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法华经》的书很多,其中主要的有:南朝法云撰写的《法华义证》、隋代智顗撰写的《法华文句》和《法华玄义》、唐代窥基撰写的《法华玄赞》。
《法华文句》和《法华玄义》,都是“天台宗”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摩诃止观》合称为“天台三大部”。
其中,《法华玄义》的全称是《妙法莲华经玄义》,又略称《玄义》,10卷,是详释《法华经》题目、概说《法华经》主旨的著作。
《法华玄义·明宗章》里面有这样的话:“夫教本应机,机宜不同,故教别异。”意思是:引导众生成佛,其实只有一种方法,叫做“一乘法”(或“一乘教”、“一佛乘”、“一乘究竟教”、“一道”等);但由于佛陀针对根机不同的人行种种“方便”,因而就有了“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乘”。这里所说的“机宜”,意思就是:众生的根机不同,应受哪种教法,各有所宜。所谓“面授机宜”,就是指“当面传授适合其根机的教法”。
作为一条成语,“面授机宜”用来表示:当面传授应付局面的方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