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即不离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圆觉经》,全称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也简称《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的意思是“圆满的灵觉”,是“佛性”、“真如”等佛教名词的别称。《圆觉经》的内容是:文殊、普贤等12位菩萨向佛陀请问,佛陀则为他们讲说“因地”法门——“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本来都可以成佛,只因有“恩爱”、“贪欲”和“妄念”,才流转于生死轮回;如果能舍弃一切情欲,破除一切迷妄,“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圆觉经》上卷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不即不离,无缚无脱。”这里,“不即不离”指不接近也不分开,这就是佛教要求修行者达到的“两忘”的心境。佛教曾用“水”与“波”的关系来说明这种心境:“水”与“波”有区别,叫做“不即”;“水”与“波”的性质没有区别,叫做“不离”。《圆觉经》主张:只有达到了“两忘”的心境,才能获得解脱。

    作为一条成语,“不即不离”的意思是“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多用来形容与人(或事物)的关系、对人(或事物)的态度。

    成语“若即若离”的意思是“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用来形容对人的态度难以捉摸;也用于文学艺术方面,表示既不着迹也不离题。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