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雪山上有一个白象王,长有六牙,统治两万只大象。象王有两位夫人,一位年长,一位年少。每次出游时,夫人都陪同左右。一天象王出游,路过一棵大树,树上的花茂盛好看,想摘取下来佩戴在二位夫人身上,作为装饰,就用鼻子绕住树而摇撼。风吹花落,只落在大夫人身上。小夫人在下风口,没有得到花,以为象王偏袒,内心生出恶毒的念头。后来,象王的池中生出一朵金色千叶莲花,小象见到,就摘取献给象王。象王得到便转送给大夫人,让她戴在头上。小夫人愈发妒忿,想害象王。
雪山中有许多道士,于是小夫人采摘美果,时常供养一百多位辟支佛②。她来到后山一险要处,立下誓愿:“愿靠多次施舍辟支佛的福报③转生于人间,有权势,且自己能记识前世因缘,杀死象王。”发过誓,她坠崖而死。
小夫人的灵魂果然转到人间,成为一位长者的女儿,明慧远识,端正无比。女子长大,国王聘娶为夫人,宠爱有加。夫人思忖道:“今日真的得报前世怨仇了。”便以栀子汁把脸涂黄,卧床装病。国王询问,她回答:“夜间梦见大象,长有六牙,我想得到大象的牙,用来作头钗。国王若弄不来这样的象牙,我的病将一天比一天重。”国王一向崇爱她,不敢违拗其意,就召集国中诸位猎人,找到数百人,对他们说:“你们在山中见过长有六颗牙的白象吗?”他们都说未曾见过。国王不高兴,让夫人召集猎人,共商此事。夫人说:“此近处确实没有此象,你们中谁有能耐,能吃苦而且胆子大?”有一人长跪在地,说:“我最合适。”于是夫人给他一万两黄金,让他带上铁钩、斧头、凿子以及一件僧衣,告诉他:“你直奔雪山,中途有一棵大树当道,左右有蟒,身长数百丈,不可以靠近它。你用斧头、凿子穿透大树,从树洞钻过去。往前行走就会看见大水,水边有树木,你用铁钩钩上大树,沿着树木前行,估计就到大象住处了,再视察并确定大象时常停留的地方,挖一个深坑,上面薄薄的覆盖一层。你蹲在坑里,等大象来时用箭射它,然后穿上僧衣,扮作沙门。大象尊奉佛、法、僧,终究不会害你的。”
猎人接受指教,即上路。走了七年七个月零七日,终于来到大象那里,猎人挖坑,自己藏在坑中。不一会儿,象王来了,猎人用毒箭射它。大象被毒箭射中,知道射箭的人就在近处,便用鼻子扒身边的土,见到坑中的人,问他是何人。猎人十分惧怕,坦白说:“我是应招募而来的。”大象王立即知道是小夫人所为,便自己截取象牙,交给猎人,对他说:“你回去时,象群见到你,会害你的。”象王教他倒着走,说:“这样,群象定会循着你的足迹前行,向与你相反的方向追你。”象王以威德神力保护猎人,七日之内,出了象王控制的地界。回到本国,猎人把象牙交给夫人。夫人得到象牙,反复地看,且喜且悔,没多久,吐血而死。
到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天、龙、鬼、神四辈弟子④正召集大会说法,在座的有大比丘尼,远远看着佛,放声大笑,过了一会儿,又放声大哭。在场的众人没有不奇怪的。阿难问佛:“为什么这个比丘尼得到阿罗汉果位?什么原因让她悲喜交加,不能自控?愿知道这事的缘由。”佛告诉阿难:“那时的白象王就是我的前身;象王大夫人就是现在的瞿夷⑤;象王的小夫人就是这个比丘尼。她已经得到神通,知道前生之事。她之所以悲,是因为不修心性;她之所以笑,是因为坑害善良之人,却因此而悟得道法。”众人闻此都意识到:前世与佛结下恶因缘尚且可以得到济度,何况结下善因缘呢?所有与会者,都发无上正真道心,发誓普济天下,普度众生。
[点评]
一个五百年前,中国僧人僧祐以设问体讲述了释迦牟尼出生时的情景:
“佛出生何处?有没有自己的先祖及国家?生出来的时候做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生于天竺,借助于白净王夫人转世。白净王夫人白天做梦梦见乘白象,白象有六个牙。她很高兴,于是感到身体有孕。四月八日,释迦牟尼从亲母右胁出生,堕地之后行走了七步,举起右手说:‘天下没有能超过我的!’当时天地震动,光照宫殿。那一天,国王家的仆人也生产一儿;厩中的一匹白马也产下一匹白驹。那个仆人名字叫车匿,那匹马名字叫犍陟。太子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长丈六,身体金黄色,头顶有一个肉髻,下牙床骨像狮子,舌头很长能覆盖面孔,手里拿着千辐轮,光照万里……”
上文与本文何其相似乃尔!中国僧人僧祐的对话很可能出自《杂譬喻经》。可见,中国早在梁武帝时代已经流传了这个故事。
① 出自王文元注释点校之《佛典譬喻经全集》。
② 辟支佛:有二义,出生于无佛之世,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而自行悟道;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
③ 福报:(术语)福利之果报,如六趣(六道)中人天之福报。《大乘义章九》:“依智起福,依福起报。”
④ 四辈弟子:一种说法是人、天、龙、鬼;另一种说法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里指后者。
⑤ 瞿夷:悉达太子第一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