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与人生》 007修身养德——圆融性情方能体悟人生 生活有禅,人生美丽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傅大士

    佛法的要义包括在禅学里,但一般人所体会的禅,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阶段。殊不知“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透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幸福美满的人生。

    禅不只是理论,更是生活。生活里有禅,就会力量无穷。如同下面故事中的女施主一样,在人前人后受到尊敬,人生变得越来越快乐。

    有位女施主,家境富裕,却一直郁郁寡欢。这是因为她与周围的人关系很不好,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她特地来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赢得别人的喜欢。

    无德禅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有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遵“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美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音声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禅事就是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心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美丽,对人谦恭有礼,对下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人们就称她为“最有魅力的施主”了。

    一年365天四季交替,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首诗如此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入五行八作,听街谈巷议,度平常时光,势必“如意之事只一二,失意之事常八九”,闲事、乱事、坏事、麻烦事,事事闹心。传言荆棘的芒刺,造谣烙铁的灼伤,中伤暗箭的穿射,掣肘钝刀的锯割,苦如黄连,痛如刀搅,烦闷,浮躁,惆怅,怨恨。

    不妄求烦恼,用禅音化一切谩骂、苦恼之声,能用自己的禅音助人。不拘泥于不如意,与人合作,说禅话,不虚假,真诚而慈悲。不让自己陷于闲事当中,顺其自然,随性而行,享受四季风景,包容众生。只要生活中有禅心,就能得来人间好时节。

    禅宗讲心性自通,不开包治百病的良方,只有用如禅式生活,才能让生活充满禅意,才能于生活中得大智慧,造就美丽人生。

    在一座深山里,有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庭一般。其中有只猴子特别精灵,总是自卖自夸地,其他的猴子都离它远远的。

    这只猴子非常不解,说“我比你们聪明、精灵,为什么大家都排斥我?好吧!没有你们,我也生活得很好。”它依然故我,非常骄傲。

    一天,猎人来到山上,远远地看到了猴群,于是走上前去。所有的猴子都吓得一哄而散,赶紧找地方躲起来。只有那只精灵的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逗弄猎人,卖弄它的聪明。

    猎人张开弓箭向它射去,但射了好几箭都没射到。其实猎人原本无意射杀猴子,但猴子却一直调皮地捉弄猎人。

    猎人被气得怒火中烧,于是邀集同行的一群猎人说:“这只猴子太气人了,我们同时把箭射过去!”

    结果,尽管那只猴子非常机灵,但还是难逃四面八方射来的箭,身中数箭死掉了。

    在生活中,要说诚实话、谦逊话,不自夸,不骄傲,这样才能受人欢迎,自己也过得轻松自在。如果像这只猴子一样,一味卖弄自己的聪明,洋洋自得,最终只能离人生正途越来越远,甚至迎来人生的大失败。

    禅师有云:禅者之所以为禅者,应在于他心如大海那样的深邃宽广,似秋月那样的皎洁柔情,像镜子那样的明亮清纯。因而,禅者能两袖一甩,一路清风;布履一双,踏遍山河;仰天一笑,快慰平生;张口即佛,人人皆成菩萨;与人为善,天天都是好日子。

    所以说,我们若想获得美丽人生,必然要生活在禅意当中。说禅话,谨言慎行,诚实守信,不招人嫌怨;行禅事,乐于布施,与人分享生命中的点滴,不骄傲不自满;有禅心,对人宽容,不苛求,不鄙夷。在春花秋月般的人生境界中,自在安详,无忧无虑。

    【结语】“禅”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随时保有适度的空间,破除一切执著与烦恼,并且不与别人竞相比较,这才是禅者的生活。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