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恶人才能感化恶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家认为人性本净,众生皆有佛性,为恶只是一时的恶念作祟,故而,为了超度众生,佛家在为善劝善的同时,还积极置身子以慈悲之心来止恶。今天来看,这一观点是有些迂腐,有些唯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观点还是有些道理的,以爱来教化恶人,确实比惩罚更容易使其感化。

    某日夜晚,竹林寺住持七里禅师在丈室内静修,双盘腿坐在禅榻上,燃一支清香,昏黄的油灯映着他清瘦的脸庞,显得既苦行又安详。

    突然间,油灯的火一阵颤动,像是有风从门口吹了进来。七里禅师刚抬起头来,一个凶神恶煞的强盗站在他的面前叫嚷着:“快把钱拿出来,否则就让你上西天!”

    这位禅师一点也不惊慌,态度很冷静而安详,随口回应道:“钱在对面库房里,打开橱门,你自己去拿吧,不要随便打扰我静修。”

    这个强盗进入库房搜刮一空,背了一只布袋子,转身就往外逃跑了。就在这时,七里禅师开口说道:“别把钱都拿去,留一些给我明天买花供佛。”

    强盗在门口迟疑一阵,便扔了几个钱在地上。七里禅师听到钱落地的声响,就说:“拿了别人的东西,不说声谢谢就走了吗?”

    过了半个月,这个强盗被官方抓获了,地方官吏看到这些赃物,发现是竹林寺的财物,就请七里禅师到衙门认领。这位禅师看了自己的东西,便说:“不是他偷来的,是我送给他的!”

    强盗听禅师这么一说,内心感动。后来他从监狱出来,特地去见七里禅师,并要求做他的弟子。佛家认为人性本净,众生皆有佛性,为恶只是一时的恶念作祟,故而,为了超度众生,佛家在为善劝善的同时,还积极置身于以慈悲之心来止恶。今天来看,这一观点是有些迂腐,有些唯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观点还是有些道理的,以爱来教化恶人,确实比惩罚更容易使其感化。

    恒沙之业,一念而能消;千年之暗,一灯而能破。——延寿智觉禅师《唯心决》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禅宗六祖慧能《坛经·般若品第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