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 第三十六讲 法师圆寂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玄奘的晚年生活并不平静,他与皇室的微妙关系、繁重的译经工作,都使他渐渐感到体力不支。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感应,玄奘预感到自己的归期将至。那么,他在人世间的最后生命时刻里,都做了些什么呢?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六十五岁,他依然在玉华寺翻译佛经。在这一年的历史记载中,有他对译场的助手和弟子们说的这么一句话:

    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

    意思是说:今年我六十五岁了,一定是会死在这座玉华寺里,佛经数量巨大,我经常担心翻不完,你们大家加把劲儿,努力一点,不要怕辛劳。

    在玄奘的一生中,他第一次发出了这种不自信的、怕自己的工作无法完成的担忧之辞。实际上,由于多年的劳累,在翻译完《大般若经》以后,他自己就觉得体力开始衰竭,甚至觉得自己行将就木。不久,他又对弟子们说了一段话,几乎可以看作是他的遗言:

    若无常后,汝等遣我宜从俭省,可以蘧蒢裹送,仍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不净之身,宜须屏远。

    他在这里提到了“无常”(僧人讲死,多以无常代之),说我无常以后,你们在送我的时候,一定要节俭,不要用很多的礼节,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裹送,把我安置在僻静的地方,不要靠近宫室和寺院。他认为肉身是不净的,应该远离这些地方。

    同年正月初三,玄奘的弟子恳请玄奘开始《大宝积经》的翻译,这也是一部很重要的佛经。玄奘在勉强翻译了开头的几行以后,突然停了下来,他犹豫了很长的时间,平静而凝重地看着他的弟子,神色黯然地对大家说:

    此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他说:这部《大宝积经》的经轴分量不亚于《大般若经》,我自己觉得我的体力和精力已经不足以再翻译如此大部的佛经了,“死期已至”,不是“将至”,而是我的死期已经到了,不远了。说完这句话以后,玄奘从此绝笔,停止了翻译工作。他表示,要把此后可以预见的很少的岁月留给自己去礼拜佛像,为自己离开这个世俗的世界做好准备。

    正月初八,玄奘的弟子之一玄觉法师,因梦见一尊庄严高大的浮图(即佛塔)突然倒塌而骤然惊醒,他担心这个梦是自己会出什么事的征兆,于是赶紧就去找他的师父玄奘解梦。而玄奘非常明确地告诉他:“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意思是说:这跟你没关系,而是我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征兆。这是对玄觉法师做梦的真实记载,我们后人没有资格、也没有这个道理去揣测、去枉自判断其中的真假,因为高僧是不打诳语的,这是戒律规定的,更何况他们对玄奘又那么崇敬。

    仅仅一天以后,正月初九,曾经翻越过无数崇山峻岭、曾经跋涉过无数滔滔江河都不在话下的玄奘,居然在屋子后面跨越一道小小的水沟时摔了一跤。虽然只不过是稍微擦破了脚腕处的一点点皮而已,玄奘却从此倒下,病情急转直下。

    正月十六,玄奘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整天迷迷糊糊,口里喃喃自语:

    吾眼前有白莲花,大于盘,鲜净可爱。

    说他见到了很大的白莲,比盘子还大,非常洁净,非常可爱。第二天,玄奘又梦见在他住的禅房里面突然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人,非常高大,身穿锦绣服装,在他禅房里来回地穿行,院子后面的山陵之间突然布满了鲜艳的金幡、旗帜,林间奏响了各种各样的音乐,门外停满了装饰华丽的车子,车子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来供养玄奘。玄奘一面说:“玄奘未阶此位,何敢辄受?”一面却还在不停地进食。其实,这时他已经出现一种很明显的幻觉。弟子赶紧把玄奘叫醒,玄奘睁开眼睛,把自己刚才看见的事情告诉了随时等候在他身边的玉华寺寺主慧德法师,而这个寺主非常恭敬地把玄奘的描述记下来,留给了后人。玄奘同时还对慧德法师说:

    玄奘一生已来所修福慧,准斯相貌,欲似功不唐捐,信如佛教因果并不虚也。

    玄奘的意思是说:我在梦境当中看到的这些现象,好像表明我这一辈子所修的福慧没有白费。我确信,佛教因果不是虚妄之说。

    在生命弥留之际,玄奘作为一代高僧,还在竭尽自己最后的精力印证佛法,这是一个高僧修行的一部分,是他的功课。当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于是他下令自己的弟子,把已经翻译完成的佛经编一个目录,看看到底翻译了多少。统计下来,从西天求回来的佛经还有五百八十二部没有来得及翻译。实际上这已经是玄奘在做自我总结。玄奘又吩咐众僧,为他造像写经,广为施舍,同时他按照佛教的戒律,把自己用的东西全部施舍给寺里的僧众。

    [玄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容不迫地等待着自己圆寂时刻的到来。那么玄奘在人世间的最后时刻,他留下的最后遗言是什么?玄奘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圆寂的呢?]

