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地佛教:佛光耀华夏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大概在公元纪年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汉族地区。

    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后,经过人们长期对佛家经典的传译、讲习和融化,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佛教学派和宗派。

    其中,隋唐佛教的义学促成了大乘各宗派的建立。

    宋儒理学则汲取了华严宗和禅宗的思想,这些思想融合之后更进一步丰富了佛经的内容。

    天台宗:最早宗派

    天台宗,又称作法华宗、天台法华宗、台宗、圆宗、台家。它是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六朝时,智*(左岂右页)大师栖止天台山,倡立一宗之教观,世称“天台大师”,于是将他所立之宗称为天台宗。

    天台宗的僧徒,称为台徒;天台宗的道法,称为台道。因为此宗根据《法华经》来判一代时教,而且最尊崇《法华经》,故又称为法华宗。

    天台宗以天台智者大师为开祖,以《法华经》教旨为基础,判立五时八教之教相,提倡三谛圆融之理,是依据观心之法以期能“速疾顿成”之大乘宗派。

    天台宗的根本典籍是以《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

    该宗思想启蒙于北齐慧文。慧文悟解到三智的“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结合《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确立了一心中能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

    慧思继承此说,并结合《妙法莲华经》要义,阐发了“诸法实相”之说。慧思兼重定慧,实际是天台宗以后止观双修的起缘。后来,慧思传于智*(左岂右页),智*(左岂右页)再发挥,最终形成了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

    天台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

    实相的思想渊源于南岳慧思,他建立了“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的诸法实相说。

    智*(左岂右页)用“十如”与“十法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和“三种世间”(即五阴世间、众生世间、依报国土世间)等互相配合,构成“一念三千”的理论。

    “一念三千”的理论认为一心具有十法界,十法界相互结具成百法界;十法界又各具有三种世间,成三十种世间。如此,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种世间。这三千种世间,都不过是会聚在介尔(微细)一念心中,谓之“一念三千”。

    依此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即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和假原是诸法一体的两个对立面,从全体看不应偏向于任何一面,空即是假,假即是空,空假不二即是中。

    “一念三千空假中”即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其中空、假、中都是真实,称为三谛。

    三即一,一即三,三一融通无障无碍,是为三谛圆融。修此一念三千空、假、中的三谛圆融,见空为一切智,见假为道种智,见中为一切种智,所以三谛圆融也就是三智圆融。通过圆修三谛,达到顿断三惑,圆证三智,这就是天台宗的中心理论。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从而成为一家之言的。

    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而提倡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

    三论宗:中道实相

    隋朝时,吉藏创立三论宗。因为,他依据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三论立宗,所以得名。它又是宣扬空、无相、八不中道等义理之宗派,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故又称为法性宗。

    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为《大品》、《法华经》等典籍、《华严经》和《涅粲经》,所以在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往往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对此也都有较详细的疏解。

    《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关于三论宗的专著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三论宗主要是广破一切有所得和实有实无的偏见,说大乘经同“明”一道,同是以无所得正观为宗,对如来所说的经教,不作高下优劣之分,但是因为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说的法门就有种种的不同,这叫做随机施教,因病授药。

    此宗的中心理论为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这种理论,总结世间、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中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产物,这就叫做缘起。离开众多因素的条件,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就是性空。缘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而后说空。

    1.真俗二谛。二谛只是为教化众生而假设的言教。明空不住空,是为了显示不是自性实有;说有不住有,是为了说明不是断灭的空无。如此,虽说空没有,为了让人体悟到超越空有、言忘虑绝的诸法实相,这就是法性理体。

    2.八不中道。认为原来凡夫二乘有种种偏执偏见,概括起来有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四双八类,这些偏见是人们正确认识宇宙万有的障碍,是虚妄分别,所以对它们一一皆用“不”字来否定,令诸众生离此八偏,以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

    3.二谛三中。依据二谛八不的教理,建立三种中道:世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

    4.迷悟成佛义。诸法寂灭无生,本来清净,无众生可度,亦无佛道可成。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自身迷惑才没成为佛,被无明妄想所蒙蔽。

    虚妄将无我认为是有我,固执于外境为实有,所以普通人成为众生而在生死间流转,若能彻悟诸法毕竟是空寂的,除去无明烦恼和颠倒妄想,而众生本身就有的法身佛性、万德庄严自然会显现,名为成佛。然而,由于众生的根性有利有钝,惑障有厚有薄,成佛就有迟有速。然而成佛与否,关键在于迷悟。

    法相宗:剖真得我

    法相宗,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

    因为通过剖析一切事物的相对真实和绝对真实而能得我,又因为强调不允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也称为唯识宗。其中,一切事物是指法,相对真实是指相,绝对真实是指性。

