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在历史进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教法宝有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典籍两种形式,所以要回答法宝的内容有无变化,也要从两个方面来讲。

    先讲佛教的思想。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至今,已经2500多年。古代,佛教曾从印度传遍中亚、东亚、南亚与东南亚,乃至传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近代以来,佛教又传到欧洲、美洲。佛教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叫“诸行无常”,它的意思是说,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一切事物,无不在生灭变化之中。佛教自己就是现实世界中的一种存在,所以,佛教从来主张自己的发展将会出现几个不同的阶段,也不讳言自己最终将会灭亡。

    以佛教的产生地印度来说,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起,先后经历了初期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等不同的阶段,最后于公元13世纪初衰亡。不同阶段的佛教,思想理论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阶段,也往往同时存在许多不同的派别,各自宣传自己的理论。比如印度佛教部派佛教时期,大约先后出现过20多个不同的派别。佛教传到其他各国,顺应各国的不同文化背景,又出现新的变化。比如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相比,就有很多差异。中国佛教、朝鲜佛教、日本佛教、越南佛教都属于汉文化圈,属于汉传佛教。但各国的佛教又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佛教思想与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本身也在不断变化。

    当然,上面叙述的只是历史的事实。那么,佛教怎样面对这一事实,怎样解释这一事实呢?佛法既然有差异,不同派别的佛教徒之间能否认同?怎样认同呢?

    佛教认为作为世界真理的佛法本身是完整的、圆满的、不变的。但是,诸佛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对象时,所传播佛法的具体内容却是不同的。再说,不同的人,对佛法的理解能力也不同。由于上述原因,世间传播的佛法显示出种种差异。虽然有种种差异性,但这些佛法的本质仍然是相通的。佛教常说,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讲的就是世间传播的佛法无论有多少种形态,依然是世界真理佛法的体现。这也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对不同派别提出的种种观点是否符合释迦牟尼的教诲,古代的佛教理论家也曾提出过一些鉴别的方法。比如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理论家龙树曾经提出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法印”作为标准,来鉴别小乘佛教的理论;用“一实法印”作为标准,来鉴别大乘佛教的理论。不同的佛教派别、不同的佛教理论家,也各有自己的标准。近代以来,中国佛教著名领袖太虚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所主张的评判佛法的标准如下:

    一、一切经律,皆源本佛所宣说之声教,由佛徒历次结集而成者。

    二、佛徒结集佛说,初亦口诵相传,用文字写成书本则时先后不一。以佛徒时代不同,故小乘与大乘之经律亦写成先后有殊。

    三、信超人天之圣人必有非常之胜事,故经律所言不思议事皆应确信为实事,不得以凡识疑议之。

    四、诸论及撰述语录皆贤圣佛徒修证有得、宗依佛说而阐扬诠释者,故今亦可凭佛说亲证而研究抉择之。

    五、大乘诸宗之各标其胜,在集中其理解于一念而起观行。建宗趣行或殊,真本觉果无二。

    六、菩萨藏法与声闻藏法,境行果皆别,然声闻境行果亦为菩萨所含摄。

    七、佛之教法,发源于佛及圣众之无漏智果,故不得视同其余出于有漏凡识之教学。但于余教学皆可或被或摄,以助显无上义。

    我们常说,佛教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圆融性。太虚的上述标准,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圆融性。按照太虚的上述主张,凡是经典记载的、各宗各派祖师传承的,都被承认为佛法。即使不太圆满,但只要有助于佛法的传播,也不妨让其存在。印度佛教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一根金手杖,断为若干截。手杖虽然断了,但每截都是真金的。比喻佛教虽然分派,但佛法依然纯粹。太虚的观点与这个比喻基本相同,略有差异。差异在太虚明确提出“有漏凡识”,即普通人所说的东西,不能视作真正的佛法;并主张今人可以依据对佛教经典的理解与自己的亲证,来抉择历代的传承。这里就加入了一定的理性成分,并非纯粹的盲从。其实,正因为非盲从,讲理性,佛教理论才一代一代发展起来。

    其次讲佛教的典籍。佛教典籍产生于古印度,最初靠口口相传,后来才用文字记录下来。不同的佛教派别,所用的文字不同,所传承的典籍也有差异。其后在佛教文化圈各国传播、发展,形成各种不同文字的传本,也出现了种种不同的称呼。在印度,随着时代的不同,它先后有“九分教”、“十二品经”、“三藏”、“菩萨藏”、“声闻藏”、“秘密藏”等各种名称,反映了不同的派别传承。与印度佛教并不统一相应,印度也没有出现公认的、统一的、示范性的藏经。在南传佛教诸国,它一般被称为“三藏”;在藏传佛教区域,它分为“甘珠儿”、“丹珠儿”两大部分,并以这两个名称流传于世;在汉传佛教地区,它先后被称为“众经”、“一切经”、“经藏”、“藏经”,后来被统称为“大藏经”,成为一部按照一定原则编纂起来的汉文佛教典籍总汇。

    印度的佛教典籍随着印度佛教的衰亡而湮没,目前只留存少量梵文原本。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及南传佛教等三大系佛教均保存着完整的佛教典籍,是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着完好的三大系佛教与三大系佛教典籍的国家。中国文化曾经对佛教的发展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中国孕育产生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其后传到亚洲的许多国家与地区,产生巨大影响,所以中国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