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名胜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寺院是僧众驻锡的道场,是佛法弘传的所在,是供奉佛像的殿宇,有了寺院,才有佛、法、僧三宝,才有佛教;有了寺院,才能传播教义,才能住持正法。

    在中国,因为迦叶摩腾、竺法兰与道士论道,启发东汉明帝的信心,下令在城内建筑比丘尼寺院,城外建筑比丘道场,从而开启了中国佛教寺院的建筑。佛寺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建筑类型。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市东10千米处,为佛教传入中国时最早建立的寺院,被尊称为中国佛教的“释源”或“祖庭”。白马寺因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十年(67年)的某天晚上,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地从远方飘荡飞来,降落在御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

    第二天一早上朝,汉明帝刘庄把自己的梦告诉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放射着光芒,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为今天的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原来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曾多次重修,后因屡经战乱,几度兴衰,古建筑所剩无几。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有一对石狮和两匹左右相对的驮经石雕马,为珍贵的宋代遗物。寺的山门内左右两侧有迦叶摩腾、竺法兰的墓地。

    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寺内还有碑刻四十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白马寺初建时,采取印度佛寺的形式。唐武则天时期改为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建筑。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方圆500里,由一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广,如垒土之台,得名五台山。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名清凉山,为大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

    史籍记载,永平十一年(68年)十二月,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相传两人不仅发现佛祖足迹,而且还发现佛“舍利”。此外,五台山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很相似。出于这些原因,他俩决定在此建寺,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

    五台山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自东汉永平(58—75年)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是我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等作品遍及全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代时期,五台山共有寺庙300余座,后来历经几次变故,寺庙建筑遭到破坏。

    目前五台山内外尚有寺庙47座。佛光寺和南禅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显通寺(灵鹫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台怀镇是寺庙集中分布的地方,也是五台山佛事和经济生活的中心。

    相传五台山是文殊师利菩萨讲经弘法的场所。历史上有印度、尼泊尔、朝鲜、日本、蒙古、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圣求法。五台山是当今我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千米的法门镇,创建于东汉桓帝、灵帝时期。法门寺初名为阿育王寺,隋代改为成实道场,唐代改名法门寺、法云寺,宋时改名为崇真寺,通称法门寺。

    法门寺内主要建筑有佛殿、大雄宝殿、僧房等。大殿前的墙头镶有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灵巽记刻石,寺内存有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法门寺碑等。

    唐代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

    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官,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

    唐代历代皇帝大多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佛教圣地,舍利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法门寺内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建筑。前院有铜佛殿五间,单檐歇山式。后院有大雄宝殿三间,硬山单檐,两侧各有耳殿三间。东西为钟、鼓二楼。寺内另收藏有碑刻八方。

    1981年8月24日,舍利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重修之日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现人间。

    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在我国对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88年,法门寺正式开放并举办了国际性的佛指舍利瞻礼法会。十多年来,法门寺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仿唐建筑。

    峨眉山

    峨眉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道场。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县西南,海拔3099米,属于邛崃山山尾余脉,东临岷江,南眺大渡河,北依青衣江。其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得名峨眉山。峨眉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相传东汉时,峨眉山上已有道教宫观。汉末,佛教开始在此地建立寺庙。峨眉山被尊为普贤菩萨道场后,全山寺院转为佛教。

    东晋时期,高僧慧持、明果禅师等先后到峨眉山住锡修持。唐、宋时期,两教并存,寺庙官观得到很大发展。

    明代道教衰微,佛教日盛,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至清末时寺庙达到150余座。现存有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八大寺庙。

    尼众修行的寺院有伏虎寺、雷音寺、善觉寺、纯阳殿、神水阁。

    寺庙中的佛教造像作品有泥塑、木雕、玉刻、铜浇、铁铸、瓷制、脱纱等技法,佛像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重达62吨,高7.85米,为宋朝时铸造,堪称山中一绝。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此外,寺庙内还保存有古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金顶铜碑、普贤金印,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

    峨眉山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僧徒多是临济宗、曹洞宗门人。

    峨眉山因普贤菩萨名声远播,广有信众。菩萨因山而兴盛,山因菩萨而扬名。

    光孝寺

    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民间流传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说法。光孝寺坐落于光孝路,是广州市四大丛林(光孝、六榕、海幢、华林寺)之一。

    光孝寺最初是南越王赵佗(220—265年)之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都尉虞翻因忠谏吴王被贬广州,住在此地,并在此扩建住宅讲学,虞翻死后,家人把住宅改为庙宇,命名“制止寺”。东晋时期,西域名僧昙摩耶舍来广州弘法时,在此建了大雄宝殿。唐宋时期,该寺改为“报恩广教寺”。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该寺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自从昙摩耶舍在此建寺讲学以后,先后有许多名僧也来此传教。例如南北朝梁朝时代,印度名僧智药禅师途经西藏来广州讲学,将一株菩提树栽在该寺的祭坛上。

