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观音是中国佛教寺院以及佛教信徒经常供奉的观音菩萨像之一。
此像有多种形式,有的是站立在飘浮于大海中的莲花之上,眺望天上的明月;有的是以月为背景,结跏趺坐于岩石上的莲花座上;也有的是坐在水边,观看着水中之月。总之都与水和月有关。也有人认为,这是以水中之月来比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教义理的。
水月观音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作。主要依据是《华严经·入法界品》。经中说到,善财童子因文殊菩萨指点,到处参访善知识,寻求佛道。他所参拜的第二十七位便是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来到南海普陀珞伽山(意为光明山),观世音菩萨说法道场,见到山水流泉,林木郁茂,地草柔软。艺术家们就以此为基础,创作了水月观音的图像。
在敦煌发现的一幅水月观音图中,观音以一轮圆月为背景,坐在平整的岩石上;岩石突出在一池碧波中,右膝曲起,左足从岩石上下垂,置于池中盛开的宝莲花上。左手轻置左膝上,手持宝珠。右手置右膝上,手执杨枝。头戴高高的宝冠,冠上有化佛像,身穿带有花纹的衣裳,并佩有璎珞等华丽的饰品。整个画面洋溢着美感,而神秘的宗教气氛则被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