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是开启快乐之门的钥匙。错误和失败是人生的课程,宽恕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你带着恨意和不满,无法宽恕别人,你就无法快乐。宽恕是放手让气愤和怨恨离开,就像放掉手中的大石头一样。只有放下手中的大石头,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一个无法宽恕别人的人,就像一个过河拆桥的人,因为他忘了自己也可能需要被宽恕。
日本圆觉寺有位高僧叫盘珪,桃李遍天下。当这位禅师闭关参禅时,他的弟子纷纷从日本各地赶来参加仪式。
在一次集会时,不少弟子的财物接连被盗,最后他们终于发现了混在弟子之中的窃贼,坚决要求把他们逐出师门,否则他们便全体离开,弄得整个寺院的气氛非常紧张,大有火药味道。
盘珪禅师知道此事后,召集弟子们在座前训导,他慈祥地说道:“你们入禅修道,都是有智慧的人,至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到任何别的地方去参学。然而,这位可怜的弟子甚至连是非也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能教他呢?即使你们所有人都离开,我也不能把他赶走。”
盘珪禅师说这些话时,那个做窃贼的弟子感动得泪流满面,他把所偷来的东西,统统物归原主。从此,他成了盘珪禅师最得力的弟子,表现最为突出。坏人能转变为好人。
佛经中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叫长寿王,在战争中被邻国的恶王抓去了。长寿王的儿子太子长生当时逃匿在山里,听到传言说“长寿王已被恶王抓住了”,连忙挑了一担柴,以卖柴人的身份混进城里打探消息。
进城后,在围观的人群中,长生看到父亲就要被处死了,心里悲痛欲绝。
长寿王一眼就看见儿子也挤在人群中,惟恐儿子以后会替自己报仇,便仰天长叹,高声喊道:“当儿子最大的孝顺,就是能让父亲死后无恨。儿子啊!你千万不要为我报仇,那我死后才会快乐,没有忧愁;如果你不听我的话,一定要杀人报仇,那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的。”
长生不忍心亲眼看着父亲被活活烧死,便挤出人群,回到山中。
随后,长寿王被活活地烧死了。
长生回到山中,心里一直愤愤不平,时刻宁静不下来,心想:“我父亲仁重义深,至死不变;而恶王却胡作非为,不明善恶,害死我父亲。虽然我父亲心存仁慈,至死仍不怨恨恶王,不让我报仇;但我身为人子,如不能杀了恶王报此杀父大仇,还有什么脸面再活在这个世上?”打定主意后,长生偷偷地潜回城里,装扮成打零工的,以寻找报仇的机会。
恶王手下有个大臣,他家里有座菜园正需要一个种菜的。管菜园的人在街上遇到长生,便雇他来种菜。
长生干活认真负责,技艺又高,满园蔬菜长得茁壮旺盛,生机蓬勃。
一天,大臣来巡视菜园,看见蔬菜长得这么好,心里很高兴,便叫来管菜园的人询问原因。
管菜园的回答说:“前不久我在街上雇了个小伙子,这些菜都是他种的。”
大臣便把长生叫到面前,交谈之下,觉得这个小伙子知识丰富,什么都懂,便问他:“你会做饭菜吗?”
长生说:“会!”
大臣便提拔长生当厨师。
长生做的饭菜香气扑鼻,花样别致,味道甘美,大臣十分高兴。
一天,大臣请恶王到家里做客。
恶王一尝到如此精美的饭菜欣羡极了,忙问:“你的这些饭菜是谁做的?”
大臣说:“前不久我雇了个小伙子,厨艺好极了,这些饭菜就是他做的。”
恶王说:“你把他送给我吧!”
饭后,恶王便把长生带回王宫,让长生专为自己做饭烧菜。
长生曲意奉承恶王,得到恶王极大的欢心和信任。
有一天,恶王问长生:“你会武艺吗?”
长生说:“过去学过。”
恶王便提拔长生做自己的贴身卫士,对长生说:“我有个仇人,就是已死的长寿王的儿子长生。我一直防备着他,怕他来找我报仇。现在我提拔你做我的贴身卫士,希望你帮助我、保护我,防备长生前来暗杀我。”
长生说:“遵命!我一定为大王效力,以死相报。”
又过了些日子,恶王问长生:“你喜欢打猎吗?”
长生说:“我从小就喜欢打猎。”
恶王便命令手下牵犬驾鹰,与长生一起出城去打猎。入山不久,便看到一头羚羊在前面拼命逃窜,恶王就与长生一起驱马追赶;一直追到山林深处,两人都迷失了方向,在山林中转了三天,也没有找到返回的道路,他们又饥渴、又疲乏。
恶王跳下马来,解下佩剑交给长生说:“我实在累坏了。你坐下,让我枕着你的大腿睡一会。”
长生说:“好!”
