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与人生》 007修身养德——圆融性情方能体悟人生 打开心窗,拥抱美好生活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法融禅师

    人生在世,有的人活得很暗淡,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中没有春光,而是他自己把心封锁在了黑暗之中。其实,只要你愿意打开心窗,那么呈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派绝好的风景!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伤痛等着我们,以至于为了给受伤的心一个躲避的港口,我们不得不把自己关在狭小的阴翳中,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整日生活在忧伤和郁闷当中。但是生命不会给人喘息的机会,正如仲尼所说的“生无所息”。当我们为错过星星而流泪时,也许我们也将错过明天的太阳。因此,我们不妨打开心窗,拥抱美好生活。

    有好多天了,慧能小和尚独坐寺内,郁闷不语。师父看出其中玄机,自也不语,微笑着引领弟子走出寺门。

    门外,是一片大好的春光。师父依旧不语,怀抱春光,打坐在万顷温暖的柔波之上。放眼望去,天地之间弥漫着清新,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慧能和尚深深地吸了口气,偷窥师父。见师父正安详地打坐于半山坡上。

    小和尚纳闷,不知师父的葫芦里到底闷着什么药。过了上午,师父才起来,还是一言不发。一个手势,领着弟子回到寺内。

    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了两扇寺门,把小和尚关在了门外。小和尚不明白师父的意旨,径直坐在门前,半天纳闷不语。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冈,树林、小溪、鸟语、水声也渐渐从小和尚心中淡出。

    这时,师父在寺内朗声叫他的名字。师父问:“外边怎么样了呢?”

    慧能答:“全黑了。”

    “还有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了。”慧能又回答说。

    “不”,师父说,“外边还是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还在。”慧能突然顿悟,明白了师父的苦心,所有这些天笼罩在心头的阴翳很快一扫而空。

    在这个故事中,慧能和尚之所以郁闷,因为他的心被不快的事所萦绕,而当他打开心窗时,心中的郁闷就一扫而光。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在伤痛中我们不能沉沦,而是鼓起勇气打开心窗,让尘封的心灵得到温暖与慰藉。也许尘封之下的是连绵不断的伤痛,但你不想让沉醉的心在爱的流霓中得到释然吗?心窗打开,草绿花在。天空广阔,眼前无碍。

    心窗不开,即使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在你的眼中,也只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落寞;心窗不开,即使是“身五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灵相通的情感在你的心里,也只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忧伤;心窗不开,即使是“男儿老兮天下事,但有志兮不有止”的激昂斗志,在你的话里,也变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失意……总之,一个人的心窗若不打开,再美好的世界也会被你拒之门外,再真诚的感情你也没有机会感怀。打不开心窗,等待你地将是无尽的寂寞和忧愁。

    莎士比亚曾说:“打开心窗,让光明进来。”心窗的一头是黑暗,另一头却是光明。只要你轻轻地推开心窗,你便走出了心门,走出孤寂的心房,由黑暗走向了光明。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鸟语花香,落英纷飞,色彩斑斓的世界。打开心窗拥抱新的生活,你会迎来一个精彩无限的生命历程。

    有个小女孩,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她,只能把年幼的她独自放在家中。她没有伙伴,没有父母悉心的呵护,看不见窗外的世界,黑暗淹没了笑容,委曲的泪水在脸颊蜿蜒。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穿透窗格洒下的外面那束温暖、明亮的光,这成了小女孩心中惟一依靠。

    于是小女孩迈着蹒跚脚步,在高高的窗下,来来回回地搬来了许多许多凳子,尽管跌得鼻青脸肿,却渴望那缕光能沐浴在脸颊上。终于,笨拙的小手推开了结实的窗。

    自己开窗,是人的本能又是一种自我的承诺。伸出我们的双手,轻轻地擦拭心窗上的灰尘,再用力一推,久违的阳光就会洒满你小小的心房。放眼看去,天空是那样的纯净,阳光是那样的灿烂,空气是那样的清新,鲜花是那样的娇艳,微风是那样的轻柔。再深深地呼吸一下,便让你感到心旷神怡,美丽的世界让你欣喜不已。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心灵不可以尘封,它需要的是爱的阳光,是窗外清新的空气,色彩斑斓的美景。打开心窗,让心灵的窗棂无尘。你将会体味新的阳光雨露,拥有幸福和快乐,在崭新的生活中,为心灵松绑。

    【结语】生活中充盈着美丽的色彩,它宛若一只旋转的万花筒渐渐地展示在你面前,也许你的失意只是暂时的,为何执拗的将心窗紧闭呢?打开心窗,我们能嗅到美丽的鸟儿动人的吟唱,我们能看见群芳争艳时的灿烂与喜悦,甚至在街脚的一句简单的祝福,也将随着我们快乐的成长。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