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真面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大家。他的诗、词、散文,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北宋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世界观是比较复杂的,兼有儒家的入世思想和佛、老的出世思想。他一生屡遭挫折而不消极颓废,但少年的时代就喜好庄子的文章,后来又喜欢与僧人交往,以“东坡居士”自号,在生活上表现了佛、道二教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

    苏轼有一首著名的《题西林壁》诗,是他游庐山西林寺时题写在寺壁上面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庐山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脍炙人口的古今绝唱。

    “庐山”,是我国名山,在今江西境内。据说,古代有一个名叫匡俗的人曾在此山上结庐而居,故名。“真面目”,即佛教所说的“本来面目”,指事物本来的样子。”“庐山真面目”,指庐山本来的样子。

    作为一条成语,“庐山真面”(或“庐山真面目”)用来比喻人的真实身份或事情的真相。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