    唐仪凤元年(676年),高僧慧能曾在该寺的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为该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公元749年,唐代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时,被飓风吹至海南岛,然后来到广州,也在此住过。

    光孝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瘗发塔。大殿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昙摩耶舍建造,历代均有重修。

    光孝寺气势雄伟,殿宇结构威严壮丽,特点鲜明。大雄宝殿作为光孝寺最主要的建筑,构筑在高高的台基上,钟、鼓二楼分建在殿之左右。殿内是新修建的三尊大佛像,中为释迦牟尼佛,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合称为“华严三圣”。

    伽蓝殿在明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面宽、进深均三间。六祖殿在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建,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两殿多处仿制大殿的做法,屋檐斗拱层层向外延伸,使屋背跨度增大,体现了唐代以来的建筑风格。

    西林寺

    西林寺坐落于庐山北麓,建于东晋太元二年(377年),由太府卿陶范创建,为庐山北山第一寺。

    西林寺开始是沙门竺昙在此结庵草舍,他圆寂后由慧永继承师业。

    晋太元二年,江州刺史陶范为其建立寺院,命名为西林寺。寺庙原来有一堵墙壁,苏轼来游时看到壁前有很多前人题的诗句,顿时兴起,索笔写下《题西林壁》,传为千古佳诗。其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一句千古流传。

    东晋高僧慧远在此住持三十年,高僧慧远刚来庐山时曾居住于此处。西林寺后有西林塔,称为“千佛塔”、“砖浮屠”。千佛塔塔高七层,呈六角形,各面均有佛龛。塔底层南北开门,正门向南。千佛塔为空心塔,外状崔巍,高耸峭立,为西林寺的标志。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塔顶曾经裂开,咸丰年间(1851—1861年)又自行愈合。

    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陕西户县圭峰北麓草堂营村,为三论宗祖庭。

    草堂寺始建于东晋末年,原为逍遥园,后改建为寺,称为“大寺”,是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的地方。魏末周初,大寺一分为四,草堂寺即是其中之一。

    草堂寺内现有罗什圆寂后的当时门人为其立“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塔高约2.4米,塔身八面十二层,是由砖青、玉白、乳黄各色大理石雕砌而成。

    草堂寺另有新建大殿五间,内供阿弥陀佛坐像一尊,日本赠鸠摩罗什木雕坐像一尊。回廊十二间,内壁嵌列古碑石二十余方。鼓楼一间,内竖“定慧禅师传法碑”。

    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草堂烟雾”即在草堂寺。寺的西北面有一水井,每当夕阳西下,水气上升,缭绕于空,雾气腾腾,所以称为“草堂烟雾”。

    东林寺

    东林寺位于九江市庐山西麓,距离九江市16千米,因地处西林寺东面,故称东林寺。

    东林寺始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为庐山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莲宗)的发源地,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另两处是云居山道场和三合寺。

    寺院的创建者为名僧慧远。慧远在西林寺以东结“龙泉精舍”,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帮助下筹建东林寺。慧远在东林寺住持三十余年,聚集沙门上千人,罗致中外学问僧123人结成白莲社,翻译佛经、著述教义、修习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的始祖。

    一般来说,佛教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佛有大力能伏“四魔”。东林寺的主殿却不称“大雄”而称“神运宝殿”,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传慧远初到庐山西麓时,看到东林寺址在丛林当中,无法结庐,打算到香谷山去结庐。后来在夜里梦见神的启示:“此处幽静,足以栖佛。”当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有良木,用作建寺材料,“神运”之名,由此得来。

    唐天宝元年(742年),鉴真在扬州大明寺为众讲律,日本僧人荣叡、普照祈请东渡传戒。天宝九年(750年),经大庾至江西虔州、吉州,北行至江州(今九江市),途经东林寺,在东林寺作停留,与东林寺僧人智恩志同道合,鉴真最后一次东渡时智恩同行,将东林寺教义传入日本。

    玄中寺

    玄中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之一,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石壁山。

    该寺由昙鸾始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承明元年(476年)落成,昙鸾住寺研究净土。隋大业五年(609年),道绰到达该寺,继承并广弘昙鸾学说。

    唐贞观十五至十九年(641—645年),善导赴寺拜师并皈依净土法门。唐太宗时,该寺曾经扩建,改名为石壁永宁禅寺。开元年间,玄中寺再经扩建。

    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该寺毁于大火,后来住持元钊大力复兴寺院。金末,又毁于战火。

    元初,由惠信禅师组织修复。元末,诸殿再次损毁,广安大师重建,殿堂迈逾前代,最盛时仅下院就有四十处。明永乐、嘉靖、万历诸朝陆续有兴建。清末以后,寺院接近于荒废,殿阁毁坏,宋元以来的铁佛、铜塔、大钟等丧失殆尽。

