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茶淡饭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宋代,不少文人以“居士”自号。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秦观自号“淮海居士”,陈师道自号“后山居士”,周邦彦自号“清真居士”,叶梦得自号“石林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居士”,本是我国传统词汇之一,指有道行、有技艺的人。佛教传入汉地以后,“居士”一词成为佛教名词(原曾译作“家主”),最初指古代印度“吠舍”种姓中经营工商业的富人,因为这些人里面有很多是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优婆塞”、“优婆夷”,所以后来成为在家修行的佛教信徒的称呼。

     宋代的居士名号之中,欧阳修的“六一居士”和孙居昉的“四休居士”是颇有讲究的。《六一居士传》里面说,欧阳修这样解释“六一”的内容:“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五物之问,是岂不为‘六一’乎?”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里面说,孙居昉这样解释“四休”的内容:“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由于孙居昉“四休居士”的名号,产生了两条成语——“粗茶淡饭”和“三平二满”。

    “粗茶”,指粗劣不精致的饮料;“淡饭”,指缺少滋味的食物。“粗茶淡饭”用来形容粗劣、简单的饮食,也用来泛指清苦、简朴的生活。

    “四休”的第三“休”——“三平二满过即休”的意思是:日子能够凑凑合合地过得去就行了。这里,“三”、“二”是虚指,表示数目不多,凑凑合合;“平”、“满”表示平平常常。作为一条成语,“三平二满”用来形容平平常常、凑凑合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