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户人家,男主人因病死了,他的妻子想起与丈夫生前的恩爱,十分悲伤,痛不欲生。她按照当地的风俗,把丈夫火化后,埋到坟里,然后天天做了许多精美的饭菜,拿到坟前祭奠丈夫。每次都痛哭流涕的,不能自已,一边还说:“亲爱的丈夫啊!你吃一点吧!”她每天无心劳动、无心生活,把时间全用在祭奠丈夫上,家里的财产便渐渐被用完了。
有个牧童看到这种情况,便找到一头死牛,搬到坟地。看见那个妇女前来祭奠丈夫时,他割下许多嫩草,放在死牛面前,跪在那儿,苦苦哀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亲爱的牛啊!你再吃一点吧!”
那个妇女见到这个情况,便对牧童说:“你是谁家的孩子?牛既已死了,便无法活过来。你快点回家报告你父母就是了,在这儿痛哭有什么用?真是个傻孩子!”
那孩子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傻!我的牛刚死,我多叫它几声,它也许还能活过来。你的丈夫死了那么久,都已经火化埋葬了,你还哭着让他吃东西,你才傻呢!”那个妇女想想很对,从此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佛的智慧
佛曰:有漏皆苦。佛教认为生命的真象是痛苦。所以众生皆苦,有漏皆苦。我们的生命是一个会漏水的生命,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不圆满的、不完满的,会漏失掉许多许多好的东西,所以叫做有漏。有漏就是众生,有情众生就是有感情的生命体。有感情就是有情绪有想法有欲望有快乐和痛苦悲伤。有漏皆苦,有感受能力的生命都会感受到苦。生命本来是在一个清净自在的状态里,因为欲望的执着而形成现在这个样子,而这个样子还会继续执着下去。执着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一种压迫力。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让这一刻的苦继续到下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