    寺内金石文物以元代仿旧拓重刻唐铁弥勒像颂碑等数十方古碑最为珍贵,另外还有近千尊术雕、泥塑、铁铸大小佛像。

    日僧亲鸾依昙鸾一脉的净土教义创立净土真宗,与净土宗一同奉该寺为祖庭。

    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江苏南京市东北20千米栖霞山中峰西麓,始建于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

    相传南朝宋年间(420—479年),处士明僧绍(明征君)隐居在摄山(今栖霞山),与僧法度结为莫逆。

    唐代时,该寺名为功德寺,增建琳宫梵宇四十九所,与山东灵岩寺、荆州玉泉寺、天台国清寺齐名,合称“四大丛林”。后因唐高宗撰明征君碑文,书法家高正臣书,后又改名为隐君栖霞寺。

    南唐时,高越建舍利石塔,改称为妙因寺。宋代曾经称为普云寺、栖霞禅寺,元代称为岩因崇报禅院、景德栖霞寺、虎穴寺。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勒书为栖霞寺,沿袭至今。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全寺毁于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寺僧宗仰组织重建,其后续有增建。寺内建筑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大佛阁、藏经楼、摄翠楼等。

    寺内另存有舍利塔,八角五层,高约15米,为仿木结构石塔,基座及塔身雕饰精巧,塔基上刻有释迦八相。

    栖霞山石窟位于栖霞寺舍利塔东无量殿后的山崖上。齐文惠太子等人各依崖之上下深广,沿石壁凿像,有两三尊为一龛,或者五六尊为一龛,号称千佛崖。当时共有佛龛294个,佛像515尊,装饰富丽,金碧辉煌,与大同云冈石窟南北齐名。

    千佛岩中道有南唐书法家徐铉题名石壁,另有宋代游九言书“古千佛岩栖贤寺”以及明重修佛龛的题名石刻等。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市西北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之阳,为嵩山著名古刹。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为中国禅宗的源流,也是少林拳法的发祥地。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印度僧人跋陀禅师来魏,为孝文帝所敬重。据说跋陀禅师性喜闲林幽栖,时常登游嵩山。于是,孝文帝便于后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在嵩山的少室山建立少林寺,供其潜修佛道和翻译经文,这是少林寺肇建之始。

    后来菩提达摩也自印度东来中国,栖影在少林寺五乳峰石洞内,面壁禅坐达九年之久,后来成为禅宗始祖,禅风自此而北扬。

    北周武帝年间(561—577年),由于武帝排佛,少林寺一度遭厄毁废。北周静帝重兴佛教,把少林寺改名为“陟岵寺”。两年后,隋文帝恢复了旧名。

    初唐之际,少林寺僧昙宗等十三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乱有功,受到太宗封赏,少林寺因而迅速兴盛起来,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少林武术自此也威名远播。

    少林寺的千佛殿创建于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它是少林寺中最大、保存最完整,且是最具艺术价值的殿宇。千佛殿内后壁和东西两壁上,绘有“五百罗汉朝毗卢”的巨型壁画。五百罗汉的造型神态各异,整幅壁画布局紧凑大方,是中国寺院中少见的艺术杰作。千佛殿的青砖地板上有四十八个深陷的“练武坑”,为少林和尚年长日久练武所造成的武术遗迹。

    东庑的白衣殿内,奉有白衣观音大士,著名的少林拳法壁画,也绘于殿内壁上。立雪亭也称为达摩亭,为清代构建,乃是根据慧可雪中断臂的传说而命名的。内堂奉有明代所制的达摩铜像,上悬乾隆皇帝所题“雪印心珠”四字横匾。

    少林寺西北二里处有初祖庵,也称为面壁庵,即达摩大师九年面壁处。庵中塑有祖师面壁像,旁立二祖慧可雪中立像。

    少林寺的山门的门额“少林寺”三字横匾,为康熙皇帝御书。在山门后大通道的两旁,竖有唐宋以来的石刻五十多座,为著名的少林寺“碑林”。碑林不仅具有书法和雕刻的价值,同时也提供对历史研究的资料,如唐太宗的“少林寺碑”就概括了建寺以来禅宗二十七传的全部历史,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少林寺南面,有少林寺塔林计有220座,形式风格各异。墓塔之中,最大者高达12.5米,最小的也有1米高,其中最古的一座墓塔为唐德宗时所建,为古代佛塔艺术瑰宝。

    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江苏苏州阊门西7千米处的枫桥镇,又名枫桥寺。根据寺志记载,寒山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原名为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朝异僧寒山、拾得在此结庵,故名寒山寺。

    元、明两代屡有兴毁,现存寺院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间所重建。

    寒山寺寺内有大雄宝殿、庑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寺门上横书“古寒山寺”,入门即见弥勒佛和韦驮像。正中为大殿,内有释迦牟尼佛木雕像。佛座旁嵌有寒山子诗三十六首。另有清代画家罗聘(扬州八怪之一)、郑大焯所作的寒山、拾得及丰干的写意画像石刻。