    由于其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法相宗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的学说,其所依据的经典是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其中《成唯识论》是此宗的代表作。

    法相宗教义略述如下:

    1.万法唯识。本宗依据唯识论,说明宇宙万物均是由心识之动摇所呈现的影像。而在内外二界,物质或者非物质,无一不是心识所变而成的。

    2.五位百法。法是拥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种含义,是一切万有之总称。一切万有都是保持其自性,是一种常性而不会改变,因此任持自性;如果能长久保持自性,就能作为模范的标准,对人生起一定的了解作用,这就是轨生物解的解释。

    3.种子现行。在百法之中,除无为法之六法外,其余的法都是因缘所生有而成为诸法,诸法皆从种子生起。所谓种子,就是那些于第八阿赖耶识中,能够生起色法、心法等万千诸法的功能,好像是草木之种子。

    4.阿赖耶缘起。宇宙万有都是由识所变现,其中色境、声境、香境、味境、法境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所变现。乃至末那识,一直都以阿赖耶识为对象,变成现实我实法的影像。又因为诸识的转变都有因能变和果能变两种,其中因能变唯在第八识,则起阿赖耶识缘起的名字。

    5.四分。共有四种:相分,一切所缘境;见分,诸识之能缘作用;自证分,证知见分之作用;证自证分,更确认自证分之作用。

    6.三类境。性境,即当能缘之心相对应所缘之境时,只有用现量如实量来得知彼境的自相才可;独影境,即由于能缘之心妄想分别出所变现的境界;带质境,即主观之心是源于客观之境,虽然有所依的本质,但并不是为彼境的自相。

    7.三性。一切诸法的体性相状,有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

    8.五性各别。一切有情都具有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无性等五种种性。

    律宗:研传戒律

    律宗,根据五部律中之四分律以弘传戒律之大乘宗派,以其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为密宗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而建宗,也称为四分律宗,又因为道宣居住在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相传释迦牟尼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定了各种戒律。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

    律宗的基本经典通称为“四律五论”,即《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律毗婆沙》、《萨婆多论》、《明了论》。律宗在三教三宗中属于唯识圆教,圆教宗即立一切诸法唯有识的唯识圆教等,以心法种子为戒体。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指佛陀所制之教法,即律藏之内容;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指随顺戒体而依法发动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指持戒之妙德表现于外而可为持戒规范者,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

    律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做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四分律》分通大乘之说,源起于慧光。道宣在《羯磨疏》里更从律文中搜寻出五种理由来证明其说:一曰“沓婆回心”,二曰“施生成佛”,三曰“相召佛子”,四曰“舍财用轻”,五曰“识了尘境”,并且由“四分”通向大乘,进一步建立起三学圆融无碍说。

    一戒一行,圆融观解,就能具足一切行,这就成为大乘妙行。

    律宗又将佛所制定的诸戒归纳为“止持”、“作持”两类。“止持”即“诸恶莫作”的意思,指比丘、比丘尼二众不作诸恶的“解脱”;“作持”即“众善奉行”的意思,包括安居、说戒、悔过以及衣、食、坐、卧等种种行持规则。

    该宗由道宣三传弟子鉴真传至日本。鉴真在日本的都城奈良东大寺佛殿前筑坛传戒,弘扬戒律,为日本有律宗之始。

    净土宗:往生净土

    净土宗,以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为名。

    净土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因为净土宗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为莲宗。本宗特别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法,借弥陀本愿之他力,祈求获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故又称念佛宗。

    西方的净土思想主要依据释迦在耆阇崛山所说的《无量寿经》、王舍城说《观无量寿经》、祇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三经。

    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为唐代的善导,此宗的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而推戴。

    我国净土法门的思想来源于印度,大致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的信仰由道安首创,盛行于北魏,梁齐间还有所闻,不久即衰;弥陀净土信仰一般认为始于东晋慧远。

    净土宗所依经典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的《往生论》,俗称“三经一论”。其中,善导所著的《观无量寿经疏》、《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法事赞》、《般舟赞》等,则为该宗的主要代表作。

    净土宗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

    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正行又分为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他四种为助业,显出正名最为重要。

    念佛的方法有四种:

    1.专念佛的名号,称为持名念佛。

    2.观佛的塑像与画像,称为观像念佛。

    3.观想佛的妙相,称为观想念佛。

    4.观佛的法身,即谛观实相,称为实相念佛。

    后世中只有持名念佛最为流行,信众认为此法容易而成功率高,用力少而得效迅速。只要一心专念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往生净土。但因往生者的因行有胜有劣,往生之相有等有差,所以往生后见佛成佛有疾有缓,从而分有上、中、下三辈九品。

    由于该宗的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因此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

