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乾隆帝又到江南巡游了,听说镇江金山寺风景秀丽,便在众多大臣、随从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开往金山寺。
金山寺住持叫可答法师,得知当今皇帝驾到,慌忙领着一班僧人在山门之外迎驾。乾隆帝一行来到金山寺,可答趋前施礼,说:“贫僧可答携全寺僧人在此恭候皇上圣驾。”乾隆帝一听这个大和尚叫可答,心中就想:可答,就是什么问题都能答上来的意思,真是狂妄极了!待会儿朕倒要试试你真有此等本事?
恰巧此时一个小和尚提着篮子出来,乾隆帝指着篮子问:“这个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用的?”可答回答:“北方人称为篮子,南方人叫做筲箕,既能淘米,又能买东西。”乾隆帝一听到“买东西”,马上说:“可买东西,是否能买南北呢?”可答说:“从五行上讲,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部属土,篮子可以盛放金木,却不能装水火。所以只能说买东西,不能说买南北。”乾隆帝顿时语塞。
乾隆帝等人登上七峰阁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只见漫天雪花飞舞,大地银装素裹,景色煞是迷人。乾隆帝本就喜好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看到此情此景,不禁琅琅念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没有下文了,憋了好一阵子,终于又憋出了一句:“六七八九十来片,”之后再也片不出来了。乾隆帝在楼阁上踱来踱去,皱头皱眉的,大臣们在下面抓耳挠腮干着急,没一个能帮上忙的。乾隆帝看见可答法师站立在一旁,心想:朕想不出来,你也未必能接上这一句。就对可答说:“给你个表现的机会,你把下一句接上来。”可答无奈,只好指了指远处的一片芦苇荡说:“飞入芦花都不见。”顿时引起众大臣的一片喝彩声。乾隆帝的脸色马上就沉下来了,但嘴里也附和着众人连说“好!好句子!”
雪停了,乾隆帝一行来到金山寺著名的双塔前。乾隆帝与可答的两次问答,都没有占上风,反而被可答比了下去,心里一直忿忿不平的。此时站在高大的双塔下,乾隆帝又想出个主意,对可答说:“朕出个上联,你来对个下联。”说着,他指着双塔说:“双塔峨峨七层四面八方。”过了一会儿,没见可答吱声,乾隆帝有点急了,说:“你站着干什么?如果你答不上来,就把你的名字改为可打。”可答看着乾隆帝,只是摇摇手,就是不吱声。乾隆帝有点沾沾自喜了:你也有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呀!不过他有点纳闷,可答为什么不开口呢?他转头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众大臣。其中一个大臣陪着小心说:“皇上,可答已经对出下联了。”乾隆帝吃了一惊,忙问:“他一个字都没说,怎么就对出下联了呢?”这位大臣说:“他伸出一只手掌,一摇又摇的,意思就是‘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乾隆帝听后,目瞪口呆的,随后一拂袖,自顾自一气登上塔顶。
乾隆帝站在塔顶,眺望远处宽阔的长江,只见江面船只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他对可答说:“你能数出江上有多少条船吗?”可答回答:“两条。”乾隆帝大叫:“你有没有搞错呀!江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船,怎么只有两条呢?”可答说:“这些船上坐的都是达官贵人,富商财主,装的都是名和利,所以只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帝哑口无言,气乎乎地领着众大臣走了。
据说,乾隆帝回到住地后,立即让当地衙门把可答法师赶出金山寺。从此,可答法师不见踪影,不知云游到什么地方去了。
小知识 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西北的金山上,相传始建于东晋元帝或明帝时期,初名泽心寺,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始于此寺设水陆道场。唐代因传说僧人法海和尚在此开山得金,故改名为金山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更名为江天寺,与高旻寺、天宁寺合称临济三大丛林。现主要建筑多为近年修建的,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华藏楼、枕江楼、观澜堂等,山上还有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仙人洞四大名洞和清末遗物慈寿塔。金山寺与焦山、北固山一道同为江南文人雅士的游玩之处,据说当年大文人苏东坡就常出入此寺,与僧人探究禅理。民间有许多传奇故事都与金山寺有关,如《说岳全传》中的“梁红玉擂鼓助战,韩世忠大败金兵”,《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为救许仙大战法海而“水漫金山”等。
金山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