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本是我国古代天文、气象方面的一个用语,表示从东方升起的太阳离地面有三根竹竿那么高。例如,《南齐书·天文志上》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代韩鄂的《岁华纪丽》卷1注引的《古诗》中,有“日上三竿风露消”的句子。
《续传灯录》卷32的《福州西禅懒庵顶需禅师》里面,记录了顶需禅师这样一段话:“又谁管尔地,又谁管尔天,物外翛然无个事,日上三竿犹更眠。”意思是:不管天,不管地,超然物外,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整天没有什么事情,太阳升起很高了还在睡觉。自此,“日上三竿”用来表示: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这条成语又作“日高三竿”、“日出三竿”或“红日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