无非有三个考虑:

    第一,嵩山少林寺在今天依然还是离城市比较远的地方,在唐朝它更是远离都市,山清水闲,可以安安静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对玄奘来讲,首当其冲的是翻译自己求得的佛经,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不必要的、甚至可能带来麻烦的一些事务纠缠。当时唐朝佛教的派别和情况都是非常复杂的,自己的西行求法会给自己带来多高的声誉,玄奘是知道的。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玄奘一开始就非常谨慎、小心,这从他不参加长安庆典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大家要知道,嵩山少林寺离玄奘的故乡偃师不远,同时离当时唐朝的东都,也就是第二首都洛阳也不远,既可以略微地满足一下玄奘的思乡之情,又不至于离开当时唐朝的中心城市太远,可以和皇帝保持若即若离的联系。

    第三,嵩山少林寺在历史上还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僧人菩提留支翻译佛经的地方。这个菩提留支是五到六世纪之间的人,离玄奘所处的年代并不远,他是北印度人,在北魏的永平元年(508年),他带了大量的梵文佛经,通过西域到达洛阳,受到当时皇帝的礼遇。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当然知道玄奘的考虑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正是这一点非常合情合理、非常可以理解、丝毫也不过分的要求,却被唐太宗断然拒绝。唐太宗指定玄奘住在弘福寺译经。

    唐太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帝王,跟玄奘的对话始终是非常融洽,非常合乎情理,非常能够体谅玄奘,为什么这个要求居然不答应呢?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唐太宗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这正反映出玄奘在唐太宗的心目当中地位之重要,他不希望玄奘离开首都长安,更不希望玄奘离自己太远,万一自己想找他聊天,想向他请教的时候,可以随传随到。所以他规定玄奘必须住在长安的弘福寺。

    第二,只有真正了解弘福寺的历史,才能理解唐太宗的一番苦心。弘福寺是唐太宗专门为太后祈福、做功德而修建的一座寺庙,这也就说明在唐太宗的心目当中,玄奘是一个有大功德的高僧,请他住在这个寺院里面,对已故的太后是一件好事,能够增加功德。

    这样的安排,玄奘当然没有办法不答应,但是玄奘又提了一个要求。玄奘讲,弘福寺在都城,我住到这个寺庙里面难保没有京城的百姓成群结队地来看,这样就扰乱了寺院的清规,不利于我的修行,也不利于寺院其他僧人的修行,所以玄奘要求:“望得守门以防诸过。”您得允许我在我住的那个院落派上门卫,防止前来参观的民众干扰寺院的正常秩序。这当然可以理解为要唐太宗允许他闭门,也可以理解成希望唐太宗派人来守卫。

    唐太宗对玄奘的这个表面上很有点过分的要求不仅没有感觉奇怪,反而大为欣赏,很是高兴。唐太宗说:“法师,您的这个要求才是保身之言,这是保护自己安安静静、真正聪明的打算和说法、想法。”唐太宗也是很厉害,一眼可以看透,实际上是玄奘怕自己在佛教界声望太高。玄奘的声望得自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得自于他西行求法的壮举,但是大家别忘了,玄奘在这十几年并不在国内,国内佛教界也有很多地位非常崇高、弟子成千上万的高僧。唐太宗也是聪明人,非常明白玄奘是为了保身,马上答应照办。并且明确表示,您的一切需要由国家支付,有任何需要找房玄龄解决。

    那么,我们是否能言简意赅地总结这一次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会谈呢?可以,而且古人已经做了很好的总结,一共十二个字,见于《续高僧传》:

    面奉天颜,谈叙真俗,无爽帝旨。

    意思是说:玄奘见到了唐太宗,谈的过程当中不光是谈了宗教,也谈了世俗,唐太宗觉得非常融洽和高兴。

    我当然不可能总结得比这十二个字更好,从历史上看,帝王和高僧相处欢洽的例子确实是不少,但是像唐太宗和玄奘这样融洽、和谐的例子却未必多见。唐太宗一直关心、支持着玄奘的翻译事业,经常召见玄奘,有时还邀请玄奘和自己一同旅行,以帝王之尊,经常派人去提醒玄奘不要心急劳累。甚至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危的时候,依然把玄奘留在自己的宫殿内。

    [从贞观十九年(645年)五月,玄奘四十六岁那一年开始,他就这样开始了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无人可以相比的、辉煌的翻译生涯。请看下一讲“魂系真经”。]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