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阿閦佛,有什么特点?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阿閦佛又名阿閦尊、阿閦婆佛,阿閦鞞佛。意为不动、无动或无忿怒,无嗔恚等。

    据说他是很久以前东方世界一个名叫阿比罗提国的教主。又据《阿閦佛国经》说,阿閦佛在成佛久远之前,曾侍奉大日如来,后受大日如来感化,修行成佛,在东方建立了善喜净土,现在仍在其国土说法。又据《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中记,过去世有大通智胜佛,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位王子,后来这些王子都出家为沙弥,其中最大的儿子名为“智积”,就是后来的阿閦佛,于东方欢喜国成佛。

    按照密教的说法,阿閦如来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的东方如来。所谓金刚界五智如来,按密教教义说,金刚界是体现大日如来“智德”,大日如来具有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就作智。此五种智德,为教化众生而化为五方五佛,其中东方阿閦佛就是代表了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

    关于阿閦佛的形象,据佛经记载,为偏袒右肩,左手执拳,执袈裟角,右手伸五指,手指着地,置于右膝。一般其像结跏趺坐,坐于青色象背负的莲花台上。另外,阿閦佛在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中,为左手执拳安于脐前,右手下垂触地,成触地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