    宋明以后该宗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

    12世纪,日僧源空依据《观经疏》而撰写《选择本愿念佛集》等,弘传净土念佛法门,创立日本净土宗,其弟子亲鸾又开创净土真宗。

    禅宗:彻见心性本源

    禅宗主张修习禅定,故以此为名。又因为它参究的方法,以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也称为佛心宗。

    它是以其“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创始人传说为菩提达摩,然后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佛教传入我国后,禅学或修禅的思想一直获得广泛流传,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曾译出多种禅经,禅学成为相当重要的流派。

    我国自古以来专意坐禅者的系统为禅宗,兼含天台、三论二系,而不限于达摩宗。

    唐中叶之后,达摩宗兴盛,禅宗遂专指达摩宗而言。

    相传,弘忍法师为挑选嗣法弟子,就命大家各作一偈。于是神秀作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神秀“未见本性”。于是,慧能也作了一偈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可慧能,并秘密传给慧能衣钵,所以慧能就成为禅宗第六代祖。

    禅宗所依据的经典,先是《楞伽经》,后为《金刚经》,其中《六祖坛经》是其代表作。

    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它的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

    “二入”是指理入和行入。

    “理入”是指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拥有同样的真如本性,但是众生的本性却为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令终生舍妄而归真,修行一种心如墙壁且坚定不移的观法,并扫荡一切的差别相,并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这就是该宗的理论基础。行入即“四行”: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属于修行实践部分。

    慧能在《六祖坛经》中主张舍弃并远离文字的义解,直接透彻心源。他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面进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

    禅法以定慧为本,定慧即“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指“定”,“生其心”则指“慧”。慧能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中,悟出了定慧的微旨。以后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引申扩充而来。

    唐代之禅宗教派共有洪州、荷泽、北秀、南侁、牛头、石头、保唐、宣什、惠稠、求那、天台等诸派;宗密之《圆觉经疏抄》又举出北宗禅、智侁禅、老安禅、南岳禅、牛头禅、南山念佛门禅、荷泽禅等七宗;宗密之《拾遗门》又另作分类,共计有牛头宗、北宗、南宗、荷泽宗、洪州宗等五家。

    华严宗:法界缘起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其根本典籍,由此得名;又因为它的实际创始人为法藏,号贤首,也称为贤首宗。

    另外,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思想为宗旨,故又称为法界宗。

    华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

    华严宗的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

    它认为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好像因陀罗网一样,重重没有尽头;并且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和作用。

    1.四法界

    ①事法界:指宇宙万有事物和规则,彼此都一一差别,各有分歧。

    ②理法界:指诸法平等所具有的理性,即真如。

    ③理事无碍法界:指有差别的事法与平等的理性,能够互相溶融而无碍。

    ④事事无碍法界:指一切各有差别的事法,但由于理性一样,所以能一一互相融通,而重重无尽。

    2.六相

    ①总相:指在一种缘起中,具足各种成分,类似所谓事物的全体。

    ②别相:指各种成分各有其差别,即形成事物的部分。

    ③同相:指各部分都互相依持,形成一个总体,即不同事物都具有同一性。

    ④异相:指各个部分虽然互相因缘而生,但仍然各别有异,即事物具有差别性。

    ⑤成相:指由此各缘起法得成,即事物的生成过程。

    ⑥坏相:指各部分仍住自法不移动,即事物的破坏。

    此六相两两相顺相成,同时具足,互相融通而无障碍。

    3.十玄门

    ①同时具足相应门:指一微尘中同时具足一切诸法,互相依存,成一缘起。

    ②因陀罗网境界门:指各个法中有无量法,彼此之间能够互相映现,并且重叠无尽。

    ③秘密隐显俱成门:指一法即一切法,或隐或显,俱时成就。

    ④微细相容安立门:指一切法门均于一念中具足,即在极微细的事物中含容一切诸法。

    ⑤十世隔法异成门:指一切法门遍布于“十世”之中,前后久暂,不相阻隔。

    ⑥诸藏纯杂具德门:指六度万行,或纯或杂,法法交融,功德互相具足。

    ⑦一多相容不同门:指每一法中都具有一切法,容摄无碍。

    ⑧诸法相即自在门:指诸法融通,相即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

    ⑨唯心回转善成门:指法界无碍功德,都为自性清净心回转,具足成就。

    ⑩托事显法生解门:指所有尘法,事事无碍,随一事理,能显法相的实相。

    密宗:三密瑜伽

    密宗,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依据真言陀罗尼之法门,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佛之大乘宗派。因为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而获得成就,故取名为密宗。

    密宗主要以《金刚顶经》为经藏,《苏婆呼经》为律藏,《释摩诃衍论》为论藏。

    密宗通称密教,是显示自宗所诠解的教理最为尊密,并且鄙视其余诸大乘教派为浅显,认为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教法,方为佛自内证之境界,深妙奥秘,故以密自称。又因为该宗不得对未灌顶人宣示其法,故称密。

