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始三年(401年),秦王姚兴以国师之礼待罗什,使居逍遥园译经讲法。他对罗什极为尊重,常常亲自参与罗什的译经活动。
有一天,姚兴以试探的口吻对罗什说:“法师才学超众,海内无双,只是已经年近六十了,却无子嗣,难道欲令法种断绝吗?我有宫妃数百,想以其中十人送与你,如能生几个儿子,也好继承你的智能才学。不知法师意下如何?”鸠靡罗什一听此言,立即想起了十几年前吕光逼婚的事。但吕光的逼婚是戏辱,而姚兴逼婚却是尊敬。罗什无可奈何,便苦笑一声说:“我经常感觉到好像有两个小孩站在我的肩上,妨碍我的修行。看来只好遵奉您的命令了。”罗什说的两个小孩,指的自然是吕光与姚兴。罗什于是又结婚一次,而所娶的妻子已不止一人,而是十位了。
这事在当时的僧人中引起震动,有些僧人羡慕罗什的艳福,便想学罗什的样子,做个剃发在家的和尚,将出家生活与在家生活兼收并蓄。这可引起了罗什的恐慌。他想,自己两次娶妻皆属迫不得已,若因此影响佛教,改变佛教僧侣的生活方式,那对佛法大业来说不啻犯了弥天大罪。他不敢疏忽大意,便召集众僧,示以一满钵的针说:“你们若能与我同样,将一钵银针吞入腹中,我就同意你们娶妻蓄室。否则,绝不可学我的样子。”说罢,竟真将一钵银针吃到了肚里,与平时饮食一样。诸僧见罗什有此异能,不敢效仿,遂罢却了娶妻之意。
佛的智慧
按照《罗什传》的说法,罗什虽然两次娶妻,但心中却认为自己犯了大戒,很难为情。他曾对以前的老师说,自己虽然向三千多徒弟讲经说法,劫累业深重,不敢以老师的地位自居。罗什所谓的累业深重,一方面是他的自谦之词,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两次婚姻生活的忏悔。所谓罗什吞针,不过是告诉后日僧人,不可以罗什为例,娶妻生子,因为罗什本人的婚姻是被迫的,他对此是反对的,不可执以为规矩。
佛的知识
鸠摩罗什,祖籍印度,生于西域龟兹。七岁时随母亲一同出家,皈依佛教,十二岁时开始登座讲法。从此声誉益著,名播西域,深得西域诸国国王的仰重。罗什在西域之时,每次讲法,凡有国王入会听讲的,国王必跪在他的面前,请罗什脚踏双肩上座。罗什的名气由此越传越远,竟跨山涉险,传入中国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