    庑殿内陈列有寒山、拾得的塑像,由小型香樟木雕刻的全身五百罗汉像。藏经楼下的环壁嵌有宋张樗寮所书《金刚经》石刻。

    碑廊为一幽静小院,廊内陈列着各种碑刻以及数十方历代题咏寒山寺的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刻碑。石刻原是明文徵明所书,后经清俞樾补书重刻。

    南华寺

    南华寺位于广东韶关市南,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南华寺为“东粤第一宝刹”,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初名为宝林寺。

    仪凤二年(677年),慧能到曹溪,住持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发展禅宗南派,佛教徒尊宝林寺为祖庭。

    唐代敕名为中兴寺、法泉寺。宋初敕名为南华禅寺,沿用至今。

    南华寺内有六祖殿,供六祖像,相传是慧能的肉身。寺内的泥塑五百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现在保存有唐代千佛袈裟、水晶钵盂、北宋木雕罗汉像及《大藏经》等珍贵文物。

    六榕寺

    六榕寺为中国佛教古寺,禅宗道场,是广州市著名古刹,始建于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初名为宝严寺,五代南唐时改称长寿寺。

    北宋端拱二年(989年)该寺重修后,供奉禅宗六祖慧能,改称净慧寺,成为禅宗道场。

    元符二年(1099年),苏东坡来寺游览,见寺内有古榕六株,挥笔题“六榕”两字,寺僧将字刻于石壁之上,后来寺院改称六榕寺。

    该寺原来占地甚广,明初以后,寺院渐次缩小,主要建筑有花塔、六祖堂、观音殿等。

    花塔与寺院一同建造,原名为舍利塔,在北宋初毁于火。绍圣四年(1097年)时,该塔重建,并改名千佛塔。塔身原为砖木结构,高57.6米,八角九级,每级皆有暗层,合共九级十七层,沿梯级可达塔顶。塔内供奉佛像88尊,塔顶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铸造的千佛铜柱。该塔以琉璃瓦盖檐角,塔身华丽,通称为花塔。

    花塔西面有重建的大雄宝殿,其中供奉三尊铜铸大型佛陀坐像,各高6米,重10吨,造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同年所造的观音菩萨铜像,今供奉于观音殿内。六祖堂内所供有北宋端拱二年以紫铜铸造的禅宗六祖像。

    寺内的碑廊,保存有自宋代至清代的碑石十余方,是研究本寺与花塔的历史沿革的重要文物。

    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大兴善寺公园内,我国佛教密宗祖庭,隋唐著名的译经馆。唐代该寺为长安城内靖善坊。

    隋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阇那崛多、达摩笈多等先后来长安,住此传授密宗。唐中宗神龙、景龙年间(705—709年),一度称其为酆国寺。

    据传号称“开元三大士”之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人也曾住此译出密宗经典,本寺为当时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

    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不空在此举行息灾咒法,并设一灌顶道场与戒坛,此后遂与青龙寺并称为密教的中心道场。

    日僧圆仁、圆珍等人即于本寺受传密教。会昌法难后,大兴善寺一度荒废,至明代再度兴起。

    清代时,由于回教徒的掠夺寺院再度受毁。寺内有唐建中元年(780年)所立的不空三藏碑。

    新中国成立后,曾对寺院全面大修,现有殿堂五进,配有廓庑僧寮,规模为西安现存佛刹之首。

    青龙寺

    青龙寺位于陕西长安西南约4千米处,是我国唐代武宗的根本道场,日本真言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代开皇二年(582年),初名为灵感寺。

    唐代武德四年(621年),该寺被废。龙朔二年(662年),城阳公主奏请复兴,改名观音寺。景云二年(711年),更名为青龙寺。

    会昌五年(845年),该寺被废,次年重兴,改名护国寺。大中九年(855年),恢复青龙本名。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后,寺院被毁。

    唐德宗至唐穆宗时期,惠果、义操、法全等住本寺传扬密宗。

    青龙寺与日本密宗(真言宗)有密切的历史因缘,日本真言宗视其为祖庭。著名的入唐八家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慧运、圆珍、宗睿,除最澄、常晓二人外,其余六家都曾在此寺受法。其中,空海于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到达长安,在青龙寺向惠果学习密法,于元和元年(806年)返日本,成为日本东密的祖师。

    1981年,西安市同日本香川、德岛、高知、爱媛四县在青龙寺遗址共同修建空海纪念碑,于1982年竣工。1984年,西安市又与日本真言宗各派总大本山会、日中友好真言宗协会共同修建惠果、空海纪念堂。

    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城北天台山麓,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该寺由晋王杨广承智*(左岂右页)大师遗意建成,初名天台山寺。隋大业元年(605年),炀帝赐国清寺额。唐宋元明诸朝曾多次整修该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建。

    自古以来,此寺号称天下四绝之一,五峰即八柱、灵禽、祥云、灵芝、映霞峰环拥,双涧环流到寺前合而为一。现今诸堂完备,中央有金刚殿、雨花殿、大雄宝殿,东侧有钟楼、药师楼、伽蓝堂、斋堂、方丈、客堂、戒堂,西侧有鼓楼、客堂、三宝殿、三圣殿、藏经阁。

