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 第三十四讲 弥勒真相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玄奘怀着急切的心情组织起译场,然而,在译场开始工作的一年之内,玄奘只翻译了一些并不重要的佛经。他在积累经验,磨合队伍,为翻译一部最重要的佛经做准备,这部经就是《瑜伽师地论》。

    玄奘西行求法主要就是为了学习并求得《瑜伽师地论》,玄奘怎么可能不急于把它翻译过来,怎么可能不急于把它介绍给东土大唐的信徒和僧人们呢?果然,当玄奘觉得有足够的把握以后,便开始集中一切力量着手翻译瑜伽行派最重要的经典《瑜伽师地论》,玄奘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全部交给了这部经典。人的一生,最好的年华就是在四十岁左右,学术积累足够,学术准备完成,体力、精力、判断力各个方面还没有开始衰退,所以玄奘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动手翻译《瑜伽师地论》。为了翻译这部经典,几乎动员了全国最有学问的僧人。至于玄奘本人,当然更是全力以赴。《瑜伽师地论》是一部极其精深的佛典,耗费一生都未必能够理解。我的片言只语恐怕最多只能起一个解题的作用,而且似乎也只能仅止于此。有很多朋友希望我能够开讲这部佛经,毫无疑问,我是不敢的,我绝对没有这个胆量来做这件事情,这是一部太精深的反映人类智慧的佛经。

    我想在此还是着重介绍一下传说中《瑜伽师地论》的口授者——弥勒菩萨。对于中国佛教信徒来讲,弥勒和观音无疑是两尊最重要的菩萨。按照佛经里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但是他比释迦牟尼化灭得更早,他上升到兜率天,那是到一个很高的天上,准备在四千年以后跟着释迦牟尼降生到人间。但是这四千年是天上的时间,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大家也许会说,难道中国人还有谁不知道弥勒,还用你多嘴多舌来介绍吗?恐怕还是需要的。

    [弥勒佛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位菩萨。但是,这个大家都熟悉的笑口常开的大肚子弥勒佛,却并不是弥勒佛原来的形象,那么弥勒佛原来是什么相貌,又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形象的呢?]

    第一,弥勒佛形象的演变问题。大家现在知道的弥勒佛形象都是胖嘟嘟,肚子大大,整天笑嘻嘻的一个形象,在寺庙里,有一副楹联这样形容他:“笑口常开,笑尽人间一切可笑之事;大肚能容,容下人间一切不平之事。”他是一个很可爱的欢乐菩萨,后来似乎还有了送财的功能。但历史上的弥勒佛却并不是这样的。

    中国出现弥勒佛造像的时间很早,比如甘肃炳灵寺石窟第一六九号,编号就是弥勒佛像,制作年代是399年,也就是东晋时后秦的弘始元年。早期的弥勒像都是菩萨状,头带宝冠,身披璎珞,面容姣好,身材修长苗条,姿势基本上是两个脚交叉坐着,叫交脚坐式。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位优雅、修长、苗条的弥勒佛,会演变成一个大腹便便的中老年大胖和尚形象呢?原来,这个形象其实是中土僧人布袋和尚。

    唐五代后梁时期(907—923年),明州(今浙江宁波)有座庙叫岳陵寺,里面有个僧人叫契此,个子很矮,肚子却不小,经常用一根棍子挑着一个布袋,他随身携带的东西都装在布袋里头。很多人看见,有十八个小孩经常会在他的周围嬉笑、玩闹。因为他背着一个布袋,所以大家管他叫“布袋和尚”。这个和尚来无影去无踪,随地而卧,当时人家就发现这个和尚有点怪,下雪天他穿草鞋,晴天他反而穿木屐。他睡在雪地上,雪水融化了。可他的身上却是干的。他经常有些预言,很多都灵验了。有一次,岳陵寺要造修佛殿,需要很多木材,就派布袋和尚去化缘木头。他到了福建一个地方,走到一口井边,从井里面把木头一根一根抽出采,取之不竭,于是便有了足够的木材修建岳陵寺的佛殿。

    这个布袋和尚跟弥勒菩萨又有什么关系呢?问题就出在布袋和尚圆寂的时间——916年,布袋和尚端坐在岳陵寺东面走廊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嘴里念出一首偈子: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念完这首偈子他就圆寂了。而这首偈子就一传百、百传千,很快地流传开来。而且在布袋和尚圆寂以后,还不断有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和他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一个背着布袋的和尚,大家认定他就是弥勒的化身。泉州莆田县令王仁煦就亲眼见到这么一个人,还留下了记载。