    然而,就密宗所诠释理的宗教而言,本无显密之别,唯独其摄理成规所崇尚的行轨比较特殊,为了同其余宗派有所区别,故称密宗。

    密教的学问与修行,称为密学;密教之宗家或修学密教之僧徒,称为密家;修行密教之徒众,称为密众;密教修学之道场,称为密场。

    密教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作为其理论前提,在实践上则以高度组织化、系统化了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等为其主要特征。

    密教宣传,只要口诵真言咒语(即语密)、手结契印(即手式或身体姿势,也为身密)和心作观想(即意密),三密相应就可以即身成佛。

    一般认为,《大日经》和《金刚顶经》成立以后,密教才成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派别。

    《大日经》主要讲述密教的基本教义、各种仪轨和行法、供养的方法;《金刚顶经》以大日如来为受用身,宣传“五佛显五智说”,所谓“五佛显五智”,即是中央大日如来佛的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如来的大圆镜智、南方宝生如来的平等性智、西方无量寿如来的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的成所作智。密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所制造。

    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识”为“心法”,属金刚界。

    密宗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两者属于宇宙万有,而又皆具在众生心中。

    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这“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这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密宗的仪轨比较复杂,对所有的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仪式均有严格规定,并且需要经过阿阇黎即导师的秘密传授。

    止观

    “止”是指通过精神达到统一而达到无念无想的寂静状态。

    “观”是指用智慧去思维而观察到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

    在戒、定、慧三学中,“止”属于定学的领域,“观”则为慧学所概括。在这三界中,止观的比重各有不同。

    在色界四禅中,“定”是“观”慧胜,无色界中四无色的定则以“止”为胜,欲界中的定则唯有“观”而无“止”。总而言之,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中,层次越高,“观”的比重就越少,而“止”则逐渐加强,以至到无色界最上的非想并非是想处,“定”或者灭尽定时,完全就没有“观”慧的作用,而变成一种无念无想的状态。

    在各级禅定当中,第四禅的止观平均相等。佛于是就在这种止观均等的状态中,进入其成道或入灭的境界。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的叫法比较多。

    阿赖耶识是能变现诸境的心识,故也被称为初能变。由于只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所以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属于唯心论。

    阿赖耶识指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并且以其为诸法的根本,故也称为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的最强者,故也称为识主。

    阿赖耶识为宇亩万有之本,能够包含并藏万有,使之保存而不丢失,故称为藏识;又因为其能包含藏有生长万有的种子,故也称为种子识。

    我国各宗派对阿赖耶识的说法:地论宗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常净识,视同于佛性如来藏;摄论宗主张如来藏缘起,阿赖耶识则为无常有漏法,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法相宗主张阿赖耶识缘起,并立五种种姓,说人、法二空。

    结集

    结集意为合诵或会诵,指对佛陀学说进行会诵,经过讨论、甄别、审核,最后用文字确定下来,成为经典,这种会议称为结集。关于佛教史上的几次结集,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文献的记载并不一致,综合二者文献,可以知道佛教史上先后共有四次结集。

    第一次结集主要由号称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和号称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毗奈耶(戒律)和法(经),经会议确定,编纂成书。因这次结集在王舍城附近,故称为王舍城结集。

    第二次结集是以耶舍为首的七百僧众在毗舍离进行结集。

    第三次结集是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僧众,在华氏城(波吒厘子城)重新整理佛教经典,并编辑了《论事》。论事指争论的问题,把不同派别的论点整理出来,正反面各五百条,合计一千条。

    第四次结集是在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时期,以胁尊者为首的五百人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对经、律、论作了注释。

    净土

    净土是指圣人所住的国土,因为这种国土没有受到五浊的垢染,所以被称为净土。

    西方净土是指通过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形成的佛化乐土,又称为弥陀净土。

    依据阿弥陀佛的誓愿,任何人只要能够具足信愿行,如依法念佛,则临终时就一定会得到他的接引,而往生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净土佛国。

    仪轨

    仪轨又称为秘密仪轨、密轨或供养法。印度自古吠陀时代起,就将礼拜诸神的各类方法,称为仪轨。

    密教依照此一传统,也将有关佛菩萨、诸天的造像以及念诵、供养的方法轨则,称为仪轨。

    一般来说,仪轨由加行、正行与后行构成,其中以正行最为重要。

    加行,藏密行人以此作为由外道凡夫转入已皈依、发心的学人的阶段。

    正行,首要作观空,并在一刹那间完成。

    后行,“回向”及圆满的念颂,其意义和显宗的回向并无二致。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