    在这些建筑群中,由1800多米廊沿贯穿全寺,通道廊沿有挑檐廊、连檐柱廊、重檐柱廊、双层柱廊等,为我国古代建筑中各种廊檐形式的集成。

    大雄宝殿中,供有明代铜铸释迦牟尼佛坐像,连座高6.8米。

    大雄宝殿的左右有元代楠木雕十八罗汉。殿西的藏经阁内,现收藏有古代佛像、碑刻、经书、字画等珍贵文物两千多件。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房山石经山,隋代幽州(今北京地区)沙门静琬始建于大业(605—616年)年间,是以庋藏碑版石经和供养佛舍利而闻名的佛教古刹。

    云居寺除寺院建筑外,还有九个藏经洞和施茶亭等设施。历经隋、唐、辽、金、明五代刻造、庋藏经碑约1.4万余块,除去重复刻造者外,计刻经1100余部,为中国佛教文化珍品之一。

    云居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寺院分三路,中路佛殿五层,殿宇六进,南北两路建有僧房客舍及行宫院落。寺的西南有砖筑之十一层塔,是辽天庆七年(1117年)所建,称为“压经塔”,塔下藏有无数石经,左方有续秘藏石经塔。

    寺的西北处有北塔,原名为舍利塔,又称罗汉北塔,平面为正八角形,高30米,用砖砌筑而成。塔身为二层锥形体,塔檐顶部有正八边形须弥座,座上托承一巨大覆钵,钵上为锥体,有九层相轮,后以宝珠为刹顶。这种塔形制对以后喇嘛塔的形象发展有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时,本寺毁于战火,今幸存有唐代石浮屠、北塔及四唐塔,其余为断垣残壁,但依稀可辨当年寺院的规模。

    1956年,从南塔塔基下发掘出辽、金石经万余块,与寺东北石经山九处藏经石洞中所藏之石刻经板同为研究佛经版本、中国书法、佛教史和美术史的珍贵资料。

    净业寺

    净业寺位于西安城西南面的终南山丰峪口内。净业寺始建于隋,盛于唐,是我国佛教律宗祖庭,道宣曾在此潜心著述,创宗立说。

    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述,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诏令道宣在此建立石戒坛,依新法为岳渎沙门再受具足戒。

    道宣曾与玄奘一起译经,也曾应诏为西明寺上座,但仍然常住净业寺。因为该寺在南山,故称该宗为“南山律宗”。同一时期,怀素的东塔律宗和法砺的相部律宗开始衰微,而南山律宗兴盛起来,后世遂尊净业寺为律宗祖庭。

    新中国成立后,该寺改为十方常住寺院,立十方碑记,每年结七净修。

    现寺中有大殿、神堂、法华堂、伽蓝殿及僧寮等。在寺外的东北面有道宣律师舍利塔。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是中国西南地区著名佛塔,又名为大理三塔、大理崇圣寺塔,位于云南大理市旧大理城西北约2千米的点苍山应乐峰下、洱海边,因塔后原有大理最大佛寺崇圣寺而得名。

    三塔均为砖砌,一大二小,鼎足而立。主塔居中,名为千寻塔,正式名称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俗称大塔或中塔。

    塔身表面涂有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各层分别有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雕刻作装饰,两塔顶各有三个铜制葫芦。

    崇圣寺三塔相传为唐朝建筑师恭韬、徽义指导工匠仿西安小雁塔、河南嵩岳寺塔形制建成。该塔为四方形砖砌中空密檐式,十六级,高69.13米,每层正中央开券龛,置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制的金鹏鸟。

    1979年,维修主塔时,在塔顶及塔基中发现唐、宋时的珍贵文物600余件。其中,手抄经卷、金银器、佛像、塔模等,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

    崇圣寺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千百年来,虽迭遭地震与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它是云南现存最古砖石结构建筑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以及佛教与南诏、大理国史的珍贵资料。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的慈恩寺(又名无漏寺)内,初名慈恩寺塔。

    慈恩寺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为太子李治为其母追荐冥福而建。此塔则造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系为存放玄奘自印度带回的经典而建。初建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塔,长安年间(702—705年),纯用青砖改修成方形楼阁式七层,大历年间(766—779年)扩建为十层,后经战火破坏,今仅存七层,气势雄伟,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

    至于雁塔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一说雁鸟舍身供僧,僧感而筑灵塔,故有此称;一说以其塔基呈横矩形,塔身如雁颈向上延伸,塔基如两翼舒展,故称雁塔。

