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因为儿皇帝年纪太小,尚不能临朝理政,西太后慈禧就搞了个垂帘听政,把持朝纲,独揽大权。慈禧平时笃信佛教,现在又大权在手,因此自称为老佛爷。为了能让全国百姓像供奉佛祖那样来供奉自己,就得有自己的标准像才行,因此,慈禧便在全国挑选画师来为她画像。
这些经过挑选来的画师那可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万里挑一的高手,他们竭尽全力,把慈禧画得十分逼真,但慈禧总是不满意。这些画师因此不是被杀头,就是被关进大牢里。
江南有个和尚叫祝禅,也是个绘画高手。许多画师因为给慈禧画像而丢掉性命的事,他早有耳闻,祝禅和尚想:“这个慈禧是怎么想的?她到底想要干什么?”终于,祝禅和尚找到了原因,就进京推荐自己。
慈禧正在为找不到能理解自己想法的画师而发愁时,接到奏报,说是有个和尚要来为老佛爷画像。慈禧高兴极了,连忙让人把祝禅和尚带到大殿上。
祝禅和尚请慈禧在龙座上坐好,然后打开文房四宝,再仔细观察慈禧,只见慈禧长得又老又丑,两眼透出凶光,腮帮上还有一颗豆粒大的黑痣。祝禅和尚在心中暗暗叹道:难怪这么多画师吃亏,看来就吃亏在太过于追求画像逼真这上面了。祝禅和尚四周看了一下,发现旁边有一盆刚开放的兰花,就对慈禧说:“兰花高贵纯洁,如果把它和老佛爷画进画里,这幅画就更美了。”慈禧听了,很高兴地点了点头。
祝禅和尚将兰花摆在桌子上,让它刚好遮挡住慈禧腮帮上的黑痣,绘画时,将慈禧画得年轻一些,眼神柔和一点。结果,慈禧非常满意,给了祝禅和尚许多奖赏,并下诏全国各地,以此画为标准,照着临摹下来,让百姓供奉。
有的人不理解祝禅和尚为何将慈禧画得这样美的做法,其实道理很简单,祝禅和尚这是为了更多的画师今后不再遭受祸害的无奈之举。
小知识 藏传佛教
7世纪,西藏赞普松赞干布娶了尼泊尔国王的女儿布丽库蒂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为妻,这两位公主进藏时都各自携带了不少佛教经典书籍、佛像和举办佛事活动的用品。由于受到两位公主的影响,松赞干布信奉了佛教,积极支持佛教在西藏的传播。
8世纪时,天竺僧人寂护、莲华生等到西藏传播显、密两系佛教。9世纪,赞普朗达玛禁止佛教流行,使得佛教传播在西藏中断了100多年。10世纪末期,在新兴封建领主阶级的支持下,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得以复兴。13世纪后期,由于元朝统治阶级的支持,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逐步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并将该教传入蒙古和中原等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地区。
藏传佛教的经典以藏文为主,因主要在西藏形成和流行,故得名。藏传佛教有众多的教派,如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希解派、觉囊派等。15世纪初,格鲁派创立后,逐渐发展成为藏传佛教中最大、最有势力和最有影响的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