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多怪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教宣称:释迦牟尼的形象与众不同——除了胸部有一个表示“万德吉祥”的卍字符之外,还具有其他种种不同于常人之处,合称为32种“妙相”、80种“随形好”。

    “卍”字符表示的意思是“吉祥之所集”。唐代的武则天规定:这个字符读作“万”。“卍”字符本是古代的一种宗教符号,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胸部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卍字符,是一种“瑞相”。

    32种“妙相”指释迦牟尼在容貌方面的32个显著特征。《大智度论》卷4里面说,“三十二相”包括:第一“足下安平立相”,指脚长得端正,站得很平稳。第二“足下千辐轮相”,指脚心有战车轮状的纹路。第三“长指相”,指手指修长。第四“足跟广平相”,指脚跟长得又宽又平。第五“手足指缦网相”,指手指和脚趾之间都有蹼。第六“手足柔软相”,指手和脚都很柔软。第七“足趺高满相”,指脚背长得高而丰满。第八“腨如鹿王相”,指股骨像鹿那样纤秀、浑圆。第九“正立手摸膝相”,指站着的时候两手过膝。第十“阴藏相”,指阴部像马一样,隐蔽不外露。第十一“身广长相”,指身材高大。第十二“毛上向相”,指汗毛向上生长。第十三“一孔一毛生相”,指全身的每个毛孔里都只长着一根汗毛。第十四“金色相”,指全身皮肤是金黄色的。第十五“丈光相”,指身体向四周放射着1丈长的光芒。第十六“细薄皮相”,指皮肤细腻薄润。第十七“七处隆满相”,指两手、两脚、脖颈、两肩都浑圆丰满。第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指腋下长得很丰满。第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指上半身像狮子一样雄健、挺拔。第二十“大直身相”,指全身都很挺拔、端正。第二十一“肩圆好相”,指双肩浑圆。第二十二“四十齿相”,指长着40颗牙齿。第二十三“齿齐相”,指牙齿整齐。第二十四“牙白相”,指牙齿洁白。第二十五“狮子颊相”,指两颊像狮子一样丰满。第二十六“味中得上味相”,指身上发出最好闻的气味。第二十七“大舌相”,指舌头长,可以舔到自己的发际。第二十八“梵声相”,指声音洪亮而优雅,能传到很远。第二十九“真青跟相”,指眼珠是绀青色的。第三十“牛眼睫相”,指睫毛整齐,好像牛的睫毛一样。第三十一“顶髻相”,指头顶像发髻一样突起。第三十二“白毛相”,指眉毛之间有能放光的白色毫毛。

    80种“随形好”指释迦牟尼在容貌方面的80个细微的奇特之处。由于过分铺陈,这80种“好”,有的内容重复,有的已经超出容貌的范围了。

    当时,也有人对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说法提出了怀疑:“何其异于人之甚也?殆富耳之语,非实之云也?”意思是:为什么释迦牟尼这样不同于一般人呢?大概是夸大其辞的不实之语吧?

    对此,牟子回答道:“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言马肿背。尧眉八彩,舜目重瞳子,皋陶马喙,文王四乳……此非异于人乎!佛之相妙,奚足怪哉!”意思是:正像谚语所说的,见识少的人,就会对很多事情大惊小怪,看见骆驼,竟会惊呼马背肿了。对于中国古代圣贤们相貌奇异的种种传说,诸如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舜的眼睛有两对瞳人、皋陶的嘴像马嘴、周文王有四个乳头……人们并没有什么疑议;为什么偏偏要对释迦牟尼相貌不凡的说法表示惊讶呢?

    经过牟子的《理惑论》,汉代的谚语“少所见,多所怪”流传下来,凝练为四字格成语“少见多怪”,用来讥讽人见闻浅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