    或者雁塔的名称与佛经故事中释迦化身为鸽有关,因鸽与雁同为鸟类,而唐代以雁为鸟中的佳者,但凡说鸟多以雁代之,故本塔以雁命名。

    今塔高64米,呈方形七层楼阁式,不同于一般塔式。

    塔底层南门两侧,嵌有唐太宗撰文“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及唐高宗所作序文。青石门框门楣上,刻有佛、菩萨像,端严优美,西门楣佛殿雕刻细部毕具,皆为唐代原物,可能为初建或武则天重修时之作品,为现存唐代线刻之上品,是研究唐代建筑、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香积寺

    香积寺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唐代僧人善导的塔院,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神禾原西端。根据《隆禅法师碑》记载,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入寂,弟子怀恽为其建崇灵塔于神禾原上,又在塔侧广构伽蓝,称香积寺。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87年),该寺改名为开利寺,不久后恢复其原名。清乾隆间曾有修缮。清末民初,寺损毁而又复修。

    20世纪50年代初,寺内主要建筑仅存有大殿三间、金刚殿三间以及善导、净业二塔,金石文物几乎荡然无存。

    1979—1980年寺宇又进行了大整修,加固善导塔,新建大殿五间、佛堂五间、僧房十间等。

    12世纪,日僧源空(法然上人)提出“偏依善导大师”口号,创立日本净土宗,尊善导为祖师,奉香积寺为祖庭。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去世后,海通的弟子接手修筑。直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完工,历时九十年。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的峭壁凿造而成,又称凌云大佛,造像为弥勒佛坐像。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造型庄严。佛像设计巧妙,排水设施隐而不见。

    乐山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大佛高71米,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两侧的沿江崖壁上,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个佛龛以及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一个佛教石刻艺术群。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栈道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像阁”,宋时称“天宁阁”,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但是现在仍然可以从大佛两侧的山崖上看到几十处孔穴,那是当年建造楼阁时安置梁柱的地方。

    1996年12月,峨眉山一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太白山,此山在晋代称为太白山,唐代称为天童山,太白山为中国名山之一。

    晋代僧人义兴曾经在此山结草庵修行,相传太白星化身为一童子,义兴感念之,于是取山名为太白山。唐代时,法璇住此山日诵《法华经》,童子又前来供应饮食,法璇遂称此山为天童山。

    天童寺为此山的古刹,是禅宗著名的道场。该寺创建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乾元二年(759年)敕名为天童玲珑寺,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改赐名为天寿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又赐名为景德禅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名为天童禅寺。万历十五年(1587年),殿宇尽毁于洪水。崇祯四年(1631年),由密云重建。清代赐寺号为弘法寺,后世又称之为天童弘法寺。

    天童寺现存建筑主要为清代以后重建。“文革”时该寺曾经遭受严重破坏,1979年全面整修。

    天童寺自创建以来,禅风颇盛,为四明第一佛教圣地。宋代将天童寺列为禅宗五大寺院之一,明代赐“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清代时,天童寺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旻寺并列为“禅宗四大丛林”。

    在宋代,日本僧人荣西、道元等人曾先后来此求法。道元曾礼此寺如净为师,回国后创立曹洞宗,成为日本佛教三大派之一,所以日本曹洞宗尊天童寺为祖庭。

    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改名九华山。九华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

    九华山成为佛教圣地,起源于新罗国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

    新罗国王族金乔觉(696—794年),二十四岁时削发为僧,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求佛法。他经南陵等地登上九华,在山深无人僻静处,选择一岩洞栖居修行。

    当时的九华山为青阳县闵员外属地。金乔觉向闵氏乞一袈裟地,闵氏慷慨应允。只见金乔觉袈裟轻轻一抖,袈裟展开后竟遍覆九座山峰。这使闵员外十分诧异,心悦诚服地将整座山献给“菩萨”,并为其修建庙宇。

    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大师有了修行道场和收徒弘法的条件,便开始收徒弘法,威名远扬,许多善男信女慕名前来礼拜供养。新罗国僧众闻说后,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闵员外让其子拜高僧为师,随后自己也欣然皈依,精进修行。九华山圣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随侍者就是闵氏父子。

    金乔觉驻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于九十九岁高龄,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根据金乔觉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为地藏菩萨化身,于是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九华山于是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声名远播。

    九华山现存寺庙94座,依山就势,形态各异,疏密有致,对称中有变化,天然中见雕琢,表现出独特的建筑特色:寺庙、香道和风景三位一体的布局;因地取势的设计构思;民居化的寺庙建筑造型;善于借物入景的选址巧思,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

    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官、双溪寺。神光岭肉身殿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也称为“地藏塔”。九华山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普陀山

    普陀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省舟山岛东侧,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普陀山最早的寺庙建于858年,由日僧慧锷主持其事。现有普济寺、法雨寺、盘陀庵、灵石庵等寺庙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胜。

    普陀山的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原始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

    唐大中元年(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

    唐咸通四年(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于是相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在潮音洞侧进行供奉,所以称为“不肯去观音”。

    后来,普陀山经过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的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世界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环海,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

    普陀山上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

    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其中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

    “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而且普陀山上的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祐国寺塔

