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莲花3》 第二章 处世篇: 心性无染,哭笑随心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学楹联】

    人心清静无私念

    世界自然现大同

    ——江苏南京清凉寺

    百丈怀海跟随了马祖多年,总是在悟与不悟之间,不能彻底地放下心中那么点负累,心有所执。

    一天,他和马祖在静静的佛堂里参禅,垂眉低目。百丈怀海总是时不时地睁眼看一番。这被马祖看到了,马祖就问:“佛堂里有一个什么东西?”

    怀海一听,知道老师在考他,就答道:“佛堂无物。”

    马祖听了他的回答,就慢慢地走过去,用力拧着怀海的鼻子,问:“你没有看到有很多尘埃吗?”怀海心中很是惭愧,但随即就省悟过来。

    省悟后,却回到僧人住处里哀声大哭起来。同住的和尚很奇怪,就问怀海:“你想父母了吗?哭什么呢?”

    “不是。”

    “被人家骂了吗?”

    “也不是。”

    “那你哭什么?”那和尚心中都着急了,急促地问道。

    怀海这时方回答说:“我的鼻子被马大师拧痛了,痛得不行。”

    那和尚一听,接着问:“有什么机缘不契合吗?”

    怀海想了一下说道:“你问师父去吧。”

    那和尚就去问马祖:“怀海侍者有什么机缘不契合?他在宿舍里哭。请师父对我说说。”

    马祖一听,大为欣慰,说:“他终于悟了,你自己去问他吧。”

    那和尚大惑不解,回到宿舍后,说:“师父说你悟了,叫我来问你。”

    只见怀海呵呵大笑。那和尚见了这情形,不仅不能理解,心中反而有点愤怒,问:“刚才哭,现在却笑,你这是干什么?”

    怀海缓缓地说道:“刚才哭,现在笑。”和尚更是不解,就走开了,不再理他。

    不久,怀海拈得一偈,曰: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本身圆成。

    感悟与启迪

    禅学强调佛法就在各人心中,不假旁求;学佛就是要消除自心所受妄想的系缚,明心见性;读经看教的关键在于会心,回归人的本性,不拘泥于外法,不执著于外物,自然地表现出心中的真情。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