    从记载上来看,这以后玄奘的病情似乎稳定了一段时间,或者也就是我们世俗所谓的“回光返照”。在正月二十四那天,玄奘好像还很清醒,他让一个叫宋法智的塑像工人,在玉华寺的嘉寿殿竖起一个菩提像,把骨架搭好。他召集了所有身边的翻译佛经的弟子,留下了在人世间最后的话:

    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左者右见)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

    玄奘说:我自己的俗身是不净的,这个俗身我已经厌恶了,我在世间所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不必要再待着。我不是为我玄奘个人修福慧,我愿意把我修的这一切回报给人世间仍然活着的人。我祈愿,我能跟大家一起上生到弥勒菩萨身边,去奉侍弥勒菩萨。我发愿,当弥勒佛下生的时候,我愿意跟着他下来“广作佛事”,去追求无上菩提,去追求最高的智慧。这是玄奘最后成段的话,也是他最后的发愿。

    在接下来的日子,玄奘几乎就不说话了,只是不停地在念诵佛经,皈敬弥勒、如来,愿往生弥勒净土。我们一般讲“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玄奘肯定比我们多了一皈依,即皈依弥勒佛。也就是说,他在这个时候不停吟诵的,我们在今天依然可以复原,他一定是不停地在吟颂皈依,他一定是在用佛当年所使用过的语言——神圣的梵语,不停地在复诵着皈依。

    二月初四夜开始,玄奘右手支撑着头部,左手舒放在左腿之上,非常平缓地,右胁而卧,再也不动半分了(以右手而自支头,次以左手申左髀上,舒足重累右胁而卧,迄至命终竟不回转)。这是玄奘圆寂前的最后姿态,也就是玄奘肉身的最后姿态,我们看见卧佛就能想到这个姿势。

    二月初五夜半时分,他的弟子问玄奘:

    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

    看见玄奘那么长时间一直在念诵佛经,准备离开这个世界,他的弟子问玄奘,和上(“和尚”在佛经中是个尊称,但自己不能称自己为“和尚”,只能称“贫僧”或者“小僧”,而最尊敬的写法应该是作“和上”),您是不是已经决定可以生到弥勒佛净土呢?

    玄奘回答说:

    得生。

    这是玄奘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两个字了。

    [玄奘十三岁皈依佛门,二十八岁只身一人远赴西天求法,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求得真经返回祖国。十九年的留学生涯,十九年的译经弘法,玄奘终于求得正果,安然地去了自己一生所想往的弥勒佛净土。当玄奘圆寂的消息传出之后,唐朝的帝王和百姓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唐高宗在二月初三得到玄奘因损足得病的消息,初七就派御医带着药物赶往玉华寺。等御医带着皇上亲赐的药赶到的时候,玄奘已经停止了呼吸。玄奘圆寂的消息传到长安,举国悲悼,唐高宗哀叹:“朕失国宝矣!”甚至为了玄奘而罢朝数日。第二天,唐高宗又对群臣提起这件事:

    朕国内失奘法师一人,可谓释众梁摧矣,四生无导矣。亦何异于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

    二月二十六,唐高宗下旨,玄奘所有丧事费用由朝廷负责。三月初六,又下令暂停翻译工作,已经完成的部分由政府出资传抄,尚未完成的交慈恩寺保管,不得遗失。可惜的是,后来这些梵文经书几乎全部遗失。

    三月十五,唐高宗又一次下诏:

    玄奘葬日,宜听京城僧尼造幢盖送至墓所。

    皇帝特许玄奘下葬的那一天,京师所有寺庙造的各种旗帜、宝冢、伞盖等送到玄奘的葬地。玄奘的灵柩运回京城,安置在慈恩寺翻经堂,每天前往哭祭的僧俗人数成百上千。

    四月十四,按照玄奘临终前的心愿,将他葬于浐水之滨的白鹿原,这个地方在万年县东南二十里,当时五百里之内赶来送葬的人不计其数。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迁葬到樊川北原(今西安附近),并在当地营造塔宇寺庙。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又下令在两京,也就是长安和洛阳各建造一座佛光寺,追谥玄奘为“大遍觉法师”。

    这些都足以看出玄奘的地位和声望。在玄奘圆寂后一百八十年后的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发生了中国佛教史上最大的一场法难——会昌法难,由统治者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摧毁一切寺庙,淘汰僧尼。而就在这样大规模的会昌法难中,长安的慈恩寺则被明令保留了下来。我举这么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玄奘的声望。

    [玄奘法师不仅在佛教界威望甚高,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遗憾的是,很多人对于玄奘的了解,只是来自小说《西游记》中并不真实的描写。那么后人对于玄奘法师,都有哪些重要的评价呢?]

