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北宋文学家。他曾游历过山谷寺(在今安徽省潜山县),非常喜爱那里优美的林泉,因此自号“山谷道人”。“道人”并非信奉道教的“道士”,而是对“僧人”的一种称呼。由此可以看出黄庭坚的佛家思想倾向。
黄庭坚喜欢从佛经、僧人语录等书中寻找冷僻的典故、罕见的字句,“以腐朽为神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的书法则深受唐僧怀素的影响,自成风格,他所抄写的《华严疏》是传世手迹之一。
黄庭坚出自苏轼门下,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因此,虽然时人论诗的时候经常把“苏黄”相提并论,黄庭坚却总是表示自己达不到老师的境界,曾在他的《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次韵道之》一诗中说:“我诗如曹刽,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在《跋东坡书寒食诗》一文中,黄庭坚还说过:“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这里,“尊”指“尊者”,又作“圣者”,是对德智兼备的僧人的尊称。
成语“无佛处称尊”就是由此产生的——只有在没有佛的地方才能自称为尊者,比喻在没有能人、高手的地方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