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难的精神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从前,印度的地方,有一座广大茂密的森林。林中有千千万万的飞禽走兽住着,这是动物的世界,它们一代一代地繁殖着。

    春天,树叶儿抽出嫩芽,百花儿放出芬芳的香味,鸟儿们带着它们的孩子出来学飞,走兽们也带着它们的孩子出来学走,像乐土似的森林,洋溢着和谐和欢乐。

    有一天,这森林中忽然起火,鸟兽们飞的飞,逃的逃,一片混乱哀号。那火焰更如蛇舌,飞蜷地燃烧,火光冲天,火焰猛烈。

    这时候,林中有一只山鸡,在火林与河水之间来回不休地飞着,原来它把毛羽沾些水渍,再飞回林中,希望以水灭火,猛烈的火,哪里能以少量的水熄灭呢?但是山鸡仍然往返做着,好像没有感到疲劳困倦。

    天帝释看到这情形,问道:

    “山鸡呀!你在作什么呢?”

    “我在救这森林的大火!”

    “算了吧!不要愚痴,以你这样微弱的力量,怎能熄灭火焰,拯救此林呢?你自己能逃出来,不就已经是很幸运了吗?”

    山鸡很不以为然的说道:

    “这森林是养育我的地方,有我无数的亲戚朋友,它们的家,它们的孩子,都依赖此林安居生活,我有力量,我怎么可以见难不救?我怎么可以袖手旁观呢?我不能自私懈怠!我要救火!”

    “那么,以你微弱的力量,到什么时候才能把火熄灭呢?”

    “到死为止!”山鸡毫不犹豫地回答。

    天帝释闻言,很是惊讶!又很佩服!

    净居天王也知道山鸡的宏誓悲愿,因而代为把森林中大火熄灭。

    无论是秋风冬雪,这座森林后来永远像春天的蔚茂生气,飞禽走兽们,仍然一代一代繁荣着,不再为火燃烧。

    有着菩萨精神的山鸡,永远被这座森林的禽兽子孙们怀念着。

    佛的智慧

    “菩萨”其实是梵文的一个简称,原意是“菩提萨埵”,“菩提萨埵”简称为“菩萨”。“菩萨”两个字就是,就是“觉”,觉悟的“觉”字。那么“萨埵”呢?也就是“有情”,也可以讲,是有情众生,那么菩提萨埵合起来呢,就变成“觉有情”。所以我们晓得“菩萨”,叫做“觉有情”。

    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殉道决心,真是伟大!大家都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就是能成就佛道的明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