    从此往后,大家就根据这个布袋和尚的形象来塑造弥勒佛,而真正的弥勒佛形象却被彻底忘却了。这个契此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赞宁的《宋高僧传》里就有他的传。大家接受他也是有佛教理论依据的,这就是著名的化身说。就是每一个菩萨,都会有很多化身来到人间开示大家,就看大家有没有这个机缘去认识他,而契此就是弥勒佛的一个化身。

    这个中国化了的弥勒佛,诞生在今天中国依然非常著名的一个城市——宁波。宁波原名明州,是朱元璋把明州改成了宁波,因为朱元璋是个明教徒,而明教的最高法王正是弥勒佛,所以朱元璋便利用弥勒佛在民间的威望和影响,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可当上了皇帝以后,他却不希望别人也利用弥勒佛来推翻他,由于弥勒佛在中国最重要的化身所在地就在明州,朱元璋于是就自欺欺人,下令改明州为宁波,意为风平浪静,不会再有人兴风作浪来推翻他的统治。所以说,没有这个布袋和尚,就没有今天我们胖嘟嘟的弥勒佛,也没有宁波这个地名。而弥勒道场设在宁波奉化雪窦寺,原因也就在这里。

    第二,弥勒和西方。这里讲的“西方”不是指印度,而是指伊朗乃至罗马。公元前1000年左右,包括西亚、北非、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流行着一种未来救世主的信仰,耶稣宗教里的弥塞亚,就是这种救世主信仰中最有代表性的—种。这种信仰在圣经《旧约》里就已经有了,它都是反映了被压迫的民族对自由和幸福巨大的渴望。而印度的弥勒信仰,在学术界已经确认,和这种全世界范围的救世主信仰是密切相关、彼此影响的,印度的弥勒信仰就是救世主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弥勒之所以是未来佛,是未来的救世主,有印度的根源,也有更广大范围的全世界或者古代世界的根源,是当时普遍流行的弥赛亚信仰的一个部分。由此可知,弥勒佛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佛教里的佛。

    第三,中国的弥勒信仰。要问最早被中国人所尊奉、所信仰的是哪一位菩萨或佛,大家一定认为是观世音或者阿弥陀佛。错,中国佛教史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最早得到的大众信仰的正是弥勒菩萨。

    早在汉代,介绍弥勒菩萨的佛经就被大量地翻成了汉语,而在中国新疆,还有用吐火罗语写的剧本,叫《弥勒会见记》。这部经被发现以后,就是由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研究,并把它翻译成汉语和英语,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吐火罗语最大的一部经典,这个剧本是描写和弥勒会合,所以叫《弥勒会见记》。这个信仰在汉代马上就得到了中国信徒的接受,很多人一心一意向往弥勒净土,希望能够在来生和弥勒佛在一起,这就是初期净土宗的基础。

    在唐朝初年,弥勒信仰依然非常盛行,著名的诗人寒山就有过这样的诗句:“南无佛陀耶,远远求弥勒。”而玄奘更是虔诚的弥勒信徒,非常推崇玄奘的武则天、唐高宗,也都是弥勒信徒,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玄奘心心念念要去求《瑜伽师地论》。玄奘本人就是信仰弥勒净土的,而武则天干脆就通过官方渠道宣布,自己是弥勒佛降生,原始资料记载在《资治通鉴》里。这个中国绝无仅有的女皇帝,就是运用佛教化身、转生学说,来构建了她取代李氏子孙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的理论基础,她认为我就是弥勒佛下凡,难道弥勒佛还不能当皇帝吗?

    白居易也是弥勒信徒,他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学会叫“一时上生”,意思是希望大家共同一时,共同上生到弥勒境界去。白居易为了往生弥勒净土,还写过一份“决心书”:

    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生。

    意思是说:我敬仰的就是弥勒菩萨,我呼唤弥勒菩萨的名字,希望我来世一定要上生在弥勒菩萨的身边。

    实际上我们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说,在唐朝中期以前,信仰弥勒的人占了佛教徒的主要部分。

    [弥勒信仰在汉代传入中国,一直到盛唐时期,从皇室到百姓、从僧侣到诗圣,都对弥勒佛极度地尊崇和信仰。那后来是什么原因,使这种信仰减弱甚至渐渐默默无闻了呢?]