    祐国寺塔是宋代佛塔,位于开封市东北隅。因其塔身外部镶铁褐色琉璃砖,所以又称为开封铁塔。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该塔建于开宝寺内。明代以后,该寺改名为祐国寺,所以又称为祐国寺塔。塔为八角形,十三层,高54.66米,仿木结构用砖砌筑,造型挺拨秀丽。

    祐国寺塔底有四门,北门有踏道通各层,三面门内有八角形小室。塔顶为八角攒尖顶,莲花座上为宝瓶式铜塔刹。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祐国寺毁于水灾,而佛塔历经各种灾害后仍然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木结构佛塔,它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内,也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创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

    金明昌六年(1195年),木塔曾经进行增修。其后,历代迭经修建。全塔有57种不同的斗栱,塔虽高大但形体稳定,所以历经多次强烈震灾,仍然巍然屹立,完整无损。

    本塔底层有一座11米高的释迦牟尼坐像,具有辽代风格。它的周围墙壁另外绘有六尊如来像,如来头顶两侧有飞天壁画。

    应县木塔平面八角形,底层重檐,共六檐五层,夹有四个暗层,实为九层。塔顶系八角攒尖,上有铁刹。外檐南向高悬释迦塔牌,两侧各有阴刻小字题记,是塔史的简要记录。

    近年,在整修木塔塑像时,发现一批辽代写经、刻经等珍贵的佛教文物,这对研究辽代文化和佛教史具有重要意义。

    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得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菩萨项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年),历代曾多次重修。

    明永乐以后,蒙藏藏传佛教徒进驻五台山,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

    清朝的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在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

    全寺占地45亩,顺山就势而筑殿宇,布局严谨。寺前有石阶108级。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各殿均用三彩琉璃瓦覆盖。

    寺内有康熙御赐的碑石,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东禅院碑亭内,以方形巨石雕成,高6米,每面宽1米,上面刻汉、满、蒙、藏四种文字。

    法门寺十大世界之最

    1.佛指舍利是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佛祖真身舍利,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2.法门寺地宫,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3.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遗规。

    4.地宫钱币中的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5.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宫廷茶具,是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

    6.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年代最早、体形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为精美的佛教法器。

    7.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8.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9.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为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10.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镏金银宝函上有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陀罗坛场。

    峨眉美食

    雪蘑芋:峨眉山僧侣的传统食品,蘑芋经掩埋于冰雪之中冻结后,内部会形成许多小孔,烹调时更易入味,具有质地松软、入口味鲜、香而不腻、风味独特等特点,是峨眉山有名食品。

    叶儿粑:用糯米细粉做皮,内用白糖、花生、核桃、芝麻等合制成心子;用粑叶包好蒸后即可食用,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三合泥:主要用黑糯米、黄豆、芝麻、花生等材料精制而成,吃起来皮面干脆而里心柔软。

    凉粉:峨眉山凉粉的花样很多,按颜色分有黄、白两大类;按原料分有米凉粉、荞麦凉粉、豌豆凉粉等。还有别具一格的“打手摊子”,它不用碗,而是将凉粉切成巴掌大一块,托在手心,上浇调料,食客边走边吃,别有一番情趣。

    灵隐寺

    灵隐寺又称为灵鹫寺,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相传是印度僧人慧理所兴建。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为“云林禅寺”。

    灵隐寺大雄宝殿前有两座八角九层石塔、天王殿前有两座石经幢,是五代吴越国时的遗物。寺院前方的飞来峰岩壁上,遗存有五代、宋、元时期的大小石窟造像300余尊,均为宋代作品。龙泓洞口有一理公塔,为印度僧慧理埋葬处。

    该寺自创建以来,历经1600余年,曾十四度因兵乱、天灾而遭到摧毁,今日寺院所见大抵为近世重建。

    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尊称他为“大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大雄宝殿中,在佛祖佛像旁有两位比丘塑像,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中年的叫阿难尊者。大殿中的这组造像一般称为“一佛两弟子”。

    大雄宝殿中也有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药师琉璃光佛,右边是阿弥陀佛,三尊佛合称“横三世佛”。

    三大士在正殿佛像背后,一般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坐南向北。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

    各地佛寺的布置因地因事制宜,并不完全相同。

    少林拳

    少林拳是中国最古老的武术流派之一,古称“外家”武术。少林拳的内容有:

    1.拳术——有单练和对练两种,单练有小洪拳二路、大洪拳十二路、罗汉拳三路、老洪拳一路、长拳二路、龙虎豹蛇鹤拳各一路等几十路,对练的有六合拳六路等。

    2.技击散打——单练、散打有闪战移身把、心意把、虎扑把、游龙飞步、丹凤朝阳、十字乱把、老君抱葫芦、仙人摘茄、叶底偷桃、脑后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丝缠法、迎门铁扇子、拔步炮、小鬼攥枪等百余种。

