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楹联】
寄语游人,莫谓此山移得去
请看活佛,尽从彼岸跳将来
——广东博罗罗浮山寺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他找到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然:“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轻轻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
这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
智者低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
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智者的眼睛,急于得到智者的肯定。
“是这样,”智者捋须,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
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俯下身,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智者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迷惑,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藏着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遂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着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智者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个洞!”
感悟与启迪
佛家说:“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容易。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不适应,不要抱怨或试图改变世界,而是要首先改变自己。太坚硬的东西容易折断。我们应该多有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退一步。为人处世要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要尽量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