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慧忠国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南阳慧忠国师,自受心印后,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余年不下山,道行闻于京城。

    唐肃宗上元二年,中使孙朝进奉诏迎请国师赴京,待以师礼。开始住在千福寺西禅院。到代宗即位,又迎住光宅佛寺,在那里住了16年,随机说法。

    当时,有个名叫大耳三藏的人从西方来到京城,自称获得了“他心通”。肃宗命国师试验。三藏一见国师便作礼拜,立于右边。国师问:“你得到‘他心通’法术吗?”三藏答道:“不敢!”国师道:“你说老僧现在在什么地方?”三藏道:“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会去西川看竞渡?”良久,国师再问:“你说老僧现在在什么地方?”三藏道:“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会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国师沉思良久,复问:“你说老僧现在在什么地方?”三藏胡乱猜测了一番。国师呵叱道:“你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地方!”三藏答不出话。(有僧人问仰山:“大耳三藏第三次为什么看不到国师?”仰山道:“前两度是涉境心,后进入自受用三昧<佛教名词,即“定。”>,所以看不见。”又有僧人以此问玄沙。玄沙道:“你说他前两度见到了吗?”玄觉道:“前两度见到了,后来为什么见不到,且说原因在哪里?”有僧人问赵州:“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见国师,知国师在何处?”赵州道:“在三藏鼻孔上。”僧人此后又问玄沙:“既在鼻孔上,为什么不见?”玄沙道:“因为隔得太近。”)

    一天,国师呼唤侍者,侍者应诺,如此三召三应。国师道:“我以为是我辜负了你,却原来是你辜负了我。”(有僧人问玄沙:“国师呼唤侍者做什么?”玄沙道:“只有侍者懂。”云居锡道:“不知侍者懂不懂?如说懂,国师又说:‘你辜负了我。’如说不懂,玄沙又说:‘只有侍者懂。’此事应该怎么商讨?”玄觉询问一僧人:“侍者什么地方懂了?”僧人道:“侍者如不懂,他怎会答应呢?”玄觉道:“你有一点儿懂。”又道:“如果能在这里商量得出结果,便识玄沙了。”僧人问法眼:“国师呼唤侍者做什么?”法眼道:“且离开去,另外找时间来。”云居锡道:“法眼这样说,似乎明白国师意,又似乎不明白国师意。”僧人问赵州:“国师为什么呼唤侍者?”赵州道:“就像有人在暗处写字,字虽不成,文采已彰。”)

    有僧人问:“怎么才能成佛?”国师道:“佛与众生,一起放弃,当时就能解脱。”僧人问:“如何才能与佛旨一致?”国师道:“善恶不思,自见佛性。”僧人道:“怎样才能证法身?”国师道:“超越法身佛的境界。”僧人又问:“如何才能清净法身?”国师道:“不求佛。”僧人问:“哪个是佛?”国师道:“心即是佛。”僧人问:“心有烦恼否?”国师道:“烦恼和心性自相分离。”僧人问:“这样岂不断绝吗?”国师道:“断绝烦恼的,就叫二乘。烦恼不生不灭,名大涅槃。”僧人问:“坐禅观清静,此又如何呢?”国师道:“不垢不净,何需要用心去观清净相状?”僧人问:“禅师见十方虚空,是法身否?”师曰:“由想心所得到的,是颠倒见。”

    国师上堂说:“青藤攀沿大树,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淡,出没太虚之中。世间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自己在闹。”

    僧人道:“和尚怎能将虚幻之身等同于法体?”国师道:“你为什么入了邪道?”僧人道:“我在何处入了邪道?”国师道:“你没见教理上说,如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此人行的是邪道,不能见如来。”

    国师问紫璘供奉:“佛是什么意思?”供奉道:“就是觉悟之义。”国师道:“佛曾经迷惑过吗?”供奉道:“不曾迷惑过。”国师道:“既然不曾被迷惑过,还用觉悟干什么?”供奉无言以对。供奉问:“什么是实相?”国师道:“把虚的拿来。”供奉道:“虚的不可得。”国师道:“虚的尚不可得,问实相做什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