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农夫生了一个儿子。这儿子长大以后,便子承父业,也成了一个农夫。他为人善良,又信仰佛法,于是做了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
居士是个勤快的农夫,他每天早上踏着露水去田间,干活非常卖力气,除了吃饭时休息一会儿,常常一直干到晚上,才踏着月色归来。
当时,居士家的田旁是一条路。有个爱贪便宜的商贩常年用驴子驮着货物,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他常常在路边休息。这时,他就驴子放到农田里去吃庄稼,还给驴子蒙上一张狮子皮。
居士见他辛辛苦苦种的庄稼被糟踏得不成样子,甚是心痛。但他以为吃庄稼的是一只狮子,只能瞪眼看着,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这商贩又来到这条路。他在路边的一块空地上架起一堆柴,烧火做饭。在此期间,他又故伎重演,把披上狮子皮的驴放到田间去了。
居士像往常一样早起耕作,见到这畜生好生=汝肆,又啃又踏,十分生气。可他又不敢贸然行事,于是急忙赶回村中报信。
“乡亲们,有只狮子在糟踏我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
全村居民听到这一消息都非常气愤,手执武器,吹响螺号,敲响战鼓,声势浩大地来到田间。
正在田间得意地糟踏庄稼的驴子,一见这等阵势,顿时吓得要死。惶急之中,它发出驴的叫声。
居士这才知道,自己平时对之敢怒不敢言的“狮子”,原来是一头蠢驴。他不禁嘲笑自己的愚昧胆小,念了一首偈颂道:
村边几亩田,躬身勤苦耕;
晨露沾衣襟,月色染身影。
庄稼刚长起,狮子闯入田;
肆虐咬又踏,心中甚可惜。
惧于狮之勇,胆战不敢前;
敢怒不敢言,忍气又吞声。
不是狮子吼,亦非虎豹啸;
这头蠢驴子,蒙着狮皮叫。
村民们知道了这是头驴子后,一稍而上,一顿乱打,把它的脊梁打断了。驴子登时倒地毙命。人们把驴身上的狮子皮带回家。
那商贩在路边吃过饭,久候不见驴子回来,便寻到田间,一看他的驴子现了原形,直挺挺地躺在田间,死了。
商人感慨,念了一首偈颂:
身披狮子皮,长期吃麦苗;
只因一声叫,露馅命报销。
商人损失了驴子,货物也难以运回家去了。无可奈何地站在那里,又念了一首偈颂:
出门来经商,毛驴少不得;
驮物又驮人,任劳又任怨。
因我太小气,不肯买粮食;
披上狮子皮,放到麦田中。
捡芝麻丢瓜,贪小反失大;
没有蠢驴儿,此番难归家。
就这样,商人被困在路边,只得低价卖掉货物,唉声叹气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