    弥勒信仰如何会逐渐走向衰亡,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这里面当然有佛教不同派别和学说之间的竞争问题,可这并不是主要问题。根本的原因是,弥勒佛作为拯救百姓于水火、拯救人民于苦难、给人带来一切美好的愿望和希望的一个未来佛,很早就成为民间反抗残暴统治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来源。统治者当然不可能容忍这样的信仰,于是从唐玄宗时开始下令禁止弥勒信仰的行为,开元(713—741年)以后,弥勒佛像在汉族佛教中急剧减少。不过,弥勒信仰与各种不同的变形还是一直在民间存在着,我们前面讲到,朱元璋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军,打的旗号就是弥勒佛降生,依然是用弥勒作为号召的。

    第四,弥勒的由来。弥勒,在梵文里面叫maitreya,巴利文里面叫metteya,一听就跟弥勒没关系。玄奘毫无疑问地发现了这一点,因此玄奘说译错了,应该翻译成“梅呾利耶”。可惜,像“观自在”一样,大家都没有接受玄奘这位顶尖高僧的意见,还是管他叫弥勒。弥勒是音译,还有一个意译,叫“慈氏菩萨”。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早期佛经的原本大多是“胡本”,是用中亚和古代新疆的语言文字写就的,并不是规范的梵文。因此,“弥勒”很可能是从吐火罗语的metrak翻译过来的,这个字和梵文的maitri(慈悲,慈爱)有关,所以“慈氏”乃是意译,甚至比观自在菩萨更多地带有一种慈悲的含义。至于玄奘提倡的“梅呾利耶”,固然是原汁原味,终究抵不过约定俗成的巨大力量,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人留意了。这样的命运,难道不是和“观自在”有点相似吗?

    [玄奘的工作不仅仅是翻译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他同时还把一些汉文经典翻译成了梵文,玄奘翻译了哪些汉文经典呢?]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玄奘四十八岁,这一年他都在繁忙的翻译中度过。我们注意的不是由梵译为汉,而是反过来,由汉译为梵。玄奘译《老子》和《大乘起信论》为梵文,是佛教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扑朔迷离、最吸引人的一个问题,从记载的角度看都发生在这一年。

    翻译《老子》为梵文,是自居为老子后代的李唐皇帝的旨意。我们知道,李唐皇室要给自己找一个大名鼎鼎的祖先,因为据说老子姓李,于是便称自己是老子的后人,所以唐朝官方信奉的宗教是道教,并不是佛教。根据相当多的记载来看,玄奘在内心对皇帝交办的,把《老子》译成梵文的工作是很不以为然的。《佛祖统记》上说:“师曰:‘且《老子》含义肤浅,五竺闻之,适足见薄。’”可见,玄奘是不怎么瞧得上《老子》的,不过,这应该也只是私底下发发牢骚,毕竟不会公开说的。大概由于内心实在是不怎么愿意的缘故,玄奘与道教徒蔡晃、成英往复讨论,其间还发生过不愉快的争论,玄奘强烈反对用佛教的理论比附《老子》。所以这部《老子》翻译成梵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玄奘和道教徒不停争论的过程。这部书看来应该是翻译成了,至于是否传到了印度,那是众说纷纭,起码有印度学者认为确实是传过去了,而且还很有可能与印度密教有一定的关系。我个人认为,当时中印之间往来频繁,的确是有很多印度国王请求《老子》这部书的,而且这部书又是奉皇帝之命翻译的,所以传过去的可能性应该很大。

    玄奘在完成他西行求法的最终目的的时候,印度却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和玄奘结下了深厚友谊的一代名王戒日王不知何故,居然在恒河里溺水身亡。从此,一直到十二世纪末,穆斯林进入印度,印度整整战乱五百五十年。而戒日王溺水身亡的时候,唐朝的使臣王玄策、蒋师仁率领的一个使团正好出使尼泊尔和印度。戒日王死了,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叫“阿罗那顺”的人自立为王,发兵拒绝唐朝使团,这可真是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王玄策率领的是一个使团,当然不会有多少兵马,可是不要忘了,那可是“天可汗”的代表。王玄策随即以大唐的名义调集吐蕃和尼泊尔的军队,一战而胜,活捉了这个阿罗那顺,不久还将这个印度国王押回唐朝,献俘阙下。王玄策只不过是个使臣,都可以调集吐蕃和尼泊尔的军队,当时唐朝的国威强大到如此地步,真是难以想象啊!

    [那么,玄奘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还在从事哪些工作?而他最终是又怎样走完他非常辉煌、在俗世间的一生的呢?请看下一讲“晚年风波”。]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