恶王就枕着长生的大腿,渐渐地睡着了。
长生心中暗自思索:“我为了报仇,想了多少办法吃了多少苦,今天总算老天爷保佑报仇的机会到了。”便拔出剑来,正要砍去,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不觉又犹豫起来,心想:“父亲临终前再三命我不可报仇,我怎么能违反呢?”想着,便把剑插入剑鞘。
这时,恶王突然惊醒,对长生说:“我做了个疆梦,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来杀我,把我吓坏了!不知怎么突然做这样的梦?”
长生说:“这一定是山中的恶鬼见大王在这里休息,所以前来作祟吓唬您。有我在这里守卫,大王您安心睡吧!不用害怕。”
恶王又渐浙地睡着了。
长生听着恶王打呼的声音,心中的复仇之念再度萌生,不由得又拔出剑来。但一想起父亲的遗嘱,手又软了,再次把剑插入剑鞘。
恶王第二次惊醒,浑身冷汗淋淋,说:“我又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来杀我,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今天是怎么啦,尽做噩梦!”
长生说:“一定是刚才那些恶鬼们还在作怪,大王不必害怕。”
恶王就又躺下。长生见恶王渐渐熟睡,心中挣扎,第三次拔出剑来,但想来想去父命不可违,最后他长叹一声,把剑扔在地上,再也不打算杀掉恶王了。
这时,恶王一下子蹦起来,对长生说:“真奇怪!我又做了个梦,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说原谅我了,再也不来杀我了。”
长生说:“我就是长寿王的儿子长生。我到你身边来,原意是想杀死你为我父亲报仇;但我父亲临终时再三叮嘱不准我报仇。我本想违背父亲的遗嘱,将你杀掉,但想到父亲临终时殷勤恳切的模样,又实在不忍心不听他的话,所以把剑扔在地上,决定不再杀你。我今天虽然不杀你,但今后也许会恶意再起,又来杀你,这就会使我犯下不听父命的大罪。所以,我现在把一切告诉你,请你杀了我吧!这样,你从此就安全了,我也免得做了不孝之子。”
恶王听了以后非常感动,也非常后悔,说:“我做事糊涂,不分善恶。你们父子俩行为高尚,仁至义尽;而我行事残酷,还毫不自觉。今天,我的命本来已握在你手中了,但你心怀仁慈,牢记父亲的遗言,不来伤害我,我真是感激不尽。现在让我们回城去吧!可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走呢?”
长生说:“这儿的路我很熟,起先我是为了报杀父之仇才故意引你迷路的。”说完,便领着恶王出了山林。
大臣们正在等待、寻找他们,见他们回来,十分高兴。
恶王下令准备宴席。在宴席上恶王问群臣说:“你们有谁认识长寿王的太子长生的?”
大臣中有的根本不认识长生,就回答不认识;有的认识长生,也知道恶王身边的年轻人,明明就是长生,但他们都受过长寿王的恩德,惟恐说穿了,长生性命难保,因此也个个都说不认识。
恶王便指着长生说:“这就是长生啊!”说毕,恶王站起身来,郑重宣布:“从令天起,我回到我原来的国家去,这个国家就交还给长生。我将与长生结为兄弟,以后若有其他国家敢来侵犯,我一定前来救援。”
宴会之后,恶王便率领自己的部下,返回本国。
从此,这两个国家相互通好,和睦往来,人民也都安居乐业,享受太平。
一个为人不善的行为,自然会遭到别人的谴责和冷遇,这好像是天经地义的。甚至对做出不善行为的人,进行法律制裁,也是绝对正确的惩罚。但,对不善行为能予以包涵、宽恕,却是奇迹。
宽恕是开启快乐之门的钥匙。错误和失败是人生的课程,宽恕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你带着恨意和不满,无法宽恕别人,你就无法快乐。宽恕是放手让气愤和怨恨离开,就像放掉手中的大石头一样。只有放掉手中的大石头,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一个无法宽恕别人的人,就像一个过河拆桥的人,因为他忘了自己迟早也可能需要被宽恕。
佛法大旨,在引导世人出生死轮回。——清末居士杨文会《佛法大旨》
学佛之旨,在使无生无死之心,不随有生有死之身轮回转世。——民初扬度《虎禅师论佛杂文二续》
佛氏言因缘业感,轮转生死,皆由心识所致也。——明僧道衍《道余论》
凡以天地间人的现成生活为基本所生起的人生意义,即是此所谓人本的人生观。——《太虚法师文抄》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为中道义。——龙树菩萨《中论》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