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高僧传》里面说:唐代僧人昙一,“精通经典”,被人们称为“人中狮子”。
《大乘义章》卷20里面说,释迦牟尼有10个名号:(一)“如来”,意思是“乘如实之道而来”。(二)“应供”,意思是“应该受到天、人的供养”,音译为“阿罗汉”。(三)“正遍知”,意思是“能够正确了解一切。”(四)“明行足”,意思是“具有能知道过去的‘宿命明’、能知道未来的‘天眼明’和断尽烦恼、获大解脱的‘漏尽明’”。(五)“善逝”,意思是“进入涅槃”。(六)“世间解”,意思是“能够了解世间的一切,从世间获得彻底解脱”。(七)“无上士”,意思是“世间至高无上的人”。(八)“调御丈夫”,意思是“善于说教并引导修行者通往涅槃”。(九)“天人师”,意思是“天和人的导师”。(十)“世尊”,意思是“世间最尊贵的人”。
除了“十号”之外,“人中狮子”也是释迦牟尼的一个称号,正如《大智度论》卷8里面所说的:“佛名人狮子。”意思是:如同狮子是兽中之王,释迦牟尼是人中之王。
佛教传入汉地以后,“人中狮子”的意义范围扩大,不仅用来指释迦牟尼,也用来指高僧。《四朝高僧传》中所说的唐僧昙一就是一例。又如,《释氏要览》中说:天竺来华僧人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也被人们称为“人中狮子”。
作为一条成语,“人中狮子”多用来比喻才能出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