    3.气功——有少林易筋经、小武功、混元一气功、阴阳气功等。

    4.器械——单练、对练、枪刀剑棍、长短软硬十八般兵器都有,以棍术最为著名。

    慈恩寺

    慈恩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雁塔村,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为无漏寺,为我国佛教法相宗祖庭。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皇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扩建为大慈恩寺。玄奘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慈恩寺为上座,住翻经院,专务翻译。慈恩寺译场,主要从译人员皆挑选贤明才彦之大德,人数达千余人,是当时最大的国立译场之一。

    四门塔

    四门塔位于山东济南市东南30余千米的青龙山南麓,神通寺遗址东侧,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又称四门石塔。

    四门塔建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高15米,为单层方形塔,采用大块青石砌成,以四面各有一扇半圆形拱门,每边宽7.4米,所以称为四门塔。塔顶用二十三行石板层层收缩叠筑,形成四角攒尖锥形,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等构成。塔身造形简洁朴素、浑厚大方,为单层塔早期建筑的典型之作。

    塔室有方形塔心柱,四面各有后人移置的石雕佛像一尊。佛座上原有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杨显叔造像记及唐景龙三年(709年)尼无畏等造像记,现已毁坏,今据题记拓片重制。

    塔后有参天古柏,主干上分九枝,称九顶柏。附近有千佛崖、龙虎塔、祖师林、神通寺遗址等佛教遗迹。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是中国佛教闽南名寺,位于福建厦门五老山下。

    普陀寺始建于唐代,五代僧人清浩改建为泗洲寺。元明以后时有兴废。清康熙年间,靖海将军施琅重建,因寺中供奉观音菩萨,又在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

    南普陀寺的主要建筑有前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大雄宝殿供奉三世佛、千手千眼观音、阿难、迦叶等造像。大殿墙上则绘有山水花鸟,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图。大悲殿为八角亭式的建筑,三重飞檐,彩绘装饰,殿内供奉观音菩萨。

    此外,南普陀寺内保存了许多碑记刻石,如清乾隆御制碑等。

    开元寺双塔

    开元寺双塔是中国古代佛塔,位于福建泉州市西街开元寺。

    东塔名为镇国,西塔名为仁寿,耸立于东西广场,相距200米。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开始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年)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年)重建,改为石塔。

    东塔高约144米,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三十多幅。塔身的每一门龛有浮雕的佛像,雕工精细,神态生动。

    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开始为木塔,北宋时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年)改建为石塔。高约132米,双塔均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巍峨壮丽,为石塔建筑中的珍品。

    乐山大佛缔造者——海通和尚

    夏汛,会聚于凌云山麓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船毁人亡的悲剧时有发生。海通和尚决心凭崖开凿一尊弥勒佛大像,想仰仗佛的无边法力,减杀水势,永镇风涛。海通和尚为保证大佛顺利开凿,不惜“自抉其目”。相传佛像动工后,那时的嘉州新任地方官向海通和尚索贿,海通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海通这种专诚忘身之行,激励众心,克诚其志。

    然而,海通生前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宏愿,大佛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开始修凿,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

    九华山庙会

    自唐代以来,九华山地藏道场都有举行庙会的传统。

    明清时期以后,在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自恣日(农历七月十五)、地藏诞日(农历七月三十)等佛教节日,九华山都会举行“浴佛法会”、“盂兰盆会”、“大愿法会”、“阴骘大会”(农历十月十五)等。

    朝圣和集市贸易蔚然成风,各大寺庙相继举行“佛象开光”、“方丈升座”、“打地藏七”、“打佛七”、“水陆大法会”等佛事活动。其中,守肉身塔仪式和僧众绕塔诵经活动,通宵达旦,灯火辉煌,场面壮观。

    九华山庙会以超度亡灵、祈求平安和众生安乐为主要内容,并举办“舞龙灯”、“狮灯”、演出目连戏《目连救母》和《九更天》、《刘文龙》等傩戏节目,几日几夜,热闹非凡。

    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六观音之一,全称为千手千眼观自在,又称作千手千眼观音、千眼千臂观音、千手圣观自在、千臂观音、千光观自在、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观自在。

    根据《千手千眼大悲心经》记载,观自在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乃发具足千手千眼之愿,而即刻得其身。

    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无论众生是想求得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人们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大好处。

    据佛教典籍记载,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

    千手观音的形象,常以四十二手象征千手,每一手中各有一眼。

    唐代以后,千手观音像在中国许多寺院中渐渐作为主像被供奉。

    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浙江杭州市钱塘江畔,又称六合塔,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是吴越王钱弘俶为镇压汹涌的钱塘江潮而建。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寺塔毁于战火。现存砖构的塔身是在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所重建,外部木构檐廊则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六和塔高59.89米,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内部为七层。每层飞檐翘角上挂有大铁铃,共计104个。塔内存有南宋尚书省牒碑及四十二家所书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等。塔后保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重刻的镇海神像、南宋“敕赐开化之寺”的石碑以及清高宗御书的六和塔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