    从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国开始,一直到圆寂离开这个世界,玄奘的翻译工作持续了十九年。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年份跟他西行求法留学印度的年份几乎相当。可以说,译经就是玄奘后半生的主要生活,当然,翻译绝对不是玄奘的全部贡献。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讨论对玄奘的评价,很多前辈学者发表了非常精彩的意见,我在这里就主要根据季羡林先生和杨廷福教授的论断,向大家做一个非常简单的评述。

    杨廷福先生做过非常好的总结,他讲玄奘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四十六岁之前,独自求学,西行求法;四十六岁以后,以翻译为主,兼及著作、教育。他在十九年里一共翻译出来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高难度的佛经。他翻译的不仅是佛经,还包括胜论派等在内的印度其他学派的经典。他不仅将梵文经典翻译成汉文,还与其他学者合作,把《老子》、《大乘起信论》这样的汉文经典翻译成梵文。在翻译、撰述、同他人辩论的同时,玄奘发挥着一个杰出的佛教教育家的作用,培养了众多的弟子,还开创了中国佛教史上的法相宗(也叫“慈恩宗”、“唯识宗”)。一直到上世纪初,法相宗还为推翻清朝的民主革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当年的革命者包括章太炎、梁启超在内,都曾是法相宗的信徒,同时法相宗还极其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和日本的古代佛教。

    当然,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特别强调玄奘在翻译佛经方面的贡献。玄奘翻译的佛经质量高超、数量巨大、态度严谨,可以说全面地超越了他以前的翻译大师,后来者更是难以企及,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这绝对是不过分的。玄奘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旧译和新译的分水岭,他本人就是新译的当之无愧的代表和象征。

    就翻译方法而言,他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

    “一秘密故,如陀罗尼”,就是说,这段佛经有秘密的含义,像陀罗尼,可以不翻。

    “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当一个词或者一个佛经专门术语有多种含义的时候就不翻。

    “三此无故,如阎浮树,中夏实无此木”,中国没有的东西,找不到对应物的也不翻。比如有一种树叫阎浮树,中国没有这种树,所以就不翻。

    “四顺古故,如阿辱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为了尊重古代的翻译,约定俗成的就不翻了。

    “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有一些语句是有利于引发出人的善心的,可以不翻,它能够使你在心中产生一种由衷的尊重之情。比如“般若”,它的意思是智慧,人生的智慧,佛的智慧,你当然可以翻成“智慧”,但是如果我们把《大般若经》翻成“大智慧经”,好像就分量轻一点。

    这就是所谓的“五不翻”理论,至今仍应被奉为翻译工作的准则。同时,由于玄奘个人就兼通梵、汉,并且在佛教理论上有极其深厚的修养,因此,他可以自己担任译主,不必依靠外来的人员。《续高僧传》等都明确指出:“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

    玄奘除了提出翻译理论并且自己有能力身体力行以外,还对译场的组织和翻译的程序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一、译主,也是译场的总负责人,必须梵、汉兼通,并且对佛教理论有令大家信服的理解,足以担负最后拍板的责任;

    二、证义,辅助译主,审查翻译的文字与原文是否有出入,交由译主定夺;

    三、证文,注意译主在宣读梵文本时有无错误;

    四、书手,也叫“度语”,把梵文的读音字写成汉字;

    五、笔受,把梵文的字义翻译成对应的汉文字义;

    六、缀文,整理翻译过来的文字,使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七、参译,校勘原文是否有错误,再将译文与原文加以对照;

    八、刊定,删去梵文里面经常出现的大量无必要的重复,令译文简明扼要;

    九、润文,润色译文,使其流畅优美;

    十、梵呗,用梵文念诵方法唱念译文,修正音节,便于传诵。

    对于玄奘的评价,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已经说得足够好了:

    对玄奘的评价也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中国方面来看,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关键性的人物,他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同时又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政治活动家。他同唐王朝统治者的关系是一个互相利用又有点互相尊重的关系。由于他的关系,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季先生客观地指出:“一方面,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有道的高僧。另一方面,他又周旋于皇帝大臣之间,歌功颂德,有时难免有点庸俗。”玄奘信仰坚定,但是这也使得他有时候不能容纳意见和他不一致的人,很有学问、很有道行的印度空宗高僧福生就受到玄奘的排挤,自己带来的佛经也被玄奘夺走,最终只能离开中国,死于瘴气之地。这一点,连《续高僧传》的作者也是大发感慨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无论如何,谁都不能否认,玄奘毕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只要谈到玄奘,谁都会想起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么一篇著名文章里一段掷地有声的话,让我们共同来重温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吧。鲁迅先生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季先生最后讲:“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有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玄奘西游记》到此就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述可以尽量按照历史事实复原玄奘的一生,使大家感受到玄奘在一千多年前的艰辛、奋斗、成功和喜悦,更希望今天的我们能够珍惜玄奘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谢谢大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